孔子是作为“人伦之楷模,万世之师表”而被后人尊崇的。万世先师来源于台南市孔庙的赞孔子联:集群圣之大成,振玉声金,道通中外;立万世之师表,存神过化,德合乾坤。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他的以仁为核心的伦理纲常被封建统治者用来维系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关系,维持封建社会的秩序。孔子授徒三千,贤者七十二人,以其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在当时被尊为显学,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儒家的思想奠定了中华文化之根,深深地渗入到中国人的血液中,所以人们称孔子为万世先师。
孔子在古代也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中国自汉朝以来,皆尊奉孔子。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西元739年),追谥孔子为文宣王。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西元1008年),加谥为元圣文宣」。祥符五年(西元1012年),改谥至圣文宣王。元成宗大德十一年(西元1307年),加号「大成至圣文宣王」。明世宗嘉靖九年(西元1530年),题为「至圣先师孔子」神位。清世祖顺治二年,(西元1645年)定谥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孔子」。到顺治十四年(西元1657年),改称「至圣先师孔子」。故「至圣」二字,为孔子谥号也
标签: 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