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修炼:张三丰祖师的修道思想
张三丰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关于他的传说很多,其籍贯、生卒年各种不同版本的记载也是聚讼纷纭、莫衷一是。但是,由于张三丰独具“纤尘不染”的隐仙人格和“高真上圣”的仙真风范,使他成为继吕祖后富有传奇魅力的神仙人物,在元明之际赫赫有名。本文主要从养道归真的伦理要求、离尘归隐的仙真风范、炼己化世的修养旨归三个方面来详细阐述张三丰的修道思想。
“寂灭情缘”:养道归真的伦理要求
早期道教经典《太上老君内观经》说:“道以心得,心以道明。心明则道降,道降则心通。”认为人心本来清净,由于受到尘世六情(喜、怒、哀、乐、爱、恶)所染而入苦海,倡言修道即是修心,修道的核心在于心灵的修持与净化,其要旨在于澄心静定、闭目内观、莫染诸尘。
内观之道,静神定心。乱想不起,邪妄不侵。固身及物,闭目思寻。表里虚寂,神道微深。外藏万境,内察一心。了然明静,静乱俱息。念念相系,深根宁极。湛然常住,杳冥难测。忧患永消,是非莫识。
同时又强调修心同炼形相结合,使得精炁不散、纯白不分,达到神与道俱、飞升昆仑的至美境界。张三丰承继了道教心性修炼传统,他说:“修道以修身为大,然修身必先正心诚意,意诚心正,则物欲皆除,然后讲立基之本。”
《玄机直讲·炼丹火候说两篇》云:
初功在寂灭情缘,扫除杂念,除杂念是第一着筑基炼己之功也。人心既除,则天心来复;人欲既净,则天理常存。每日先静一时,待身心都安定了,气息都和平了,始将双目微闭,垂帘观照心下肾上一寸三分之间,不即不离,勿忘勿助,万念俱泯,一灵独存,谓之正念。
此处是讲炼丹之初,首先应当收心摄意、除去人欲、回复天心,达到“万念俱泯,一灵独存”之心灵最高境界的返观内视。而所谓“一灵独存”,检其著作,实指练内丹功法时人反观自身所得之“真神”“真意”“真念”“真心”。如《大道论》就说:“人能修正身心,则真精真神聚其中,大才大德出其中。”此处明确指出了修正身心对于修炼真精、真神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勤加锻炼三宝(精炁神),可以早日练就真神,“朝朝煅炼精神炁,结就真神上九天”。然而,世间的人由于形骸的负累,甚至于连含有万事万物真谛的玄珠都辨别不出来。张三丰还在《道言浅近说》里面告诉后学应当如何识得真神真意:
神要真神,方算先天。真神者,真念是他,真心是他,真意是他。如何辨得真?诀曰:玄关火发,杳冥冲醒,一灵独觉者是也。丹家云:“一念从规中起”,即真神,即真念也。又云:“微茫之中,心光发现”,即真神,即真心也。又云:“定中生慧,一意斡旋”,即真神,即真意也。真神从不神中炼出,学者知之。
其实,另外一句诗给了上面练功口诀以更为言简意赅的解释:“寻真要识虚无窍,功夫只在意所到。”张三丰在练功实修时,依然不忘体求“真神”“真意”“真念”,这继承了道家道教从老子以来崇真贵无的哲学传统,并与道家以“虚无”为本的宇宙观有着密切的联系。大道从“中”字入门,以在身中之中求不在身中之中,然后人欲易净、天理复明,千古圣贤仙佛,皆以此为筑基炼己的第一步功夫。内丹修炼时心持正念要遵循“守中”的原则,寻“身中之中”和“不在身中之中”,具体做法是:
第一寻身中之中,朱子云“守中制外”,夫守中者,须要回光返照,注意规中,于脐下一寸三分处,不即不离,此寻身中之中也;第二求不在身中之中,《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此未发时,不闻不见,戒慎幽独,自然性定神清,神清气慧,到此方见本来面目,此求不在身中之中也。
除此之外,凝神调息时保持“平和”的心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心平则神凝,气和则息调。心平‘平’字最妙,心不起波之谓平,心执其中之谓平,平即在此中也。心在此中,乃不起波。此中,即丹经之玄关一窍也”。
修道者首先要寂灭情缘,扫除杂念,并且在此过程中遵循“守中”的正念原则,始终持有一颗平和恬淡、心诚专一的修道心态,这样才能感知至“道”在宇宙间所怀揣的生化不息的修道情怀。清代龙门中兴时,王常月将戒律思想引入正心诚意之功夫,并且具体细化为“初真十戒”“中极戒”和“天仙大戒”三个阶次,认为修道之初“心则求正,意在于诚”,若“皈依此意,慧光自然朗照,觉悟便可一一了明”。
“高真上圣”:离尘归隐的仙真风范
明朝的帝王们对张三丰尊崇备至,太祖朱元璋在洪武十七年(1384)甲子以华夷宾服,下诏征张三丰入朝,张真人不赴;遂又于洪武十八年(1385)下诏命沈万三敦请张三丰,亦不赴;洪武二十四年(1391),又命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访求张三丰,亦不获其踪迹。
据《大岳太和山志》卷五载,明成祖仰慕张三丰仙迹,久觅不得,曾题赠:“朕久仰真仙,渴思亲承仪范”,并盛赞“真仙道德崇高,超乎万有,体合自然,神妙莫测”。成祖以至诚之心虔诚奉香并遣使寻访张三丰的踪迹,未果。明蜀献王朱椿,乃朱元璋第十一子,洪武二十三年(1390)就藩于成都,其《题三丰仙像赞》云:“若有人兮,出世匪常。曩自中土,移居朔方。奇骨森立,美髯戟张。距重阳兮未远,步虚靖之遗芳。飘飘乎神仙之气,皎皎乎冰雪之肠。爰寻师而问道,岁月亦云其遑遑。既受诀于散圣,复续派于瓜王。全一真之妙理,契未判之纯阳。南游闽楚,东略扶桑。历诸天之洞府,参化人而翱翔。”《巴蜀道教碑文集成》录此碑文时在题记中注明:“这篇像赞是有关张三丰仪容行止、思想风采的第一手资料。”此碑文所记载文字盛赞张三丰承继了全真教祖师王重阳、正一派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清朗高蹈的仙真遗风。
明湘献王朱柏,乃朱元璋第十二子,洪武十一年(1378)封藩王于荆州,喜爱道教,曾于太和山寻访张三丰:“张玄玄,灵神仙,遥仰神飚游极表,茅龙乔鹤上青天。”此诗表达了对张三丰这位活神仙的无限仰慕之情。明宁献王朱权,乃朱元璋第十六子,洪武二十四年封,博学好古,精通老释,志慕冲举,曾作《太和隐士歌怀丰仙》:“太和隐士张三丰,诏征不至真潜龙。老而得道玄之宗,长生久视若乔松。自古神仙吾靡从,惟君能继扶摇踪。不见高人世外容,令渠心性若尘封。匡庐之山云濛濛,烟霞终日荡心胸。先生其来叫我侬,道教之音 中国道教协会 古屿鑫愿随铁杖入瑶峰。咦嘻乎!所思不见,弱水蓬山路万重。”朱权作此诗表达了对张真人的崇慕之情。
可见,张三丰受到明朝王侯之推崇不可谓不厚,然而,他却久诏不至。那种不为世俗富贵所动,忘乎尘世而游于名山福地的行为,体现了其逍遥自在、无拘无束、淡泊名利、不趋权贵的超然绝俗之审美情怀。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素有“千古隐逸诗人”之称,张三丰尤为欣赏陶渊明的审美人格,曾作文赞颂陶渊明“清风峻节”、志向高蹈,是理想人格的化身。他还以隐逸人格作为评鉴人物的基本依据,将隐士分为四个等级:
隐于文章道学,嘉遁不出者,书曰“处士”,重纯儒也。隐于泉石风流,乐志不移者,书曰“逸士”,重幽贞也。隐于世治时变,解官不仕者,书曰“达士”,重明哲也。隐于玄门净土,名利不贪者,书曰“居士”,重清修也。
隐士分为四类:处士、逸士、达士、居士,真正的隐士应当是超功利的,重视人文精神的修养,不慕权贵、名利,具有独立人格,愿意隐居山林,注重精神的修炼,以至于达到隐遁自然、陶然忘机之修道境界。清代汪锡龄赞张三丰曰:“吾师乎! 吾师乎!其隐中之仙乎!其仙中之神乎!其神仙而天仙者乎!继荷玉诏,高会群真,位列兑宫,身成乾体,故能神通变化,济世度人。四围上下,虚空处处,皆鸾骖所至,将所谓深藏宏愿,广大法门者,吕祖之后,惟先生一身而已。”
“度人修己”:炼己化世的修养旨归
道教不光注重内在心性的修炼,也讲济度他人、造福社会;不仅要求修道者在道法上修行圆满,还要注意行善积功,这形成了道教独特的伦理观。早期道教经典《老子想尔注》说:“道设生以赏善,设死以威恶。”《太上洞玄灵宝本行因缘经》认为:“子辈前世学道受经,少做善功,唯欲度身,不念度人;唯自求道,不念人得道,不信大经弘远之辞,不务斋戒,不尊三洞法师,好乐小乘,故得地仙之道。”19用现代语言讲,此处是先哲在告诫修道者,如果只知道修炼自己而不讲造福他人和社会,那么最多修炼到地仙的层次,不能做轻举飞升的天仙。
往往来来度有情,葫芦游戏锦江城;身藏大道无人识,只爱梅枝插土生。张三丰承继了道教度人修己的思想,这首《成都留题姜氏家》反映了他来往于尘世之间,怀揣大道至理,度化有情众生。在此基础上,张三丰鲜明地高举三教合一的大旗,认为古今只有正、邪两教,否认有三教之分,所谓三教不过是创始人不同而已,并在《天口篇》中说到:
孔子绝四,老子抱一,牟尼之空五,皆修己也。孔之仁民,老之济世,牟尼之救苦,皆利人也。修己利人,其趋一也。
孔子力斥怪异、勇力、叛乱、鬼神之事,老子提倡抱一守中的言行,佛祖释迦牟尼宣扬超脱五行现象观的思想,都是属于修正自己思想行为的内容。无论是孔子提倡仁泽百姓的思想,老子提倡以道济世的思想,释迦提倡救苦救难、普度众生的思想,皆属于造福社会、益于人民的内容。
予也不才,窃尝学览百家,理综三教,并知三教之同此一道也。儒离此道不成儒,佛离此道不成佛,仙离此道不成仙。而仙家特称为道门,是更以道自任也,复何言哉!平允论之曰:儒也者,行道济时者也;佛也者,悟道觉世者也;仙也者,藏道度人者也。各讲各的妙处,合讲合的好处,何必口舌是非哉!夫道者,无非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而已矣。孔子隐诸罕言,仙家畅言之,喻言之,字样多而道义微,故人不知耳。”
张三丰汇纳三教,以道为主,他认为虽然儒释道都讲“道”,但是它们的社会功用与旨归都是“修身利人”。儒家“行道济时”,佛家“悟道觉世”,道家“藏道度人”,同孔子一样,老子所传的也是正心、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理论。所以,在他看来,三教之道的实质是相同的,都是讲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讲行道济世度人,只不过手段和方式不同罢了,没有必要去争论谁对谁错、孰高孰低。
总之,张三丰作为全真派弟子,承袭了全真道三教圆融的思想,在修道的价值理念与宗旨方法等层面,融会并和合儒释道三教,高唱三教同源一致,把三教圣人相提并论,将三教经书平等对待,大讲“忠孝”“行善惩恶”“修身治国”,其所倡导的三教合一的修道思想对后世道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标签: 道家祖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