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纹时代日本究竟是什么样的,探秘日本的原始历史

滴答历史 181 0

想必大家对日本的近代或现代历史都有着自己的看法。但若提到日本古代的历史,甚至史前人类时代的历史呢?很多朋友就要大皱眉头了。对这段历史感兴趣吗?快跟着瓷儿瞧一瞧吧。

一、风韵独特的日本文明 提到日本,人们脑海中总会出现不同的景像。“无论是富士山还是浮世绘。是令人称羡的日本艺妓,或是让人神往的动漫造型。”这些都可作为日本文化的代表。正是这些别具特色的文化符号,演绎出了日本文明的独特风情。

绳纹时代日本究竟是什么样的,探秘日本的原始历史

风景旖旎的日本富士山

在对日本文化充分感兴趣的同时,我们一定要懂得学习日本的历史。不过瓷儿相信,各位对于日本历史都是具有一定了解的。但提起日本,我们最先想到的定是抗日战争的连天炮火,或者是唐风东渐的博大宏伟。

其实,日本在很早就有人类居住了。古代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和古代的中国人类似,他们同样经历过石器时代,拥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灿烂文化。

绳纹时代日本究竟是什么样的,探秘日本的原始历史

鉴真东渡图

二、绳纹时代的考古证据 日本人起初进入的文明时代,被称为绳纹时代,有时又被称作绳文时代。这个时代所包含时段,大概是从日本旧石器时代后期开始,直到新石器时代为止。换算成公元纪年,大概在一万四千多年前,到公元前三四百年左右。

为什么史学家们会把这段时期命名为绳纹时代呢?诸位一定猜到了,因为在日本出土的这段时间内的古物,大多在器身上面有着绳子样式的纹路,这种状况相当常见。

“绳纹”一词来源于美国科学家莫斯对于日本大森贝冢出土陶器所发表的报道。明治十年,东京的大森贝冢是在建筑师们的发掘下偶然出土的。贝冢的建筑形态十分独特,出土陶器又显示出自成体系的风格,因此才受到了世界各地科学家的关注。

绳纹时代日本究竟是什么样的,探秘日本的原始历史

美国科学家爱德华·莫斯像

在原始社会的旧石器时代,人类逐渐在采集食物的过程当中发现,除了对自然界天然的果蔬和海洋里细小的游鱼、贝类进行收集和捕捞外,人类还有其他的力量去做其他的事。比如利用空闲时间去磨制石器、抟造陶器。

当人们开始聚居在一起的时候,文化就这样产生了。古代的日本人分成几家几家人团聚在一起,在据点的周围因为常有食物残骸堆积在一起,因此而形成了贝冢。这个时代的人们还没有形成统治阶级和祭祀阶级,因此贝冢的大小和据点的规模大体上没有十分的区别。

绳纹时代日本究竟是什么样的,探秘日本的原始历史

日本东京:大森贝冢遗迹

三、绳纹时代的建筑样式 在绳纹时代,人们常常以坑居为常事。这个时代的日本本土,还到处覆盖着茂密的山丘地带密生针叶林。因为日本的地势起伏较大,丘陵台地相当多。所以绳纹时代的人们主要聚集在丘陵的边缘和台地的平展处。

方便人们利用的岩洞在日本本土较为缺失,天然的干燥、虫害较少的平原地带几乎是难觅踪迹。根据考古挖掘发现,绳纹时代的原始日本人多采用“竖穴坑居”的方式维生。

绳纹时代日本究竟是什么样的,探秘日本的原始历史

穴居的演化图

所谓竖穴,就是在地面上挖出一个凹于地表的洞穴,并且将周围的坑土碚平,作出垂直的土壁和平坦的地面。原始的竖穴只设有简单的窗盖,材质多用天然的木头和叶子搭衬。在绳纹文化中后期,竖穴之上多被架设了成型的房屋,屋子的规模和形状因地而异。

四、绳纹时代的采集狩猎方式 绳纹时代的人们还习惯于采集和狩猎。在日本的青森县青森市三内丸山的遗迹中,考古学家大量发现了绳纹时代人们所使用的弓箭遗骸,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和陶俑。由此可佐证,绳纹文化中后期,当时的人类已经开始独立制作弓箭和各种狩猎工具,他们成功的依靠着自己的力量进入了新石器时代。

绳纹人常常拿着箭簇、背着弓箭,一面吸引猎物一面设置陷阱。在日本本土生长的野兽较多数量的是野猪和熊。绳纹人有很多种捕猎的方式,他们善于利用织网和布设陷阱等方法猎杀大型兽类。

绳纹时代日本究竟是什么样的,探秘日本的原始历史

新石器时代的石形箭簇

根据资料记载,他们还似乎同北部的阿伊努人学习了使用毒箭的捕猎方法。(后者至今仍然采用相同的方法捕猎)由于出土考古资料中屡现犬骨,因此我们猜测在这个时候绳纹人已经能够独立训化犬只,猎犬可能是为绳纹人看家或辅助他们打猎用。

鱼类也是绳纹人必须依赖的食物资源。在当时的条件下,绳纹人多食用河鱼和浅海生物,暂时还没有能力在深海捕捞。绳纹人用的钓具也有出土,多是吊钩、扎钩、鱼叉等。除了刺伤和钩钓之外,绳纹人很可能也利用撒网捕获鱼类。

绳纹时代日本究竟是什么样的,探秘日本的原始历史

现代日本阿伊努人合照

当然,进入到了狩猎时代的绳纹人同样还依靠着采集果蔬来维持生命。从考古发掘来看,能够确认的植物有核桃、栗子、葡萄等,多是树生果实。绳纹人常使用石斧砍砸树木,使得树木摇动果实掉落,这种方法他们屡试不爽。

五、绳纹时代的陶作器皿 绳纹时代的作陶方式一直延续了数千年,直到弥生时代开始才逐渐消退。考古学家将绳纹时代的陶器分为“前、中、后、晚”四大类目。

从器形上看,前期绳纹时代的陶器多为尖底,烧制时用火还不是特别熟练,陶器容易因高低温不均匀而出现缝隙;中期以后,器形多呈现出平底状,钵体变宽变大。这个时期的陶艺有所进步,绳纹纹饰开始使用提前雕刻成型而并非泥条搓制而成。

绳纹时代日本究竟是什么样的,探秘日本的原始历史

绳纹时代的陶罐

后期和晚期的绳纹器多呈现出“百花齐放、巧夺天工”的色彩。这个时期出现了多种器型,陶器并不局限于盛水用而是更多样化起来。土瓶、土碗甚至是土瓮之类的餐厨器多了起来,陶器色彩变得更为精美。

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东北地方还出现了黑陶。这个时代的日本黑陶,同中国龙山文化时期的黑陶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些陶器陶胎薄而轻盈,表面经过研磨呈现甑黑色,造型清秀俊美。这些绳纹陶和黑陶在此时除了作为饮食器具和贮藏食物的器具之外,还被用来做陪葬用品。

文史君说: 本篇是通过考古认识日本古代史的第一个序列。考古学在日本被翻译作古物学,从其字面意义上来看,就可以看出日本学者是极为重视原始资料的。在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人终于借助现代技术追溯到了他们渴慕已久的先祖。日本人也终于可以骄傲的挺着胸脯说,他们的文明同样是自成体系、值得骄傲的了!绳纹时代是日本文明的肇始时代,在这短时间内,世界上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是类似的,只有人类的“手作物”有一定的不同。下一讲,瓷儿将会带领大家瞧一瞧“弥生时代”的日本人是如何生活的。敬请期待吧!

参考文献: S.N.艾森斯塔特:《日本文明》,商务印书馆,2008年5月版

袁靖:《从贝丘遗址看绳纹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考古》,1995年第8期

(作者:浩然文史·瓷国垃圾堆)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都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标签: 日本 陶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