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耄耋之年写下五千字,二千五百年后,一位古稀老人通释其深意

滴答历史 112 0

函谷关建于西周穆王时期,“因在谷中,深险如函(钱的方孔或者圆孔),故得名。”当年周穆王乘车前往昆仑山会见西王母,就是从此关而出。关门左右全是土坡,中间一条车道,好像在峭壁之间,车不方轨,马不并辔,一泥丸就可以封住。

关令尹喜已经连续三天没睡一个好觉了。每天凌晨时分,他就会梦到一团紫气从东方滚滚而来,紫气中忽隐忽现人和牛的影子。梦到一次并不稀奇,连续梦了三次,尹喜心里有点没着没落。自从十年前被周王发配这里守关,他的心里一直潜藏着一肚子怨气,每天去黄土高坡上仰头长啸,问了上天好多问题,任问题在天际游荡。

三年以后,尹喜对这里的生活慢慢习惯了,进而爱上了这片荒蛮刚劲的土地。他让朋友从洛邑带来一副围棋,每天沉浸在纵横椑阖之中,慢慢就把自己那点破事忘到九霄云外去了。每天朝日东升,尹喜早早起来,站到城墙上远眺四野,看到天色苍苍大地茫茫,顿觉人之渺小无助。舞上一会儿剑,回去吃了饭,就拿出围棋,自娱自乐,直到暮色降临,他再负手出去,看着如血的斜阳慢慢西入沧海。

这天早上,太阳照常升起,尹喜照常登临远眺,忽然看见狭长的官道上一团紫气滚滚而来,初时远在天边,瞬间已至城下,城门守卫已经咋咋呼呼盘查起来,不大一会儿,守卫就把这团紫气带了上来。尹喜定眼一看,原来是一人一牛。

人是白衣白发白眉白须的一个耄耋之年老者,身材高瘦,精神矍铄,似笑非笑,眼神幽隧,深不见底。牛是青牛,全身呈靛蓝色,摇头摆尾不停。

尹喜上前说道,尊驾是谁,欲往何方。老者微微躬身,轻声说道,老朽李耳,叨扰尊令了。李耳外号老聃,乃周王室图书馆馆长,学问精湛,道术高深,尹喜早有耳闻,只是无缘一见,现在一听老者自报家门,吃了一惊,听闻此老蜗居图书馆三十年不出馆门半步,今日却要远涉关外,其间必有蹊跷。

尹喜还了一揖,原来是李馆长大驾光临,尹某有失远迎,还望恕罪。尹某久闻李馆长大名,早想前去拜望,奈何冗务缠身,至今缘吝一面。李耳哈哈大笑,我与大人虽未见过,但是神交已久啊。尹喜一听神交二字,心下一愣,难道我最近梦见的紫气东来,正应在此老身上?

尹喜把李耳迎入会客厅,分宾主落座。尹喜开门见山,李馆长今日出关,即将隐居世外,总得留下点什么再走吧,否则不放你出关。李耳道,老朽不才,撰写《道德经》五千余言,请尊令赏析。尹喜道,下官洗耳恭听。

李耳清清嗓子,呡了一口白开水,说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共五千一百六十二字。

李耳说毕,整个大殿如午夜初明般寂静,就连每个人的呼吸都似乎停止了,大殿上空云蒸霞蔚,道气纵横,日月星辰在道气中穿梭,凤凰麒麟在道气中飞舞,尹喜的神魂也仿佛出了窍,与日月星辰凤凰麒麟歌舞相伴。

良久,尹喜回过神来,泪流满面,对着李耳噗通跪倒,老师教我,老师救我。李耳满面慈祥,说道,人生于世,不如意事常八九,能与人言无二三,胸中有天地,方能见众生,见自己,见月明。偏执于区区一隅,怨恨于寥寥数人,能修多深道行,能有多大修为?你心中之关,犹如你把守的函谷关,被小小一块泥丸塞住了,故此终日郁郁,不得长进呐。

第二天金鸡初鸣,李耳骑了青牛,西出函谷关,直往流沙河而去。

老子耄耋之年写下五千字,二千五百年后,一位古稀老人通释其深意

老子《道德经》写成后,迎来寥寥可数几位诠释者。

第一位是孔子。孔子三十岁拜访老子,老子说,你崇拜的这些人都死好久了,识时务者为俊杰。我听说有钱人都把钱藏得很深,好像一无所有一样。聪明人看上去都像傻子一样。你骄气太甚,欲念太多,这些对你都不好,都是毛病,得改。孔子辞别,跟弟子们说,老子宛若天际游龙,我抓不住他。

孔子早年“抓不住”老子的思想,晚年周游列国,历经沧桑,“惶惶然如丧家之犬”,懂了。他研《易经》,删《诗经》,作《春秋》,同时通悟了《道德经》。《论语/为政》开篇写道: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便是老子“无为而治”的意思。

第二位是韩非子。韩非子写了《解老》《喻老》两篇文章。《解老》是大纲,讲述了德(得)道之精义,德为内在修行,得为外在索取(马王堆出土的《道德经》,德经在前,道经在后,《道德经》实为《德道经》,德通得,即如何得道的经书)。《喻老》是案例,韩非子用二十五则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分别诠释《德经》八章《道经》四章,使《道德经》有了实操模式。

第三位是庄子。庄子将老子的“道”进行了深入浅出条分缕析恢弘绮丽的解读。鲁迅赞誉道:庄子文章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其行文汪洋恣肆,瑰丽诡谲,意出尘外,乃先秦诸子文章典范之作。其结构很奇特,看起来并不严密,常常突兀而来,行所欲行,止所欲止,变化无端,有时似乎不相关,任意跳荡起落,但思想却能一线贯穿。句式也富于变化,或顺或倒,或长或短,更加之词汇丰富,描写细致,又常常不规则地押韵,显得极富表现力,极有独创性,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代表了先秦散文最高成就。

通释《道德经》需要解读者同时具备三大特质,缺一不可。

第一,极其丰富的知识储备。老子年轻时在楚国图书馆干馆长,四十岁以后来到王都洛阳,在王室图书馆干馆长,八十岁方才出关。华夏民族上古经典非常多,绝大多数都没有流传下来,我们现在知道的《山海经》《易经》《诗经》《三坟》《五典》等书,就是上古典籍遗珍。老子干了一辈子图书馆长,阅读了天量书籍,接受了天量信息,成为当时最为博学的人。晚年毕平生所学写下五千字。

所以想要解读老子,第一个条件是“读万卷书”。

第二,极其丰富的人生阅历。老子和孔子,释迦牟尼,柏拉图等人生在同一个时代,他们的思想许多地方都很相似,著名学者朱大可在《华夏上古神话》中说,他们都是悟道者,而且悟的是同一个道。从《山海经》记载中可以确知,当时整个地球的部族是相互交流的,书中记载了极昼极夜现象,以及南美洲的玉米。因此老子是看过当时许多外来典籍的。真实历史中,周穆王就曾前往昆仑山拜访过西王母,西王母是西域一位母系氏族的部落酋长。周朝之前的夏朝商朝都是游牧渔猎民族,他们很可能走的更远,现在美洲印第安部落就能找到很多与商朝接近的文化信息。

所以想要解读老子,第二个条件是“行万里路”。

第三,极其丰富的个人体验。老子八十岁方才著书,一辈子就写了五千字,还是在“迫不得已”情况下写的,不写不让走。与他可以比较的是孔子,一辈子没写一个字,“述而不作”。晚年手痒,删诗书,改春秋,研易经,就是不写自己的东西。用佛经的话说,天道唯一,开口即失。《道德经》第一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说出来就不是心中想的那个道了。

所以想要解读老子,第三个条件便是年龄。年龄要大,要跟老子年龄相当,如此方能与老子产生共鸣,解读出更接近老子本意的《道德经》来。

老子耄耋之年写下五千字,二千五百年后,一位古稀老人通释其深意

二千五百年来,这位诠释者囿于时代所限,一直没有出现,不过现在有了,他便是著名散文大家余秋雨先生。

余秋雨先生家学渊博,自幼聪明好学,二十岁躲在深山藏书楼中,博览诸家典籍。三十多年前,他在祖国河山的行走中写作的历史文化散文集《文化苦旅》开创一代文体,一纸风行时至今日,成为几代人的传统文化启蒙读本。二十年多前,他走遍全球古文明重要遗址和欧洲近百座城市,获得了观察中国文化的外部视角,成为迄今为止全球唯一全部完成现场文化探索的人文学者。十多年前,他应邀在联合国总部、美国国会图书馆、哈佛大学等国际舞台的演讲中讲解中国文化,获得了巨大反响。数十年的写作生涯中,他持续从空间、时间、人格、美学、哲学等维度梳理中国文化,完成了框架完整、观点鲜明的中国文化认知体系。他兼具理性思辨和感染力的文字,在艰深的学问和广大读者之间建立了一座桥梁。

近年来,余秋雨先生年逾古稀,依然笔耕不辍,集中精力攻坚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艰深的古代文本,一方面进行学术层面的深入钻研,一方面致力于将古代典籍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给当代读者,《老子通释》就是余秋雨先生集大成之作。

著名《山海经》研究家严珂先生曾经说,做学问“譬若积薪”,都是“后来者居上”。用牛顿的话说,大师们都是踩在巨人肩上捡贝壳的孩子。余秋雨先生之前的《道德经》解读者虽然不乏卓绝之才,但是他们被时代困住,不能了解外界文明,不能把世界文化融会贯通,所以解读出来的《道德经》差强人意。余秋雨先生得天独厚,成了那个捡贝壳的孩子。

老子耄耋之年写下五千字,二千五百年后,一位古稀老人通释其深意

​​《老子通释》是一项体量庞大的系统文化工程。这个“通”,包括以下六项指标:一,通述八十一章全部内容。二,通析每章每节内在逻辑。三,通观两千多年之间的思维异同。四,通感原文和译文之间的文学韵味。五,通论历代研究者共识和分歧。六,通考各种版本阙误和修正。稍稍一想就能知道,其间会有多少危崖深壑、漫漫苦路,好在余秋雨先生终于走下来了。

《老子通释》是一部学术著作,其中包括大量艰深的论述,但整体上余秋雨先生都用散文写成。他希望能在枯燥的学理和考订之间保持畅达的灵性。他相信,只有促成当代生命的趋近,才能滋润千年文本。

《老子通释》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一,尽力逼近原文旨意,保持学术上高度严谨。二,呼应老子的文学魅力,发挥现代散文在语言节奏上的美学功能。三,洗去迂腐缠绕的研究风习,使广大读者都能爽利接受。

想要读懂老子,就买一本《老子通释》回家看看吧。点击下方链接即可直接购买。

标签: 李耳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