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个人的思想,就是人生最大的牢笼。
天不设牢,人自在心中设牢,当一个人相信了错误且不真实的东西时,不仅不会察觉自己的问题,还会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而这一现象的背后就是自己不懂反思,对于事件没有正确认知而产生的矛盾。
生活中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个人在没有熟悉事情真相之前,往往会受他人片面的言论左右而定论事物的本质,犯一些道听途说的错误。
有一天,一位宾客为齐王画画,齐王就问他:“画什么东西是最难的?”
宾客说:“画狗和马是最难的。”
齐王又问:“那画什么东西最容易呢?”
宾客说:“画鬼怪最容易,因为狗和马是人们熟悉的,一天到晚就在自己面前看着,如果不能画的大概相似,就会被人指责,但是鬼神是没有形状的,也没有人见过,所以很容易画出来。”
生活中亦是如此,当我们不认识一件事物的时候,很容易相信一些并不准确的信息,并且在自己心里成立一个虚拟且并不正确的结果。
一个人如果带着这种价值观去认知世界以及对待身边的人时,也就造成了生活中那些被误解的现象,而究其根本,就是因为自己错误的认知观念所造成的。
就像《庄子》之中《惠施为相》的故事。
惠施在梁国做相国的时候,庄子想要拜访他,还没有见到惠施时,就有人私下对惠施说:“庄子来了,他打算取代你的相位。”
惠施听了非常惊恐,就派人去抓庄子,庄子听到之后主动来到惠施面前对他说:“有一种鸟从南海飞往北海,除了泉水之外其他的水不喝,除了梧桐树之外其他的树也不肯休息,有一只老鹰抓到一只死老鼠,看到这只鸟之后,还担心这只鸟来抢自己的死老鼠。”
这个故事是在讽刺惠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狭隘心思,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这个故事还隐含着另一个悲剧,就是人性之中轻信他人言论的浅薄思想。
惠施仅凭下面人一句话,就认为庄子会抢自己的相国之位,这就像很多世俗之人听身边的人议论其他人是非之后,未经过正确的审查和思考就轻易相信的例子一样。
二、《道德经》之中说:“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说:能够用言语叙述的道,都不是真正的道。
而在生活中亦是如此,能够用言语诉说的事情,都不是客观的事实本身,因为每个人身上都带着自己的主观意识,一个人评价另一个人的时候,往往会掺杂自己的主观情感,说出的话也未必是客观真相。
更何况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别有用心故意造谣的奸邪小人呢。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听到的话,都只是别人想让我们听到的,当自己听到一些事情立马就起愤恨之心时,可能只是被别人蛊惑之后,道听途说产生的愚昧情绪而已。
所以在《素书》之中便说:听谗而美,闻谏而仇者亡。
听信阿谀奉承的语言就觉得美滋滋的,听到别人直言规劝忠告,就表现恶狠狠的生气,这样的君王必定会走向灭亡。
这是劝诫君王所说的话,君王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平凡之中的我们呢。
阿谀奉承是小人惯用的技量,他们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编造出你喜欢听的谎言而已,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听到的话,只不过是别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想让我们听到的罢了。
别人说什么你就信什么,那你的个人价值观又有什么“价值”呢?
《韩非子》中有一句话:
“故无度而应之,则辩士繁说;设度而持之,虽知者犹畏失也,不敢妄言。”
如果没有一定的标准来衡量,那么辩者就会长篇大论。当你设定标准而加以衡量的时候,即便有智慧的人也会怕失误,而不敢乱说。
与其说很多时候是小人蛊惑当事者而造成的悲剧,倒不如说是当事者缺乏正确认知事物的思维而造成的结果。
一个人不能察觉自己愚蠢的心思时,身边任何小人的谗言,都会成为制造悲剧的根源,因为自己本身就没有正确且客观的人生标准。
作者|国学书舍
品读国学智慧,感受古人文化,体悟不一样的世界,看见不一样的人生。
标签: 韩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