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您好,我是头条号《榆木斋》作者枯木,我来回答您的问题,其实是我的一篇文章中的章节摘录:
古代四大才女是哪几位?卓文君能不能配得上?四大才女,多为作者自行排定,并无确切定论,然而能入选才女的,首先是才华横溢(有的写德才兼备就有点揶揄了),貌美如花,其次是知名度高,在文学历史上有著名作品或者一定的影响。我们来看候选人,现在大多以蔡文姬、班昭、李清照、上官婉儿、卓文君为首选。
蔡琰,字文姬,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初嫁于卫仲道,丈夫死去后回到自己家里,后因匈奴入侵,蔡琰被匈奴左贤王掳走,嫁给匈奴人,并生育了两个孩子。曹操统一北方后,用重金将蔡琰赎回,并将其嫁给董祀。蔡琰为人博学多才而又精通音律,《隋书·经籍志》著录有《蔡文姬集》一卷,但已经失传。现在能看到的蔡文姬作品只有《悲愤诗》二首和《胡笳十八拍》,然而蔡文姬对后世影响显著,尤其是“文姬归汉”更是家喻户晓,1979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颁布了310座水星环形山的专有名称,其中就有“蔡琰环形山”。
班昭,又名姬,字惠班,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史学家班彪之女、班固之妹,十四岁嫁同郡曹世叔为妻,故后世亦称“曹大家”。班昭博学高才,其兄班固著《汉书》,未竟而卒,班昭奉旨入东观臧书阁,续写《汉书》,其后汉和帝多次召班昭入宫,并让皇后和贵人们视为老师,号“大家”;邓太后临朝后,曾参与政事。《后汉书·列女传》记载,班昭著作有赋、颂、铭、诔、问、注、哀辞、书、谕、上疏、遗令等,共十六篇,今佚。班昭作品存世七篇,《东征赋》和《女诫》等对后世有很大影响。班昭勿论诗赋,就其治史功绩就震古烁今,因此名列四大才女当无异议。
上官婉儿,又称上官昭容,陕州陕县(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人,因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唐中宗时,封为昭容,权势更盛,在政坛、文坛有着显要地位,从此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内廷与外朝的政令文告。曾建议扩大书馆,增设学士,在此期间主持风雅,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全唐诗》收其遗诗三十二首。上官婉儿的品行这里不论,然而上官婉儿以一介女流,影响一代文风,这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是很少见的。因此名列四大才女名副其实。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进士出身,苏轼弟子,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李清照18岁与太学生赵明诚在汴京成婚,靖康之难后南迁,赵明诚去世后遇人不淑,改嫁觊觎她家珍贵收藏的张汝舟,后告官判离。李清照是南宋婉约词派代表,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因此李清照名列四大才女毋庸置疑。
再来看卓文君,貌美善琴,精通乐律,然而文学方面略显不足,或者说值得商榷。在《史记》中对卓文君才华并无记载,一笔带过,只是“新寡,好音”,然后用小品文形式把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描写的浓丽宛转、新奇生动,颇似传奇,卓文君以此知名,也可以说是依靠司马相如的才华和私奔出名。
今人把《白头吟》、《诀别书》、《怨郎诗》、《司马相如诔》列为卓文君的作品,并且把《白头吟》诗中佳句“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作为卓文君文学才华横溢的证明。然而过去就有文章考证,《白头吟》和《诀别书》等并非卓文君所作。《白头吟》最早见于《玉台新咏》,题作《皑如山上雪》,非但不作为文君的诗篇,就连题目也不叫《白头吟》。对于卓文君所写的《决别书》,据《西京杂记》说“文君为诔,传于世'”,可不载其辞,真伪难辨。《司马相如诔》原载明人梅鼎祚《历代文纪》,然而出处不详,据前人考证看来,《司马相如诔》一文当是后人伪托(参见清人严可均校辑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卷五十)。而且从前人考据来看,似乎在清朝尚未出现《怨郎诗》。
要论真才实学,才华横溢,在以上五人当中,《漱玉词》清丽婉约,无人可敌,李清照当文辞第一;续写《汉书》,治史功绩,“曹大家”班昭文史第一;品评诗文,影响一代文风,“巾帼宰相”上官婉儿政治第一;被虏匈奴,长篇《悲愤》,《胡笳十八拍》感人肺腑,千古绝唱,命运多舛,蔡文姬忧愤家国第一;卓文君虽然善琴好音,与司马相如成就一段佳话,只能说艳情传奇,诗文未见流传,才女之名,其实难副,自然难以和其他“四大才女”相提并论。
2019-11-27榆木斋
标签: 历史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