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作为明朝最后一个皇帝 崇祯为何是一个极不成熟的皇帝

滴答历史 28 0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明代皇帝崇祯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明代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崇祯真的是极不成熟的政治家?崇祯到底有什么缺点存在?

我承认崇祯是一位非常勤劳的皇帝,非常善良的皇帝,也是一位非常有责任心的皇帝。但同时他也是一位极不成熟的皇帝。

相对而言,崇祯更像是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但是这朵莲花放在皇帝的位子上,屁事不顶。

也正因如此,明代有了崇祯是两方面的悲剧,一方面是崇祯皇帝自己的悲剧,而另一方面也是整个大明代的悲剧。

自始至终无论是内忧外患,还是天灾人祸,还是北方的野蛮人入侵也好,各方面因素都不足以摧毁明帝国,有很多可以挽救天下的举措和措施。

但很不幸的是崇祯皇帝全都被一一规避出去了。

按理来说,这样的一个皇帝必然不是好的皇帝,但事实证明,崇祯好像又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坏,在崇祯皇帝临死之前,心中所挂念的仍然是大明的天下,大明的子民。

在崇祯皇帝面对无法挽救的悲剧时,没有像其他的皇帝一样心甘情愿去当阶下囚,而是以自杀的方式来结束了余生。

所以对于崇祯皇帝,只能说我尊重他,但是他不是一个好皇帝,为什么呢?

理由有如下几个:

第1点:崇祯皇帝实在是太犹豫了

在明代末期的时候,崇祯皇帝的面前有两条路可以走,这两条路无论走哪一条都可以走出一条康庄大道来。

但是崇祯皇帝走出了花样,他想两条路一块走,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名声。也正因为崇祯皇帝的来回犹豫,最终导致了无法挽回的结局。

大家都了解,在崇祯当皇帝的时候,整个国家面临的矛盾其实有两个,第1个矛盾是外部的矛盾,第2个矛盾是内部的矛盾。

当时的大明代你说它没有气数了,那纯粹是胡说八道,无论解决掉哪一个矛盾,大明代都能够继续坚持下去,至于能走多久,一切就只能凭天意了。

而当时因为明代末年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导致国内有很多老百姓吃不起饭。同时国家又要进行一系列的行军作战,要想行军作战就必须得有钱,这些钱从哪里来呢?

就只能继续去找老百姓要,于是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开始闹罢工。

我们没有钱了,再找我们要,我们就开始反了。于是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开始放下自己手中的农作物的工具,转而拿起了各种各样的铁器,开始对大明帝国的大军痛下杀手。

这一部分人,我们可以统称为流民。

与此同时,大明代的北边也有各种各样的敌人,其中这一部分敌人我们可以直接用满清来替代,反正早晚满清他们都会成为清代,再给他们起什么名字也无关紧要了。

北方的敌人要和明代打,南方的敌人也要和明代打,明代就夹在这中间两面受气。

而这个时候的崇祯皇帝准备议和,和谁议和呢?

是和北方的人。

但是在这个时候,明代一些臣子迂腐地认为,就算北方的人他们的武器再强大,也不过是野蛮人而已,和野蛮人议和,实在是有伤我大明代的风范。

除此之外,各种各样的言论层出不穷,一些人认为如果要是和北方议和的话,那么就意味着明代彻底失去了骨气,会成为第2个南宋。

事实上还不如成为第2个南宋呢,因为明代坚持不了几年了。

按理来说,像这种事情崇祯皇帝一个人拍板就行了,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但是崇祯皇帝也害怕,如果和北方议和的话,北方虽然能暂时安抚下去,但是朝中的官员会怎么看自己?民间的百姓会怎么看自己?

所以崇祯皇帝暗中指使杨嗣昌在上朝的时候把这个意见说一下。

结果这个时候又遇到了一个人的拒绝——洪承畴。

人家就正儿八经地说了,如果要是投降的话我不同意。

但事实上,作为一个将军可以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最终真正拍板的只有崇祯皇帝一个人。

但崇祯皇帝太害怕了,太在乎自己的名声了,所以同意了这位武将的说法。

自此开始明代就苦于两线作战,每年的军费开支就达到了2,000万以上,国家达到了严重的经济赤字。

而对于封建王朝统治时期一旦出现了经济赤字,那几乎决定了整个国家无药可救。

第2点:乱了阵脚

按理来说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有行军作战的时候,就算是宋代唐代到了该打仗的时候也得打起来。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就行。

如果处理不了问题,就惩罚处理问题的那个人就可以了。

崇祯皇帝也是这么想的,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崇祯皇帝处理了一批处理问题的人。

而且崇祯皇帝处理的这一批人,他们的官衔极大,影响力也极大,直接导致了崇祯皇帝后期几乎无人可用。

任何一个人想在崇祯手下干点事,最先考虑的不是为朝廷效命,而是自己如何能够活下去。

就比如在崇祯皇帝掌握权力的时候,总督被杀掉的就有7个,巡抚被杀掉的就有11个。

如果不熟悉这一段历史,或者不熟悉明代的官阶组成的话,强烈建议大家先简单地了解一下总督究竟是干什么的。

别的不多说,任何一个地方的总督,在任何一个朝代里面想要动他们必须左思右想,尽可能把损失降到最低,同时在第一时间找到替补人员。

只有如此才有一定概率把总督逮捕入狱,请注意这里说的是逮捕入狱而不是直接诛杀。

但是崇祯皇帝压根不这么想,在崇祯皇帝的心目中,我瞅你越来越可疑了,既然可疑就必须得灭掉。

这其中最为委屈的可能就是袁崇焕,因为崇祯皇帝杀了袁崇焕,就是因为中了后金的反间计。

大家都了解临战换将为兵之大忌,按理来说都快到打仗了,国家都到生死存亡的时候了,这个时候你突然和别人来两下子,一般人谁也顶不住。

但是崇祯皇帝顶住了,准确地说他顶不住也得顶住,这个时候再顶不住那就完犊子了。

所以整个大明代就陷入了一种极其微妙的状态,明代的皇帝特别的着急,大臣也特别着急,明代皇帝着急的是大明代会不会垮了,而大臣们着急的是崇祯皇帝会不会把我杀了。

两边的人根本就不在同一条线上,指望着这场战争能够打赢,真有点痴人说梦了。

第3点:心不狠手不稳

如果崇祯皇帝心狠手辣的话,大明代也不至于如此。

为什么我这样说呢?

是因为在崇祯皇帝执政3~5年之后,明帝国就出现问题了。

这个问题的核心还是没有钱,说白了,整个明代中后期的时候,就始终处在一个要钱没有要人一大堆的尴尬状态。

而且朱元璋的子孙后代可以说是越来越多,这些人还要让崇祯皇帝来养活。

据不完全统计,在崇祯当皇帝的时候,朱元璋的子孙就已经达到了100万之多。当然这个数据是真是假不得而知,但对于整个大明代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负担。

士兵在前面行军作战,后方压根就没有军饷给这些士兵,士兵们还会为你卖命吗?

所以在明代后期的时候,就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士兵开始投降开始投奔北方的敌人或者直接和流民走到了一起。

在这种情况下,崇明皇帝意识到,虽然自己没有钱了,但是这些官员们有钱。于是崇祯皇帝决定向朝廷中的一些官员借钱,这条思路是没有问题的。

事实上如果当时崇祯皇帝能够贯彻落实这种思路的话,或许大明代还有救。

但是没有想到当崇祯皇帝说完这句话的第2天,满朝文武的臣子们全都穿着补丁衣服,跪在朝堂之上,跟崇祯皇帝哭穷,说自己一毛钱也没有。

不可思议的是,崇祯皇帝竟然真的相信了这些官员,相信了他们一文钱都没有。

要了解后来崇祯皇帝上吊自杀,敌人闯进北京城的时候,把这些官员一通敲打,最终从里面赚了数不清的银子和各种各样的珍稀古玩。

如果崇祯皇帝当时意识到这一点,直接大门一关,拿不出钱来就别想活着出去,说不定立马就会有几千万两银子呈上来。

而这几千万两银子足以让大明代的士兵们吃顿饱饭,打上整整两年的战争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这样下来的话,如果熬过天灾再把人祸给撇掉,两线作战变成一线作战,最终彻底击溃敌人,那大概率应该问题不大。

但崇祯皇帝并没有这样做,只能说大明代的气数已尽。

对于崇祯皇帝,我们只能说他不是一个好人也不是一个坏人。你说他善良吧,的确善良,你说他勤劳吧,也的确勤劳。

但是无论说他什么,好也好坏也罢,总之他不符合当皇帝。

尤其是在国家危难的时候不符合当皇帝。

如果是在普通的年代里面,或许崇祯会是一个了不起的皇帝。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