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皇帝最讨厌的动物是什么?看见就得杀

滴答历史 19 0

  古代皇帝,手中掌握有至高无上的皇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玉堂金马安富尊荣,小日子真是人间天上,赛过活神仙。不过皇帝们也并非无忧无虑,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皇帝们自然也不例外,再牛气的皇帝,也会害怕一件事。这件事就是暗杀。

  正因为拥有皇权就拥有了无可比拟的巨大利益,相应地也会伴随巨大风险。金光闪闪的皇帝宝座,也引来了无数野心家贪婪的目光。虽然皇帝们制定了极为严密的安保制度,和极为严厉的惩罚措施,但千百年来,还是一直有人铤而走险,企图通过各种手段暗杀皇帝取而代之,让皇帝们防不胜防。

  为了防微杜渐,确保安全,皇帝们也是绞尽脑汁,费尽心思。比如明太祖朱元璋,都知道他残酷嗜杀,杀起手下的功臣大将毫不留情,但对他的厨师徐兴祖,从不敢稍有得罪,以防厨师泄愤下毒。《明史》记载,他听说儿子晋王责打厨师,立即派人飞马传谕训诫:“膳夫徐兴祖,事吾二十三年,未尝折辱。怨不在大,小子识之!”警告他不要得罪厨师,以免遭到报复,因小事吃大亏,可谓用心良苦。

  朱元璋的防范之心,虽然未免有些紧张过度,还算在情理之中。但晋朝皇帝的防范暗害之心,简直已经到了心理扭曲的程度。这也不奇怪,晋朝是由司马懿家族创建,大概多少都要遗传一些司马懿精细谨慎的基因。只不过比起其他朝代的皇帝来,晋朝皇帝的防范之心显得别出心裁,对一种罕见动物十分讨厌,如临大敌。

  早在西晋时期,皇帝们就开始对这种动物有了厌恶之心。当时的人们认为,这种动物产自南方。西晋皇帝定都北方,《晋书》记载,皇帝为此专门为此制定法律,明文规定任何人禁止把这种动物带到江北,以防止危害到皇帝安全。

  《晋书》记载,当时有个鼎鼎大名的富豪石崇,担任晋朝荆州刺史、鹰扬将军等职务。他生性奢豪,有钱有势胆大妄为。珍禽异兽他见的多了,唯独没见过这种动物,听说皇帝下令不准把这种动物带过江北,他愈发好奇,亲自到南方弄了一只,带到江北家里,后来新鲜劲过了,又把它转送给后军将军王恺。

  结果西晋皇帝的眼线耳目众多,“为司隶校尉傅祗所纠”,上报晋惠帝,就是那个著名的傻皇帝。晋惠帝还颇有仁慈之心,看在他们都是朝廷大员的面子上,没有深究,只是下诏责备他们几句,下令把这只动物杀死后焚烧了事,虽然没有造成大的风波,但朝廷对这种动物防范之严,由此可见一斑。

  西晋灭亡后,东晋在江南建立,虽然皇帝换了又换,对于这种动物的防范之心丝毫未减少。东晋的晋穆帝在位期间,又因为这种动物闹出了事。《晋书》记载,升平二年三月,都督王饶捉住了一只这种动物。王饶是个粗人,并不知道皇帝厌恶这玩意儿,还专门把它进献给晋穆帝,想博取皇帝欢心。谁知马屁结结实实拍到了马蹄子上,晋穆帝大怒,“帝怒,鞭之二百”,抽了王饶一顿鞭子,把这只动物杀死后焚烧掩埋。历史记载中,整个晋朝从西晋开始到东晋结束就出现了两只,极为罕见,全都被杀。

  这种罕见动物到底什么?其实说起来很多人都听过它的大名。有一个成语“饮鸩止渴”,说的就是它。这种让晋朝皇帝讨厌的动物,就是鸩鸟。古人认为,鸩鸟的羽毛有强烈毒性,如《朝野佥载》记载,鸩鸟平时喜欢吃含有毒性的野葛和毒蛇,毒性天长日久累积在身体中,“以其羽画酒中,饮之立死。”晋朝皇帝因此才会对它厌恶不已,生怕被人用来毒害自己,故此才会发现一只杀一只。

  不过,现代动物学研究表明,目前已知鸟类中,并不存在这种“鸩鸟”,也没有哪种鸟类的羽毛中,含有如此之强的毒性,酒杯里一划拉就能杀人于无形,因此鸩鸟在现代通常被定义为“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鸟类”。可是正史《晋书》中记载的两只鸩鸟,言之凿凿,又如何解释?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其他的罕见鸟类,被人误以为鸩鸟,白白冤死,成了皇权牺牲品。还有一种可能,古代确实存在这种罕见动物,但现今已灭绝。到底真相如何,只能等待更深一步的研究证实了。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