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历史的女人——第877期)
关于秦始皇究竟是嬴氏血统正宗传人,还是秦相吕不韦的私生子,2000多年以来,一直是史学家们争论不休的热门话题。争论的结果虽然无棺可盖,但大多数国人往往顺从人云亦云的惯性思维,几乎每个人都相信历代所谓的史学权威,认为吕不韦就是秦始皇的生身之父,进而演绎出无数民间版本,也成了现代影视剧拍摄的依据而无节制地肆意渲染。
秦始皇所处的年代离我们太过遥远,若要放在现代,查明血缘是太简单不过的事了。但是我们在还没有挖掘和开发所有当事人陵墓之前,是无法配对DNA的。DNA无法检测,难道我们就这个话题,就应该永远争论下去吗?就没有其他方法来证明秦始皇的基因归属吗?当然有!
通过对权威史料的理性分析,结合现代医学经典,是完全可以得出科学结论的:秦始皇是吕不韦之子纯属谣传!不信?且看现代医学经典推论。
看到此处,各位看官可能会大骂本文作者胡说八道,但是还请各位稍安勿躁,看在笔者辛苦查阅史料和各种资料,抱着学术的心态认真梳理和分析的份上,请看本期详解之后,再骂不迟。当然笔者更希望读者能够提出更有意义的观点进行探讨,而非单纯的指责和谩骂,在此先谢过。
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史料所载几个当事人的敏感细节。
1:赵姬
秦始皇的母亲“赵姬”之名最早出现于明代冯梦龙的演义小说《东周列国志》,请大家注意,此书是“演义小说而非正史”,在此之前赵姬并无真名实姓可考。关于“姬”字,有如下释义:a、对美女的统称;b、汉代宫中的女官;c、旧时称妾;d、以歌舞为业的女子;e、姓氏。因其母国为赵国人,所以冠其姓名“赵姬”。那么这个赵姬之“姬”是a还是d呢?此处史料前后矛盾,下文详论。
2:秦庄襄王
《史记·秦始皇本纪》有曰:“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由此可见,在中国史学界顶礼膜拜的司马迁笔下,庄襄王秦异人当是始皇生父。史家无戏言,决不能前言不搭后语,而司马迁又是如何给吕不韦做简介的呢?请看:
3:吕不韦
《史记·吕不韦列传》曰:“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 此语何解?不就是明摆着说吕不韦和赵姬有了孩子嘛,这孩子,即吕不韦的儿子是谁?那不就是指嬴政嘛?!可那“秦庄襄王子也”又作何解释?史学家本该一语定音、不得含糊,如此飘忽不定,前后矛盾,难道我们就不该加以反思吗?
(一)《史记》所载始皇身世不可信
鲁迅先生对《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评价,已经把这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摆在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但是,鲁迅完全以文学艺术的角度看待《史记》,却忽视了其真实性,这是致命的。当然,我们无需去责怪一个医生出身的文学家,毕竟鲁迅不是研习考古的。但是,随着当代考古不断发掘,很多历史事实浮出水面,从而印证司马迁所撰写的《史记》存在很多谬误之处,假如您打开百度,搜索“史记错误”,会有大把的纠错资料等着你看,在此,编者不复赘言。
司马迁所犯的其他历史性错误与本文无关,现在书归正传,回到咱们的话题。先就司马迁所撰《史记》对秦始皇血缘相关的几个片段加以分析。
(1)赵姬出身前后矛盾
前面已经讲过,司马迁已经把秦始皇定义成“嬴、吕两家”的儿子,而在《史记·吕不韦列传》中,又把赵姬的出身交代的自相矛盾,先说“吕不韦娶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此处的“姬”字,当做“以歌舞为职业女子”解(前面已经提到),这样的赵姬完全是一个出身底层社会的卑贱女子,否则怎会堕入风尘沦为歌姬呢?而后面又说“赵欲杀子楚妻子,子楚夫人赵豪家女也,得匿,以故母子竟得活。”,此处的“赵豪家女”与“姬”的第一种解释相吻合(美女的统称),这里的赵姬竟然摇身一变,成了赵国大户豪门家的女儿。究竟是此“姬”还是彼“姬”呢?先把人家的儿子一分两姓,又把孩儿她娘一劈两半、出身两地,司马迁治学也太不严谨了吧?若早把结论弄扎结实喽,何苦劳烦后世为了这个劳什子DNA话题,打了2000多年嘴皮子仗呢?
(2)史料来源缺乏佐证
司马迁编撰《史记》的很多素材来源可信度不够,经不起推敲,很大成分来自于民间口头相传,尤以《史记·五帝本纪》章节为甚,其中大量讲述的神话故事,竟都成了“不可撼动的史料”刻在中华民族泱泱五千年的历史铭碑上,这严重损害了历史的严肃性。
同样推理,《史记》所言始皇血统与吕不韦有关,也应来自毫无根据的市井坊间传说,因为战国时代依然延续“百家争鸣”风气,列国之间不仅限于诸子百家的合纵之论、连横之辩,更普及于茶坊酒肆间的民间交流,言论非常自由。百姓们茶余饭后所涉话题天南海北无所不及,但其真实性真假难辩,图个乐子也就罢了。各国密探更是通过盘桓于别国茶楼酒肆间,从百姓的“公公嘴”、“老婆舌”中刺探列国方方面面的情报,很多宫廷野史都是通过这种渠道被探子们挖掘出来,报回来之后,再由史官添油加醋,拿来大造舆论、诋毁敌国的。
由此可以推断,司马迁也肯定不是自己编造的赵姬先孕后嫁这一情节,他要么通过某些口耳相传的民间传说,之所谓三人成虎,假话说三遍,就连编瞎话的人都以为是真的了。要么就是参考了某一种文献转述,最终得出吕不韦是秦始皇生父的结论。但是战国历史最具权威的《战国策》都对此只字未提,此段历史完全来自市井传说的可能性极大
(3)故意诋毁倾向严重
秦始皇横扫六合,列国对其恨之入骨,尤其是汉灭秦之后,为了让世人更加蔑视暴秦骨子里的龌龊不堪,司马迁完全有可能顺应大环境下的舆论导向,把秦王朝的血统贬的一文不值,给嬴氏家族戴足了绿帽子、泼足了脏水,这样不仅可解天下人之气、泄天下人之愤,更使汉朝推翻秦朝统治合情合理化。
(4)故意延长赵姬孕期,别有用心
《史记》记载:“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子楚遂立姬为夫人。”此处“大期”是指十二个月,这严重违背生理常识。但是司马迁为什么这样写呢?
古代早有怀孕超过正常生理期限之说,比如尧是怀孕十四个月降生的,班固在《汉书》里也记载了钩弋夫人怀汉昭帝刘弗陵十四个月之说。那么司马迁说赵姬怀嬴政十二个月,表面上看似寻常,其实他是别有用心的,怀孕时间或长或短全由他大笔一挥,但是,在司马迁的笔下,无论赵姬是正常足月分娩或者早产,都无法证明赵姬与吕不韦有染,所以,孕期必须延长,司马迁的目的无非是故意诱导人们将始皇的出生日期往后拖,再把怀孕时间往前推,推到他所杜撰的、赵姬嫁给秦异人之前的那段日子,这样才能和吕不韦挂上钩。
行文至此,各位看官可能会问,怀孕超过正常生理期限自古有之,怎么就说司马迁居心险恶呢?《汉书》不是也做过类似记载吗?各位稍安勿躁,现在笔者就用现代科学理论,向大家宣布:这些都是假的!
(二)用真科学驳斥假历史、秦始皇身世与吕不韦无关
1:根据现代生理学常识,妇女一般怀孕十个月,早产轻则发育不良,重者容易夭折。怀孕超过十个月没有分娩的,非常容易造成难产。一般只能拖后十天,否则就得实施剖腹产手术。拖延一个月的后果是什么呢?一是小孩长得太大、无法正常分娩不说,二是孕妇的营养也供不起了,婴儿就会胎死腹中。因此,即使现代孕妇怀孕也不可能超过十一个月,更不用说2000多年前的秦代了。
所以,不管班固也好,司马迁也好,所载超过十个月怀胎的史实绝不存在!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史学家做如此记载呢?请往下看,谜底马上揭开。
2:不管司马迁是肆意捏造也好,还是古代确有此类也罢,古人们都被一种妇科正常生理现象迷惑了,那就是“假孕”现象。
现代妇科临床早有“假孕”一说,多发生在盼子心切的妇女身上,由于情绪的过分波动,使下丘脑及脑垂体功能紊乱,严重者便导致闭经。
闭经后的一系列反应接着就来了,首先是在性激素影响下,小腹脂肪开始堆积,然后产生厌食、择食和呕吐等“害口”反映。由于体内雌激素和雄激素比例失调,脸上还会长出蝴蝶斑,再加上意念的作用,腹中还会有“胎动”的感觉。其实这些假象都是心理作用,这些假的“妊娠反应”可能延续几个月时间,而一旦情绪得到调节,激素平衡,月经再次来潮,也往往给人造成“流产”的假象。
由此可以断言,不管赵姬是正常足月分娩,或者是早产,都已经无所谓了,退一万步说,即便是孕期超长,赵姬那十二个月的孕期也是“假孕”月份数与正常孕期月份数相加的数字,也和人家吕不韦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司马迁煞费苦心地暗示赵姬未嫁先孕的一笔彻底写败了。
【结语】:
有关秦始皇血统的千年争论,我看就不必等到发掘陵墓、开棺检查DNA来确认了。考古新发现无处不在,现代医学无形中帮了考古学的忙。“假孕”现象洗白了赵姬,无论她在嫁给秦异人之前是否与吕不韦不干不净,起码证明赵姬嫁过来之后是清白的,也让司马迁强扣给嬴氏家族两千多年的那顶沉甸甸的绿帽子换了颜色,秦始皇是吕不韦与赵姬所生纯属谣传。
(文/说历史的女人·张问)
参考资料:
1、《战国策》
2、《史记》
3、《汉书》
4、《东周列国志》等。
标签: 吕不韦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