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历史

滴答历史 194 0

我想,我们都应该冷静一些。请你不要在中韩之间加上日本猪。中韩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在历史的长河中本来就互有交错,分得清吗?

比如曾经定都于重庆的大夏王国的明氏(玉珍)后人就到了韩国,成了大韩民族的一部分。你分得清他们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还是大韩民族的历史?

当然民族不同,立场不同,认识也可以不同,让我们把这些作为学术争论,不要影响两国的友好情谊好吗?

  也许你确实是韩国人,那也没有必要这么激动嘛。

我给你举个例子:历史学家公认日本人的祖先是从韩国渡海移民到日本的,如果有日本人因此考证韩国史是日本史的一部分,你是否同意?

还有,百越是2000多年前生活在中国南方和越南北部的一个民族,其中生活在越南北部的百越人成为越南人的祖先,而生活在中国境内的百越人一部分与汉族融合,一部分发展成中国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

  如果有越南人根据百越与越南人的关系论证中国的南方应该属于越南,你认为中国人民是否应该赞同这种观点? 或反过来,如果中国根据百越与中国各民族的关系论证越南应该属于中国,你是否认为有道理?

还有一个例子,2000多年来一直有许多中国人移民韩国,并且融入了韩族中,如果有人根据中韩两国在血缘上的这种联系论证韩国人就是中国人,你一定不会接受这种观点吧?

所以我们在研究高句丽的历史时还是应该着眼于现有的国界,在中国境内的属于中国,在韩国境内的属于韩国,你同意吗?

  高句丽族很早就开始在我国的东北地区朝鲜半岛的北部和中部地区活动,我国先秦古籍《逸周书·五会篇》载:“北方台正东高夷。” 后世人孔颖达疏云:“高夷,东北夷高句丽。”这是早期中国对高句丽族的认识。

  孔子曾说过:“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欤?子路闻之喜”。

  又说:“予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九夷是古代对东方沿海一带夷人的总称,因居东方,又称东夷。又因种类众多,故称九夷。据考证有玄菟、乐浪、高丽、满饰、扶馀、索家、东屠、倭人、无鄙。九夷中其三即高句丽。

  高句丽族的源头在哪里呢?《三国志》载:“又有小水貊。

  句丽作国,依大水而居,西安平县北有小水,南流入海,句丽别种依小水作国,因名之为小水貊,出好弓,所谓貊弓是也。”由此可见,高句丽应当是从貊族中分离出来的一个支系。因此中原史家仍把高句丽人称作貊人。

  众所周知,貊族是古代居住在我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北部、中部一带的土著民族,这一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分成几个支,高句丽就是其中之一。

  高句丽族在经历了较长的发展阶段后,分裂成五部。《三国志》记载:高句丽“本有五族,有涓奴部、绝奴部、顺奴部、灌奴部、桂娄部。”

  而这五部的高句丽人散居在我国东北和朝鲜西北,形成了一些小的奴隶制国家。如沸流国、黄龙国、荇人国、盖马国等。

  中国三大古籍之一的《山海经》中有云:“巨燕在东北陬,盖国在巨燕南,倭北,倭属燕”。这里所说的盖国,应当就是指朝鲜半岛盖马高原上的盖马国。战国时代,燕昭王胡服骑射,大破东胡,开疆拓土,其势力远达朝鲜半岛北部。由于燕国的影响,高句丽族的居民也学会了使用铁器。

  位于鸭绿江中游南岸的慈江道渭原古坟中就曾出土了公元前三世纪燕国货币“明刀”和铁制的锄、镰、半月刀、匕首和矛等遗物。

  到公元前二世纪末,汉朝在征服古朝鲜后,把高句丽五部的部分地区划为高句丽县,归属于玄菟。《后汉书》记载:“武帝灭朝鲜,以高句丽为县,使属玄菟,赐鼓吹伎人。

  ”《北史》亦载:“汉武帝元封四年,灭朝鲜,置玄菟。以高句丽为县以属之。”

“争夺”高句丽历史缘起

  高句丽建国于公元前37年前后,都城位于中国辽宁省桓仁县五女山城。高句丽本身是游牧民族,能征善战,与历代中原政权及朝鲜半岛南部政权战争不断。

  强盛时期疆域东至辽东,南至平壤,跨越现今中朝两国。公元427年迁都至平壤大成山。

  公元668年,唐朝军队与朝鲜半岛的新罗军队南北夹攻,灭亡了高句丽,整个民族或迁入中国西北及江浙,或融入当地。此役即中国历史上的“薛仁贵东征”,唐朝在平壤设立安东都护府,疆域及至平壤。

  在高句丽一共700年的历史中,近400年其都城建于现今中国境内。现在很多中国学者认为高句丽是中国古代边疆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或者至少在公元427年高句丽迁都平壤之前属于中国边疆历史的一部分。

  但是,中国历代史书皆把高句丽误作“高丽”,并与高句丽灭亡200年后在朝鲜半岛兴起的“王氏高丽”相混淆。

  尽管从《明史》开始已经对这种混淆进行了纠正,但是今日韩国部分学者以中国古代史书记载为证,论证高丽是对高句丽的继承,并据此得出结论:高句丽属于韩国历史一部分。而中国学者则普遍认为无论是从家族、姓氏还是血缘来看,高句丽都与后来的“高丽”毫无瓜葛。

  另一个令今天的中国学者被动的是,新中国建国后,由于中朝两国的特殊关系,高句丽被说成是朝鲜的历史,在郭沫若、范文澜等主流历史学者的书籍中,高句丽也一直被划入世界史的一部分。

  “那时候完全是政治因素起作用。”厉声说,在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朝两国在中国东北举行了两次联合考古,所有发掘的高句丽文物全都送给了朝鲜。

  涉及历史问题时,朝韩两国向来态度统一。因此,此次争论虽然严格意义上应是中朝之间的历史,但韩国方面未作壁上观,且甘当主角。

  不过,历史上最先就高句丽问题向中国发难的并不是韩国,而是1920年前后的日本。当时日本统治朝鲜,图谋中国东北,提出高句丽问题的用心显而易见。

  而此番高句丽问题“重现江湖”,在中央党校教授张琏瑰看来完全是不断的误解和猜测所致。“70年代韩国经济发展以后,民族情绪上升,一些少壮派的学者开始寻找韩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时代,于是就找到了高句丽。”张说,从那个时候,韩国学术界就有一些观点认为高句丽历史是朝鲜的历史。

  “问题开始复杂于1999年前后,中国一些并不了解韩国学术界的学者突然发现了韩国学术界的这种观点,他们很吃惊,于是也开始进行研究,这样一来韩国又很紧张,并联系到中国的崛起,以为中国要重写东北亚历史。”张琏瑰说。

  从去年10月开始,韩国学术界就此陆续成立了一些组织,如“中国篡改中朝边界历史对策委员会”等。

标签: 高句丽 中国 韩国 朝鲜半岛 历史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