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知道公元前841年是中国历史就完全进入了可以考证并确切的纪年的开始。
而在这一年之前,从燧人氏开始, 古史也写了好几千年, 明确写出年份的也有一千多年的, 但都是大致的年份,并不是可以考证有确切记录的年份的。
感谢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以他的付出, 从这年始,我们才敢有信心将哪一年的事归为哪一年的。
在这一年之前,司马迁在《史记.三代世表》 是这么说的:“余读谍记,黄帝以来皆有年数。稽其历谱谍终始五德之传,古文咸不同,乖异“。对他来说, 从黄帝以下三代年数记载,不同文献所记也不同的,因而其也不能据其推算出正确的纪年的。
为什么这么说了?话题就要从纷乱的纪年体系说起。 我们大家都知道的现在的纪年体系,一般有两种: 一是公历, 也就是基于儒略历加以改革而制成的一种历法——《格里历》,公历纪年以耶稣诞生之年作为纪年的开始,现代学者为了淡化其宗教色彩以及避免非基督徒的反感而多半改称用“公元”(Common era,缩写为C.E.)与“公元前”(Before the Common Era,缩写为 B.C.E.)的说法。同时, 我们还用农历来纪年。 农历:又称华历, 夏历,是中国的传统历法的,它是取月相的变化周期即朔望月为月的长度,加入干支历“二十四节气”成分,参考太阳回归年为年的长度,通过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的一种历法。
对于悠久的华夏文明来说, 其纪年体系是不断变化的。我们现在所用的农历,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干支纪年法,是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
此法,据成书于北宋的《通鉴外纪》载:‘包牺氏没,女娲氏作,元年辛未。’‘神农纳奔水氏女曰听天,生帝临魁。帝临魁元年辛巳……帝承元年辛巳……帝明元年丁亥……帝直元年丙子……帝厘一曰克元年辛酉……帝哀元年己酉……帝榆罔元年壬辰……。’这好像可以证明,最晚在远古神农氏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干支,并用干支来纪年,但实际情况是,从考古资料来看, 干支用于纪年实际上是萌芽于西汉,始行于王莽时期, 直至东汉汉章帝时候才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并固定下来。
这似乎同我们的认知不同。 我在查阅古文籍时,对于先秦特别是殷商和西周的记录, 每每仍会看到对时间用干支来标识的。
然据约在战国末年,依据各国史官长期积累下来的材料编成的史书《世本》说:“容成作历,大桡作甲子”,“二人皆黄帝之臣,盖自黄帝以来,始用甲子纪日,每六十日而甲子一周”。 且不说干支是否为“大桡“所创, 但我们可知早期的干支是用与纪日,而不是纪年的。
这一点,可以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上也证明。甲骨文上是用干支记录的事件发生的月日,然令考古学家们最头痛的问题就是怎么样去解析甲骨文中的纪年的。
即便如此,有人会说:干支纪日如同干支纪年, 60天一轮相当有规律的, 且这种纪日方式一直延续至今。按照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 我们已经可以很精确的推算到几千年前并确定纪年。确实如此,然而,正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 天文技术的发展, 我们已经可以追朔推出4,5千年前每一天的日月星辰的天文景象的。但在同殷商和两周时期的文献或文物中的所记载的历日,天象的对比中,我们发现误差较大的。
饱受诟病的《夏商周断代工程》,虽然参考了古代文献纪年记录, 用天文学景象去验证文物和文献上所记录的天象,也承认对一些青铜器上所铭的历日推算就出现不合天的情况…..
另外,在那个时期, 就像我们现在有公历和农历一样,辅以王公或者皇帝即位的年次来纪年的,这样如果对君王即位记录的不正确, 因而在纪年时就会产生偏差。
现在史学界公认的对先秦三代史记录较为准确的《古本竹书纪年》中,是这样记载黄帝轩辕氏的:
元年,帝即位,居有熊。
一百年,地裂。
帝涉。(帝王之崩曰涉)
也就是说黄帝光即位就有100年的,也已经近乎于神话了。 当然, 回过头来想如果“黄帝轩辕氏“ 不是一个人的称号,而且连续几个人的称号,这也是很合理的。
言归正传, 我也不知道司马迁读的“谍记“是如何记录自黄帝以来的纪年的, 但从《竹本》所记录的, 可以理解去考证那段时期哪一年发生哪些事是多么的不容易的。
让我们回到公元前841年, 为什么说这一年可以确定说是有确切纪年的第一年?
或许换种说法是为什么说这一年是按照司马迁考证可以追朔确定并确切知道什么事情发生在哪一年的最早的年份。
这一年, 史书上记载了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 就是“国人暴动,周厉王“奔彘”,“共伯和摄行天子事“…….按照《史记》记载: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
从这一年开始,司马迁论证且用年表的形式,记录了从春秋以来的12 个诸侯和战国六个列国的谱系,并记录为《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和《史记.六国年表》。
如下是《史记》记载的自共和元年诸侯谱系所对应于公历和干支年的节选:
直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的。
司马迁的的伟大, 不仅仅在于留下了一本被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而且用其严谨的治史态度,为后人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的。
如同我前文所说, 最迟到殷商及两周期间,在文献及历史事件的记录中, 仍以王公即位的年数来纪年, 干支用于纪日。宗周和每个诸侯国在记录历史事件的时候都按照各自国君即位的年数来记录的。对此,司马迁需要一一比对并确定。
另外,在东周战国时期,人们在长期的对木星的观测中,发现其约十二年运行一周天,其轨道与黄道相近,因将周天分为十二分,并由西向东分别命名为星纪、元枵、娵訾、降屡、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每一年行经一次,并用木星所在的星次来纪年的。如“岁在大梁….”
这种纪年叫做岁星纪年,辅以王侯即位年数……这在在《左传》《国语》中有大量的记录。
然而木星运行轨道是由西向东,这和人们常看的12辰方向相反(太阳运行轨道-黄道一周天12等分 为12辰,其方向是由东向西,与木星相反),为解决这个矛盾,古人们便设想出一个假岁星叫太岁,让它和真岁星背道而驰,和12辰方向一致,并用12地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 申、酉、戌、亥表示且用它来纪年,(例如:太岁在辰年) 这就是太岁纪年法。
后来发现,岁星并不是一年整走一个星次,运行一周11.86年,86年便会多走一个星次,这种现象称为“岁星超辰”。不管是岁星纪年还是太岁纪年,都同天象存在误差, 则 每过86年都必须超辰一次。(也就是说按照历法的计算如果是寿星,则实际天象是大火)
司马迁需要辨其谬误并订正。 他白首穷经,整理出来的此二表,将自共和元年,每个君主在位的时间长短,他们在位时每一年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都有了明确的年数记载并一一列举且都能完整地接续起来。
后世的历史学家承继司马迁的精神,严谨的将史实于纪年结合起来, 将中华历史呈现给世人面前。
自《史记.五帝本纪》将黄帝等算做华夏文化的始祖,泱泱5000年的有文字记录的华夏文明历史, 可考证的 也不过区区3,4千年的(夏商周断代工程确定夏代始年约公元前2070年…..,但国内外学者对其诟病多多),仍需要历史学者们继续秉承先人的精神,辨谬误, 去伪存真。
标签: 燧人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