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说起诸葛亮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有一次诸葛亮和徐元直、石广元、孟公威三位好友聊天,诸葛亮说你们三人有担当刺史的才能。大家反问:那你的才能可以担当什么呢?诸葛亮笑而不答。
少年时期的诸葛亮生活在琅琊郡,由于早年丧父,是他的叔父诸葛玄一直照顾着他。
本来平稳的青葱岁月,随着曹老板讨伐徐州,诸葛亮的人生遇到了巨大的转折。
由于家乡遭到破坏,十几岁的诸葛亮不得不跟着叔父来到荆州避祸。
当时无论是北方,还是江东,都是战火连天。而荆州在刘表的统治下,暂时远离战火。加上地处南方,水土肥沃,出产丰富,所以这里的生活相对富庶。
而且荆州的文化和学习氛围比较浓厚,可以说是东汉末年乱世之中,为数不多的乐土之一。
诸葛亮一家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襄阳,叔父诸葛玄和刘表早年有过交情,所以刘表热情接待了他们,并安排住所,让他们一家人安顿下来。
年少的诸葛亮就在荆州继续了他的学业。经过长辈的介绍,他陆续认识了庞德公、黄承彦、 蒯亮、蒯越等荆州名士。不仅开拓了眼界和格局,而且积累了不少有价值的人脉。
后来诸葛亮的两个姐姐先后出嫁,一个嫁给了荆州蒯氏的蒯祺,另一个嫁给了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这样诸葛亮和荆州本地的大族就有了姻亲关系。
几年之后,叔父诸葛玄病逝。诸葛亮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离开襄阳,去隆中隐居。
之所以选择隆中这个地方,一是因为这里群山环抱,环境幽静,是一个读书隐居的好地方。
另一个原因是,隆中距离襄阳也仅仅10多公里的距离,往来并不困难。
这就保证了诸葛亮和襄阳人脉的频繁联系,也方便他获取天下各地最新的信息。
隐居下来的诸葛亮,每天最重要的就是三件事。
第一,白天下地干活,耕作粮食,养活自己。
第二,晚上要刻苦读书,继续增长自己的学识。
诸葛亮读书有一个特点,他看书不喜欢咬文嚼字,去考究一些细节。而是观其大略,领会书中的重点意思。
而且他读的书,不仅仅是儒家的经书,还有很多与军事相关的书籍,包括天文地理和一些兵法。
这里不得不说,诸葛亮能够获得如此多阅读和学习的机会,与他之前和荆州大族有姻亲关系是分不开的。
因为当时学习知识的代价非常昂贵,寻常人就算再刻苦努力,也是读不到多少书籍的。
诸葛亮拥有这方面的优势,这就帮助他充分吸取各方面的知识,充分理解和沉淀,最终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
第三,就是经常要外出拜会名士。
一个人再有惊天伟地之才,也不能闭门造车,而是要学会与时俱进。在当时的乱世背景下,拥有更多的朋友,就意味着更多的人脉资源和信息渠道。这对于胸中有大志的诸葛亮来说是极其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