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后代中,躲过靖康之耻的除了赵构还有哪些人?

滴答历史 33 0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靖康之耻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金军三路大军南下,东路军虽然一度攻下青州(今山东益都)、潍州(今山东潍坊)等地,但在千乘县(今山东广饶)遭到了重挫,而山东各路义军遍起,不得不早早撤军。西路军深入到关中重地,先是新店一战,大将孛堇黑锋被刘惟辅铁槊洞胸身亡,接着青溪岭一战,北上泾州的计划落空,全军声威扫地,只能盘踞在河中待援。中路军又被宗泽牵制在洛阳,难有作为。

  这样,僵持到了建炎二年三月,完颜娄室和完颜宗翰先后撤出了战场,草草收军北返。

  金军南侵复仇行动全面宣告结束。

  可笑的是赵构胆小如鼠,一听金人入侵,就赶紧打定向东南方向逃命的主意。

  李纲极力反对这种逃跑主义行为,多次上书,要求赵构还驾汴京,向金人展示中兴宋朝的强硬态度。

  为了阻止赵构逃跑,李纲放出话来,如果朝廷再坚持逃跑,自己就不干了。

  不干就不干。

  逃命心切的赵构将李纲罢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洞霄宫。

  李纲为相的日子,前前后后加起来,仅七十七日。

  由他主持建立起来的一切规模,粗有头绪,这一离职,小朝廷恍如散架。

  太学生陈东、欧阳澈听说李纲被黜,为忠义所激,又一次上书呼吁赵构任贤斥奸。

  可惜今时不同往日,赵构远比他的哥哥心狠手辣,一声令下,将二人抓来,押往菜市场就地处斩。

  陈东临刑前写了一封家书,墨行整整,从容不迫,交待家事,井井有条。

  即便刽子手大刀挥起之际,仍若无其事,引颈受戮,毫无惨戚战栗之意,《四朝闻见录》称其:“盖东汉人物也。”

  赵构干脆利落地清除了路障,顺利驾临扬州。

  在扬州,他遇到了一个不速之客——马扩。

  马扩,字子充,熙州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政和八年(公元1118年)中武举第,弓马娴熟,义策通晓,官至和州(今安徽省和县)防御使。曾跟随父亲马政、同僚马植等人由莱州(今山东蓬莱)渡海与金国密结“海上之盟”。

  在金国,他言谈不俗,举止得体,更兼一身神射之技,赢得了自阿骨打以下包括完颜宗翰在内诸多英雄人物的一致赞许。

  完颜宗翰私下问他:“只听说南朝长于教谕兵书,莫不成也注重于弓马刀枪?”

  马扩傲然答道:“武举进士的录取重在义策,而弓矢刀枪也缺一不可。”

  次日马扩现场为阿骨打表演射技,阿骨打赞不绝口,道:“射得煞好!南朝武士是不是全都跟你一样?”

  马扩不卑不亢地答:“我所引的弓箭软弱不堪,我国京城的大内班直、天下禁军、沿边效用弓手等均是武艺精壮之辈,我不过其中最不济的一个。”

  宋军在收复燕京中的表现令人难以启齿,马扩和马植一起,跟金人展开了艰难的谈判,折冲樽俎,迫使强豪的金国同意了让出燕京。

  此外,马扩还出使过辽国。

  童贯奉旨北伐,赵佶曾定下了“御笔三策”。

  一、 加强宣传力度,鼓动燕京汉人主动把辽朝收拾了,胜利实现祖国统一;

  二、 劝降燕京的耶律淳政府,顺利收复燕京;

  三、 通过武力迫使燕京人归附,保证全师而还。

  而辽国立国已近一百七十多年,燕地人世代为辽民,缺乏马植那样的崇高爱国情怀,童贯被迫实行第二条计策,派人劝降耶律淳,先后派了两次使者入城,全被辽人斩首,第三次才轮到马扩入城,马扩毅然道:“我辞别家人出使敌国,全是为国家安危存亡着想。”

  在燕京,马扩以他胆识、口才、及特有的人格魅力征服了耶律淳,同意派出使者谈判。

  因为有过和宋、辽、金三国最高领导的接触经历,马扩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因为这段经历,有人专门以他为第一主角写下了一部长篇小说,名叫《金殴缺》。

  也因为这段经历,靖康元年,他被同僚诬陷为金人奸细,投下了大狱。

  金人入侵,汴京陷落,马扩才得以在一片混乱中逃了出来。

  从某种意义上说,靖康之难虽是国家和民族的不幸,却成了马扩的大幸。这对北宋政府来说,实是一个绝妙的反讽。

  马扩虽然遭受到了祖国的嫌弃,但依然深爱着他的国家。

  他从狱中出来,并不就此隐居于山野,置身事外,而是往西山和尚洞建立基地组织,率领民军抗金。

  然而他的力量太小了。

  完颜宗望发兵围剿,将山寨一举击破。

  马扩兵败被俘。

  完颜宗望一看,是老熟人,老朋友,也不为难他,敬重他是条好汉,赦他不杀,还特赐他田地耕种。

  马扩弃农从商,他开了一间小酒店。

  马扩开酒店是另有打算的。

  来酒店消费的客人是南来北往的三教九流之人,可以从中暗结天下忠义之士。

  在做酒店老板期间,马扩取得了与太行山抗金义军的联系。

  在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寒食节,马扩借祭拜亲人为由,摆脱金人的监视,一行十三人潜入了河北西路庆源府(今河北赵县)赞皇县五马山的义军山寨,“诸寨闻之喜跃”,一齐推举他为首领。

  现在,马扩来见赵构,主要是因为一封信。

  信是由赵佶的第十八子、赵构的弟弟,信王赵榛写给赵构的。

  马扩对赵构介绍说,他在五马山招兵买马闹革命,听人说信王在庆源逃脱,隐匿在金人的宫寨中,于是便发兵劫寨,将信王夺了回来,奉为领袖,总制诸寨。因为有了信王的加盟,两河忠义闻风响应,愿意接受制约的军队达以几十万人。

  马扩表示,为了收复故土,自己专门到东京拜会了宗泽,也正是得到宗泽的大力支持,这才辗转来了扬州。

  马扩还说,信王之前已经派出两拨使者来和朝廷联系了,只不过烽烟四起,道路梗塞,以致辞半途而废。自己这次是组团来的,随从的亲兵有五百多人,沿路经过许多大盗割据的地方,所幸只要谕明了信王请兵的意思,他们便不再为难,约他们同效忠义,他们也踊跃应从。

  说到这,马扩呈上了两首信王亲笔所写诗,其一云:

  全赵收燕至太平,朔方寸土比千金。

  羯胡一扫鸾舆返,若个将军肯用心。

  另一云:

  遣公直往面天颜,一奏临朝莫避难。

  多少焦苗待霖雨,望公只在月旬间。

  赵构读了,心中一动,若有所思。

  马扩又奏说,自己在经营酒店期间,遇上太上皇帝被押经过,太上皇派内使张恭叮嘱我,交待日后见了当今皇上务必鼓励用兵,金人不讲信义,只有胜利,他们方有机会回家。

  一席话,说得赵构眼圈发烧,含泪说:“我已了解到了你的一片忠义赤诚,谢谢。”吩咐马扩先到宾馆休息。

  马扩拜谢退下,还没出门口,就见黄潜善、汪伯彦等宰执一齐扑到赵构跟前,不知奏论什么事。

  出到门口,听里面赵构厉声说道:“信王是太上皇帝子,朕的亲弟,怎么会不认得字迹,有什么好怀疑的?”(“信王是太上皇帝子,朕之亲弟,岂不认得书迹,何疑之有?”)

  一连串的说:“有什么好怀疑的?”情绪异常激动。

  第二日,赵构派人来传马扩。

  在行朝,赵构正式宣布:授信王为河外兵马都元帅。

  看来,不虚此行啊!马扩大为欣慰,眼眶里竟涌出了激动和欢喜的泪花,为信王,也为自己,更为天下的苍生。

  然而,正式返回河北的日子到了,赵构却只“选数项乌合之兵”交付给马扩。

  马扩心里凉了一凉,知道事情有了变化。

  但乌合之兵也是兵,只要训练得好,依然可以上阵杀敌。

  马扩星夜赶路,还没到黄河,赵构的诏旨络绎发来,“令一人一骑不得渡河,听诸路帅臣节制”。

  马扩彻底失望了。

  不久,五马山寨被金兵攻破,信王下落不明,数十万的忠义大军就此被打散。

  马扩也一蹶不振,黯然退出了历史的大舞台。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