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暴君,我们通常会称之为“桀纣之徒”,也就是夏桀和商纣是这类型帝王的代言人,但真的如此吗?
真实历史中的商纣王,没有那么昏庸!
司马迁在《史记》写道:“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如果要用八个字来形容商纣王,那就是“高大威猛、智力超群。”而且可以徒手跟猛兽单挑,除了武松和鹰村守(日本动漫《第一神拳》主要角色之一,拥有不败纪录的传奇拳击手。)以外,还没见过这种人物。纣王继位后,其实颇有贡献,励精图治,致力于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并且抵御外辱,扩张领土,将商朝的势力范围推广到淮河、长江一带。打破阶级任用平民当官,并且诛杀、流放一堆为非作歹的贵族。这些不管放在哪一个朝代,都是不输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明君圣主,那怎么会变成暴君的代表呢?还留下“好酒淫乐、酒池肉林、残害忠良、杀人为乐”等评论?
到底商纣王的人设是怎么样的?商纣王最为人所知的事,大概就是和妲己的荒淫、酒池肉林,还有杀害叔叔比干的故事。但我们说句实在话,美人傍身,干点鱼水欢之事实属人之常情。酒池肉林的记载出自司马迁《史记》:“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就是说,有个池子装满了酒,然后一堆柱子上挂满了肉,让你无限制享用。至于“使男女裸,相逐其间”,看起来的确是淫乱不堪,不过你要知道,当年没有严格的婚配制度,所谓婚姻是在周公制礼作乐以后才逐渐形成。去看《诗经》就会发现,古代人对“性”很是开放。《诗经》里面描述很多那个年代“撩妹”的招数,而且不只是撩妹,撩哥也不在话下。碍于尺度就不明说了,有兴趣的可以去查一下《诗经》〈郑风·溱洧〉这篇。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看不懂吗?没关系,看这两句就好,“女曰观乎?士曰既且。”在这首诗里,“观”字同“欢”,不管是通同字还是写错,它就是“欢”的意思。“且”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就是男性的生殖器。“祖”是“示”+“且”,“示”是神的意思,所以“祖”就是对男性生殖器的崇拜。
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这两句话怎么翻译的?用现在的说法就是,“约吗? 呃,已经约过了!”
所以不要用儒家那一套道德观去看纣王,他比孔子早了五百多年。严格说起来,纣王不就是提供酒食无限畅饮,再加上符合那个时代风格的彻夜狂欢而已!商朝出土的甲骨文并没有发现有关“妲己”的记载,周武王讨伐商纣王的“誓词”只有提到“商王受惟妇言是用”,也就是他听信“枕边风”,妇人干政。这摆明是性别歧视!商朝的女性地位不低,可以当官,也可以拥有封地,所以根本没有后宫干政这个观念。
那杀害忠臣比干又是怎么一回事?比干是商朝的宰相、纣王的叔叔,相传他是被纣王“剖心”而死。但是根据中国“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他比纣王晚死十年以上,这是用明朝的剑来斩清朝的官!而且屈原也说比干是投河自尽的,因此都显示比干的死跟纣王没有关系。
商纣王教我们的事
其实当初武王伐纣的时候只写了四大罪,后代却纷纷开始“黑”纣王,在历朝历代的脑补之下,变成了七十多条罪。其中黑他最严重的就是司马迁的《史记》和《封神演义》,司马迁根本就是黑纣悍将、黑纣产业链的急先锋!
孔子的爱徒子贡曾表示过:“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白话就是,纣王应该没有那么坏,但是一旦被贴上“恶”的标签,所有坏事就都会算在你头上。
俗话说“谣言止于智者”,但这个世界上智者不多而已。
纣王的故事不是教我们怎么避免被泼脏水,而是要学会不去泼脏水。对于不了解的人事物,不要自行脑补、不要妄下结论。人云亦云、散播谣言的人,跟制造谣言者没什么差别。
网络时代很多人都喜欢蹭热度,在第一时间发表高见,并举起正义之剑,砍向一个你根本不了解的陌生人。或许三天之后情况逆转了,但是当事人早已被“名誉处决”。而这些举剑者,我们姑且称之为“剑人”吧,又能做出什么补偿呢?顶多默不吭声或默默删文,假装没这回事。但他们不知道,“你不杀伯仁,伯仁却因你而死!”
对很多人来说,名誉处决的痛并不亚于真的被砍两刀,这个红尘俗世本来就有很多流言蜚语,我们只能让自己内心强大,不要玻璃心!毕竟人家在“背后”说你,不正是表示你在他的“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