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对姜维有提拔之恩 姜维为何对诸葛亮一点也不尊重

滴答历史 36 0

  对诸葛亮和姜维关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在经过数年的养精蓄锐之后,亲自带领大军北伐曹魏,掀起了六出祁山第一战。诸葛亮把攻击目标定在魏国的陇西祁山堡、天水郡一带。诸葛亮为了保证这次大举进攻出师必胜,可谓精心策划、煞费苦心,老将赵云、新秀马谡等蜀汉军中精英全部出动。

  然而遗憾的是,第一次北伐结果却让诸葛亮始料未及。由于马谡缺乏实战经验,未能抵抗住魏国老将张郃的猛攻,赵云的疑兵佯攻也被魏国主帅曹真识破,最后蜀军全线崩溃,诸葛亮踌躇满志的第一次伐魏之战以惨败告终。

  不过,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让诸葛亮唯一感到欣慰的是,他的此次出征在用人方面也有两大收获,第一是认识到了马谡是个不堪大用的嘴炮将军,第二则是收降了姜维。姜维来到蜀国,无论对于蜀汉还是姜维自身,都是一件值得铭记的大事。

  对于蜀汉而言,姜维的到来之时,正值蜀汉处于青黄不接的人才荒,老成凋谢,后继无人,优秀的军事人才尤其极度匮乏。姜维作为三国时期公认的最为杰出的武将之一,极大充实了蜀汉的武将储备,使得蜀汉避免了诸葛亮死后无人可用的窘境。

  对于姜维本人而言,他也因此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和腾飞期。他在魏国时,不过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天水郡中郎将,在人才济济的曹魏,姜维几乎没有出头之日。然而树挪死人挪活,姜维来到蜀汉却如鱼得水,身价倍增,历任蜀汉卫将军、大将军,独掌军事大权数十年,出将入相风光无限。

  在姜维的发迹之路上,离不开诸葛亮的赏识和提拔。可以说,诸葛亮就是姜维生命之中的贵人和伯乐。姜维归降蜀汉之初,不过是个无人知晓的下级军官,既没有知名度也没有战功,而且还是个魏国降将。因此在通常情况下,他这样低的起点决定了他在蜀汉的未来发展之旅并不乐观。

  关键时刻,诸葛亮出现了。他对姜维高度赏识,并放手重用,认为“姜伯约甚敏於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於人”,“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

  诸葛亮在蜀汉一言九鼎,地位尊崇,他对姜维的态度,成为姜维仕途从此登上“直升飞机”,官职迅速上升,逐渐成为蜀汉军中的骨干人物和朝廷重臣。由此可见,没有诸葛亮的一手提拔,姜维根本不可能取得如此之大的人生成就。

  然而,令人疑惑不解的是,姜维对他的恩人伯乐诸葛亮,貌似一点也不尊敬。诸葛亮死后,姜维写过一些文章,回忆他一生征战生涯,其中有一篇著名的《蒲元别传》,被誉为姜维散文代表作。

  在《蒲元别传》中,姜维记述了蜀汉著名兵器大师蒲元的事迹,其中有一句“君性多奇思,于斜谷,为诸葛亮铸刀三千口”。姜维这句话,可以说是对他的恩人诸葛亮极不尊重。

  众所周知,中国古称礼仪之邦,在人际交往中,对人的称呼非常讲究。直接称呼正名,在任何时候都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尤其是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更不可以直呼其名,否则就是大不敬。但姜维身为诸葛亮的老下级和晚辈,却毫不客气直呼其名,可谓很不尊重。

  姜维为什么会对诸葛亮如此无情?其实也不奇怪。诸葛亮虽然对姜维有知遇之恩,但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却与姜维因为兵权问题闹得水火不容。《三国志》记载,诸葛瞻与姜维矛盾最尖锐时,曾经上书刘禅,强烈要求罢免姜维兵权,差点终结了姜维的仕途生涯。这也是姜维与诸葛家族之间唯一的一次交恶记录,此事极有可能成为姜维对诸葛家族不满的导火索,才会出现直呼诸葛亮其名的后果。

  参考史料:《三国志》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