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之轩辕历史知多少

滴答历史 94 0

百家姓之轩辕历史知多少

轩辕黄帝像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

——司马迁《史记》开篇语

轩辕氏,史称黄帝,生于轩辕之丘,故曰轩辕氏。

——据《元和姓纂》

轩氏,源于轩辕氏,为黄帝轩辕氏之后。

——据《黄帝本记》,

百家姓之轩辕历史知多少

轩辕(轩)氏的血脉寻根

据《元和姓纂》载,轩辕氏,史称黄帝“生于轩辕之丘,故曰轩辕氏。”;轩姓,据《黄帝本记》,轩氏源于轩辕氏,为黄帝轩辕氏之后。

古代 (原始社会后期) 人祖伏羲氏之后,轩辕黄帝是部落和部落联盟的领袖。黄帝名曰有熊氏、亦称帝鸿氏,姓公孙,长在姬水,改为“姬”姓,后与部落沿黄河东迁山西、河南居轩辕丘,号“轩辕”,史称轩辕黄帝。

《国语》曰: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已、滕、箴、任、荀、僖、儇、姞、依是也。从以上可以推测,轩辕黄帝除分封了十二姓外,唯独没有提到公孙、轩辕二姓,从而可知,公孙、轩辕二姓是做为轩辕黄帝的固有姓氏沿袭了下来。也就是说,轩辕氏从古至今一脉相承。

轩辕氏的渊源

轩辕,姓也,黄帝号轩辕,后因以为氏。轩氏,轩辕之后。轩氏,即轩辕氏也,亦省作轩氏。

轩辕复姓为黄帝嫡裔,出自有熊氏,亦称为帝鸿氏。黄帝曾居于轩辕之丘,故而名(或号)为轩辕,黄帝的后代中有一子承袭其号,称轩辕氏。

轩姓,即轩辕姓,黄帝之谪传后裔。《史记·五帝本纪·第一》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史记·索隐》转引《帝王世纪》载:“黄帝生于寿丘,长于姬水,故以为姓。居轩辕之丘,故以为名,又以为号。”《正义·案》载:“黄帝,有熊国君,乃少典之次子,叫有熊氏,又曰缙云氏,又曰帝鸿氏,亦称帝轩氏”。黄帝的后代有人姓轩辕氏,后有去辕为轩姓者。(参见《通志》、《汉书·古今人表》、《风俗通》、《黄帝本行记》。)显然轩姓是黄帝后裔,是轩辕的省称,不是谁新“赐”的或新“立”的,其规范姓氏依然是轩辕。

轩辕姓氏出自黄帝,其后代中有以轩辕为姓者。故轩辕一脉就是黄帝的直系嫡传后裔。尽管上古失序,然而明朝永乐进士、刑部尚书轩輗所绪序至唐代的家谱之后,轩辕家族却是传承有绪,瓜瓞缕析的。

轩辕氏的迁徙和分布

历史记载轩辕姓氏望族居上党(今山西省长治)、郃阳(今陕西省合阳县),现主要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安徽、黑龙江、内蒙、新疆、陕西、湖北、辽宁、台湾等地……,共有几万户,人口6万多人。

中华民族姓氏文化源远流长,光辉灿烂。几千年来,姓氏文化生生不息,展现了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向心力和融合团结的文化根源,这就是寻求实现祖国统一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动力。

俗云:人本乎祖,木本乎根,水本乎源。故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本盛木荣,源清流洁。一个姓氏家族在衍徙播迁过程中,分者不知其支脉源流,合者不知其远祖其一人也。一个氏族的族情、族谊和凝聚力之所维系,惟靠史书记载和谱之所存。在中华大地上数千颗姓氏繁星中,闪烁着一颗历史最悠久的璀璨之星,那就是吾始祖黄帝嫡裔轩辕氏。

百家姓之轩辕历史知多少

轩辕氏清代族谱

考析:据历代家谱和文献记载,我氏族乃出自黄帝。因帝曾居于轩辕之丘(即今河南省新郑市境内轩辕丘),故帝号名曰轩辕,于是吾族祖即得姓于此。远在公元前3500年前后,陕西中部黄土高原一代发生了特大自然灾害,造成环境恶劣,人力无法抗拒,也不能排除部落间的骚扰或战争。黄帝率领先民们沿黄河东进,后来终于来到新郑境内具茨山,因该山路险山高,易守难攻,且因周围水草丰茂,植被动物繁多,非常适合猎牧生活。如今新郑有许多黄帝时期的遗址和遗迹,如轩辕丘、黄帝城、黄帝饮马泉、仓颉造字台、天心祠,嫘祖祠、少典祠等古迹。

据《史记》记载,帝在新郑建都十二年后,中原地区连年洪水泛滥,为了生存,帝就率领国家机关离开了这个不堪洪水肆虐的地方,渡黄河北上迁到了顺天府涿州郡一个叫着阪泉的地方。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在此击杀蚩尤、夸父,分流少昊,会盟合符于釜山。之后各路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为黄帝。可见黄帝是取得中央政权之后的称谓,也就是说轩辕氏族中的一位伟大领袖是在打败许多争霸中原的地方氏族领袖之后,才成为华夏联盟集团宗族领袖的。当年轩辕黄帝与各路诸侯合符釜山的会盟遗址就在今河北省涿鹿县保岱乡窑子头村,该村山顶上有一片平整的台地,人们叫它“单墀地”,这块石头呈立体方形,高约二尺,顶为正方形,边长五尺,上面雕 图形。后世专家解释其含义为:“普天之下,四域疆土,天地交午,皆归于中,中央黄帝土,黄中达理”。《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合符釜山后,黄帝轩辕氏是继伏羲、神农氏之后第三次统一了上古中华,改朝换代,以武功建立的以轩辕氏为王族的,天下诸侯共尊一主的分封制政权。从此开启了文治武功的时代,为华夏民族的崛起和统一,做出了卓越贡献。

据中华历代史书和很多姓氏史书记载,汉民族各个姓氏的族群、族源、宗族、发源、分支、衍徙等等,可一直上溯至上古炎黄二帝或“五帝”,从夏、商、周、秦、汉都是“人文始祖”的后裔。所以说,中国姓氏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光辉灿烂

百家姓之轩辕历史知多少

民国版轩辕氏家谱

考籍《轩辕氏宗谱》和明朝陈士元撰辑的《姓觹》一书,刊于大明嘉靖年间,编者说从《急就篇》、《左传》、《路史》、《姓源》、《姓氏大全》等古代姓氏书籍中汇籍而成是书的。该书记载说:轩辕,《世本》说,轩辕姓氏是古代黄帝轩辕氏的后代。《千家姓》说:古代轩辕氏族在高阳郡,因此该族沿袭了颛顼帝年号称作高阳郡。注文又说,后来古代轩辕氏族曾在武功、上党成为望族。唐朝时有轩辕弥明、轩辕集发科扶相。

今据史书记载,黄帝孙颛顼帝因德隆而有天下,建都于帝丘。据此可推测我得姓祖及族人是随帝驾而居;但是,可能得姓先祖未取得封邑食地,或史书亡佚,或漏载,故在唐朝以前的四千多年间既无名臣大儒出乎其间,又无史书传流下来。悠悠四千年的历史,漫漫艰难困苦的岁月,历史的记忆和遗迹已被时间湮没。只有等待历史文化的发掘和考古上的再发现,寄希望于此,考察出吾族的有序衍徙和传承脉络。

近二十年来考查,见于诸多文字记载和族谱碑文,现全国族人所共祭祀的是大唐贞观年间徙睢一脉。在唐朝中后期传七世时,一支迁往今太康县五里口乡轩窑村,一支迁到原太康今扶沟县所辖的大新乡许楼村。另支迁往陕西省某地轩家桥村。传至九世时由集公发科扶相。到唐宣宗(李忱公元847),因集公厌奢华又不理朝政,遂隐居广东省惠州府博罗县西北罗浮山修真养性。宣宗十一年二月曾遣使迎集公还朝,公未听旨,遣使归。恐后复迎,随潜返故里。

在元朝武宗至仁宗时(公元1308——1342年),河南睢县遭受洪灾,从现在的长岗镇轩老家村因避洪荒而迁到今柘城县邵园一带安家落户的秉彝祖,携二子迁于此。长子和公避难后又迁回轩老原籍。二子贵公之长子轩辕輗公中大明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甲辰科进士第三甲五十六名,到明英宗(朱祁镇)天顺元年二月官拜刑部尚书,后又进序为右督御史、左督御史之职,掌管南院事。因公清廉,以老乞归,上悯其清贫赐地两壇(一壇合540亩),故现后人一支守家住在柘城县南张集乡轩楼村,一支住在鹿邑县赵村乡轩庄,因建有祠堂,此支专守祭祀。

山东一脉宗亲,系明代燕王朱棣南京“靖难”时,因当时山东梁山官驿一带多草寇,宣旨在京带刀指挥斌公在官驿一带护驾,1402朱棣得天下,是为成祖,号永乐。回北京后闻奏斌公故去,上念斌之功,钦赐荒田四十顷。降旨在官驿西兴建指挥坟,令其子蕴公守墓,耕田祭祀不纳国课。立庄名呼为指挥墓轩家庄。于是山东族人身居文化底蕴深厚的孔孟之乡,明清两代人才辈出,代不泛人。

河北宗亲俚歌云:“先祖讳輗字惟行,鹿邑城内有祖庭……。(注:惟行乃輗公之字也),现在玉田县孟三庄的族人,即其尚书祖的后人,有的现已移迁至关外东三省等地。

安徽省寿州即今安徽省淮南市曹家庵一带族人是约在明孝宗朱祐樘弘治年间(即公元1500年)明朝中后期去此地经商,重新建立家庭,繁衍至今,亦是枝繁叶茂。

鉴于上述原因,五六千年的漫长岁月已经过去,因年深日久,岁复代革,自始祖“轩辕黄帝”之后,天下宗族,门阀不彰不显,或史籍落谱漏载,后世虽有谱志修撰,而官方不书不藏,终因天灾为患,兵匪肆虐,战乱纷争,朝代更迭,史谱亡佚或荡然无存。故散迁各地的族人宗亲,各宗其宗,各祖其祖,势如散沙,全国各地不啻数百村庄,通过查考,源流大多贞观徙睢一脉。

百家姓之轩辕历史知多少

睢县轩老家祠堂牌匾

我轩辕氏现存族谱,清同治四年(1865年)、清光绪乙酉年(公元1885年)、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等是根据明朝永乐年间(公元1402——1424年)流传下来的版本续修的。永乐年间重建族谱时,追溯到唐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先祖豹公率众徙迁卜居河南省睢州(今河南省睢县)长岗镇一脉事,遂定豹公为一世祖,后人以豹公封土大茔所在地呼为轩老家村。从唐朝前约失绪一百九十五至二百世,从豹公以下十五世失绪,直至永乐年间由秉彝公、和公、輗公始见完整世绪的修撰。民国七年续修族谱时,限于战乱及天灾,仅收录了河南睢县、太康等地分支谱系。1985年绪修时,又补进了西华、临颖以及山东、安徽等县市分支谱系,但遗漏仍多。

近年,适值太平盛世,姓氏文化也成为热门话题。轩辕氏族中涌现出了不少怀抱寻根热望的有识之士,如辽宁葫芦岛的轩辕强,睢县老家的轩辕威等,利用现代化的网络工具,百般努力,诚恳执著地经多方查访,联络到族谱中失载或从未立祖建谱的、集聚居于河北、辽宁、陕西、安徽、山东、湖北等省市若干村镇族人,并于2008年清明节邀请各地代表二百余人在轩老家豹公封土大茔前举行祭祀活动。国庆节长假后,又邀请各地代表四十余人齐聚河北省保定市维克君处,商讨如何秉承“民胞物与,和谐共进”的宗族理念,及开展好“讲求文化品味,提高社会效益”的文化活动。在初步理清宗族情况的前提下,可再编一册补遗本,其内容是前卷未曾收录的宗族文献,包括轩老家出土的两通古碑的碑文,原各地族谱的支系,理应与旧谱文一致。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可适当做些充实完善的设计调整。

最后,藉此欲把轩辕黄帝后裔族人通过细查,河南睢县长岗乡轩老家村,确系唐代徙睢一脉的发祥地。为便今世与后人报本溯源,彰显支系脉络,冀于究宗明支,弘扬至理,宣扬传承文化,可启后昆。

寻根问祖是人类的天性,数典念祖也不在祈福祖先,而在乎明白自己的身世。我们与祖先血脉相连,祖先曾经历的苦难和辉煌,通过血脉流传几千年。中华姓氏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源远流长,对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祭祖归宗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华夏民族凝聚力,都有重要意义与特殊价值。

在祖国国力全面提升、日益增强的今天,强化寻根意识,增强民族感情和凝聚力,为实现祖国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郡望

上党郡:

上党,古郡名。韩始置。汉治长子(今山西省长治西南),东汉移壶关(今壶关北)。隋唐上党郡即潞州,治上党,即今长治市。历代辖境虽有变更,但均在晋东南。

郃阳县:

今陕西省合阳县。郃阳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合阳土地上繁衍生息,部落时代有华氏部族聚居之地。夏、商、周时期为古“华国”,亦名“有华国”;春秋时期为晋国辖区,战国时归属魏国。魏文侯十七年(公元前429年)在黄河西岸郃水(亦称洽水,清初断流)北岸筑城,取名“郃阳城”。秦时置“郃阳邑”,1964年9月国务院更改生僻地名,称合阳县。

睢 州:

今河南省商丘市睢县。民国以前为襄邑、拱州、睢州,金始置。

堂号

【太霞堂】:

唐朝时有轩辕集居罗浮山为道士,年过百岁仍容颜不老,坐在暗室中,目光射数丈。著有《太霞》12篇。唐武宗召见他询问长生的法术。轩辕集说:“绝声色,薄滋味,哀乐一致,德施无偏,尧舜禹汤之所以寿也!”(尧舜禹汤之所以长寿,是因为他们做到了断绝靡靡之音和女色,对饮食不贪厚味,悲哀和欢乐都同样,不为此而伤感,施德于人,无偏无私。)

【共进堂】:

轩辕轲老先生提出“民胞物与,和谐共进”的宗族理念,故睢县轩老家堂号题名为“共进堂”。

【修德堂】:

河南鄢陵东庄头轩辕氏一脉的始祖,相传与鄢陵轩岗、临颍轩庄(在东庄头俗称张潘轩庄)二脉的始祖原为兄弟三人分迁三处,特别是东庄头与临颍轩庄于清末民初期间,两家族尚过往甚密。东庄头轩辕氏一脉,一向笃实纯厚,注重农耕,读书人不多。在这样情况下,清末竟然还出了一门父子两秀才,乡里传为佳话。其它两支脉也临家道贺。老秀才为了让家族人保持谦和,遂立堂号为《修德堂》。其后人曾有行医者,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药铺”里尚悬有《修德堂》匾额。

【儒贾堂】:

《说文解字》对“儒”的解释是:“儒,柔也,术士之称;“贾”:商人(古时‘贾’指坐商,‘商’指行商):商贾∣书贾。《论语˙子罕》:“韫匮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唐˙李益˙江南曲》:“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儒贾”是以儒家理念为指导的、从事商品经营活动的商人; “儒贾”是把“儒”和“贾”相结合的经商,即把“贾”的职业和“儒”的伦理品种结合起来的市场经济的经济活动主体。故取“儒贾堂”为安徽省淮南市族亲的堂号。

【翰林堂】

轩辕诰,大清乾隆四年进士2甲31名。汶上大史公讳诰,字谋野,号起庐。雍正癸卯拔贡,丁酉付榜。乾隆丙辰举人,己未科(1739)会元,殿试,钦点翰林院庶吉士,任广东长宁县知县。因乾隆皇帝钦点诰祖为翰林院庶吉士,故以“翰林堂”为山东省嘉祥县宗亲堂号。

【榆西堂】:

榆关以东,西辽河以西,故以居住地为堂号。该地轩氏谦和达理、秉性正直、笃实纯厚、淡泊敬诚。榆西地区是指位于辽宁省辽河以西的与内蒙古热河北接壤的辽宁西部地区。秦代出土文物皆作潦西郡,郡名。战国燕所置,秦朝以后沿用。在行政区划上包含了辽宁西部地区的五市。即锦州、朝阳、阜新、葫芦岛、兴城(县级,省直辖)和盘锦的一部分(辽河以西部分)。习惯上,作为与辽宁在历史上有着密切关系、并曾经在行政和经济上同属一个地区的内蒙古赤峰、河北承德、秦皇岛市山海关区,也可以从地理概念上属于辽西。

轩辕(轩)氏分布

长期以来,全国轩辕(轩)氏到底有多少人口,分布居集情况如何等等疑问,一直是我们十分关心的话题。有不足万人之说,有十万人之说,不一而足,难以定论。“华夏姓氏源流中心”提供的一组截止于2009年年底的“全国轩辕(轩)氏县级行政区人口明细”信息,为我们解开了这个谜底,为我们寻根联谊,进行姓氏文化研究提供了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实属弥足珍贵。

(一)全国轩辕(轩)氏分布情况信息来源: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

(二)截至时间为2009年12月31日。

(三)涵盖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的31个(港澳台暂无);涉及1382县级行政单位。主要分布于我国华中、华东、华北及东北地区。

轩辕(轩)人口

所占全国轩辕(轩)人口比例

1、河南省 人口:32319 比例:53.21%

2、山东省 人口:6141 比例:10.11%

3、河北省 人口:4425 比例:7.29%

4、安徽省 人口:4306 比例:7.09%

四省占全国:人口47191 比例:77.70%

(四)全国轩辕(轩)总人口60733人,其中“轩”单姓59509人、“轩辕”复姓1224人。

古代人物、文献记载

轩辕氏 即黄帝,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史记》)

轩 达 春秋时期郑国人。(《左传》、《潜夫论笺校正》)

轩 和 汉朝谏议大夫。(《汉书》、《通志》)

百家姓之轩辕历史知多少

轩辕豹公像

轩辕豹 唐贞观年间(627-649),河南睢县“贞观徙睢”一脉始迁祖第一世。(睢县清光绪《睢鹿世家轩辕氏谱》等明清老谱、睢县轩老家村清咸丰七年《百世不易碑》等碑碣)

百家姓之轩辕历史知多少

轩辕集公像

轩辕集 唐朝会昌时人,唐代著名道士。《国学原典》

百家姓之轩辕历史知多少

轩辕弥明公像

轩辕弥明 唐朝和中衡山道士、诗人,善诗,言其诗作掷地有声。(《全唐诗》)

轩辕损 宋朝祥符(今开封)登科。(《通志》)

轩彦绩 宋朝登科进士。(《通志》)

轩 成 金,兴定五年(1221年),金收复隰州以轩成同知隰州州事,兼提控军马。(《金史》列传第五十六)

百家姓之轩辕历史知多少

轩辕和公像

轩 和 明永乐癸卯经魁,瑞州府照磨举人,敕授江西瑞州府照磨行署,瑞州府知府事务加中宪大夫。(《睢县县志》)

百家姓之轩辕历史知多少

轩辕輗公像

轩 輗 河南鹿邑人,明朝永乐二十二年(1424)进士,第3甲56名。(《明史》)

轩惟明 明弘治广宗县知县,柘城人,都御使輗子。 《顺德府志.官师.明万历顺德府志刻本.清康熙增修》记 载:弘治间,轩惟明,柘城人,监生,都御使輗之子,居官公清,有父风。民家有无赖,雇工人自缢,告于县,廉得其情,惟明以法理之。民私以白金谢曰,微公吾家破矣,固辞不授。居官三载,卒,无棺敛之资。郡守特为赙(fu)賵(feng),士民送者皆泣涕。(《广宗县志》)

轩 冕 明代,字世瞻,与张祯同科,原武县知县。

《宜城县志》)

轩 能 曲周人,明嘉靖举人。清同治(《曲周县志》)

轩 缨 明嘉靖间岁贡。(《德州志》)

轩之载 明万历甲午科举人,之龙所举人,诗经举人。(《睢县县志》)

轩尚朱 明朝,字宗姚,甲午举人,候选教谕,万历庐江知县,鄢陵人,贞观徙睢第32世。(《庐江县志》)

轩辕馨远 清代,原名芳林,字馨远,世居(太康县)城东北轩庙村。年十四五,下笔为文。从学高师,经学淹通,尤精于易。所著《易经解》甚多,及门诸弟子多有存者。(《太康县志》有记载)

轩辕大成 鄢陵县东郊轩岗村人,字公集,孝友乐施,庐墓三年,每晨以衣掇土添墓,邑东滚冈水大行,旅病涉,大成捐金建桥,曾拾遗金还之,尤好义,庙宇为所修葺,前令张旌其门。

轩维新 明崇祯庚午科举人,字试甫,之载子,诗经。(《睢县县志》)

轩 冕 清朝,字服周,号文通,顺治辛卯(1651)举人,辛丑会副第二名,鹿邑人,敕封文林郎,江西赣州府兴国县知县,卒于官。据记,有军倚势夺民田,冕力争於止,卒判於民。邑人至今称之。清康熙《鹿邑县志》卷之五、《睢县县志》。民国十年(1921年)睢太《轩辕氏族谱》载录入有清《敕授文林郎江西赣州兴国县知县服周轩公暨元配应赠儒人余太君合葬墓志铭》铭文。贞观徙睢第35世。(《睢县县志》)

轩辕胤 山东东平州人,(清)顺治十六年进士,3甲231名。巨野江都公讳胤,避圣讳改名易,字四岳。顺治丁酉举人,已亥进士。特授江南扬州府江都县知县加奉政大夫,旨留任钦赐袍带万民焚祝。(《清进士榜》)

轩廷葵 字英次,号锦坡,清康熙已卯科举人,候补内阁中书舍人。(《睢县县志》)轩冕之子,民国十年轩辕家谱录有《轩英次传》。

轩辕诰 山东汶上人,(清)乾隆四年进士,2甲31名。汶上大史公讳诰,字谋野,号起庐。雍正癸卯拔贡,丁酉付榜。乾隆丙辰举人,已未会殿试,翰林院庶吉士。(《清进士榜》、《郎潜纪闻初笔》、《听雨丛谈》)

轩姬铨 (清)进士。轩辕诰之父,山东省嘉祥县人。

轩辕垍 清代,举人(诰之子)南川县令。轩辕诰之子。垍(ji)

轩辕华 (清)字西蓬,工花鸟。《历代画史汇传补编、友声画人录》

轩辕鹗 (清)字子荐(友声画人录作一鹗),工花鸟。《历代画史汇传补编、友声画人录》

轩公乘 字宗曾,明朝嘉靖辛卯科(1531年)副榜。

轩中规 明朝进士,山西平安府知府。

轩中矩 明朝辛丑举人,甲辰进士,山东知府。

轩 玺 (清)字皇翼,岁进士,侯选儒学训导。

轩辕允 (清)顺治十三年进士,两任江督。山东省嘉祥县人。

轩辕圻 (清)乾隆三十四年进士。圻公岁贡生,乾隆丙辰钦赐举人,丁未进士。殿试翰林院检讨。山东省嘉祥县人。

轩 翊 清代,翊公,字次平,康熙戊子举人。授直隶大明府东明县知县。

标签: 黄帝轩辕氏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