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蚩尤可以算华夏民族的祖先吗?”
蚩尤,是个传说中“亦正亦邪”的人物。
不过,传说往往也有历史的影子。
那么,蚩尤可以算华夏民族的祖先吗?
从狭义“华夏民族”的含义说,他不算;可是,从广义“华夏民族”含义说,他又可以算是先祖之一。
一“华夏民族”,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
狭义“华夏民族”,指远古时期少典部落分出的两支——姜姓部族和姬姓部族,也就是炎帝族和黄帝族,这两族一直通婚。炎帝族亦称“华”族,黄帝族亦称“夏”族。后来,姜姓的炎帝族,融合到黄帝部族之中,于是形成了“华夏”族。
从这个角度来说,蚩尤,不属于华夏族,他属于少皞为祖先的东夷集团,是重黎的后代,担任过苗族的首领。因此,蚩尤不是狭义“华夏民族”的祖先。
广义“华夏民族”,指的是世代繁衍融合,一直到现在,构成如今生活于中国土地上的汉族和各少数民族。
之所以仍然称为“华夏民族”,不仅是因为这些汉族和少数民族有共同的文化传承,还在于,有生物学和遗传学上的根本依据。
当代遗传学已经证明,现在生活于中国国土上的诸民族,其遗传基因,主要由距今1万-9千年这段时间里的“东亚北方古DNA”决定的;大约在距今5千年前后,又融合进了一些“东亚东南沿海古DNA”。
这就是说,中国现在的绝大多数民族,拥有大约距今1万年前后的共同祖先。
从这个角度来说,约距今5千年前后,与黄帝同时的蚩尤,亦属于这一“东亚北方古DNA”的族群。就此,说蚩尤是广义“华夏民族”的先祖之一,是成立的。
二说蚩尤是个传说中“亦正亦邪”的人物,这是因为,众多古籍中提到过他。
人们最熟悉的,大概是《史记.五帝本纪》。
其曰——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
又说——
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擒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
司马迁的《史记》,约写于公元前100年。他对蚩尤的这个记述,其实已经“晚了三秋”了。
古籍中,最早记录蚩尤的,是《尚书.吕刑》。
《吕刑》,其他古籍中又作《甫刑》,古时“吕”“甫”声协。
“吕”,是周初所封的姜姓国,与“申”“许”等国封于如今的河南省境。“吕”的地望,在现在河南南阳西郊。
《吕刑》,是以吕王口气写成的一篇文字。记述了吕姓祖先姜姓和姬姓的融合,以及先代与蚩尤作战,后代又与迁到南方的蚩尤后代苗民在“刑罚”问题上的重大争执,提出了“祥刑”原则,并以“五刑”构成了中国古代最完整并自成体系的刑法纲领。
《吕刑》载:“王曰:若古有训:蚩尤惟始作乱,延及于平民,罔不寇贼、鸱义、奸宄、夺攘、矫虔。苗民弗用灵,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
译成白话是——王说:“古时候有宣讲史事的古训,讲到蚩尤开始肆行作乱,把恶习延及到平民百姓之中,遂使成群抢劫,谋财害命,像鸱枭一样邪恶,作奸犯科,明火强夺,暗地盗窃,称诈暴取,无恶不作。苗民之君不行善道,只知制订重刑,创作了五种施虐之刑当做法律执行。”
三《吕刑》开篇即言:“惟吕命王享国百年”。照此计算,此文应作于公元前900年之前。但不管怎样,不会晚于西周末年,因为幽王被杀时,吕、申等,已沦为弱国,轮不上吕王讲刑法的事情了。
稍晚的,有《逸周书.尝麦篇》,说到蚩尤占领了少皞地盘,还驱逐赤帝,黄帝于是杀蚩尤于中冀,地名叫绝辔之野。这部书,当也在西周。
再往后,就是《国语.楚语》,说 “昔少皞之衰也,九黎乱德。”而蚩尤是九黎首领,“乱德”是他带的头儿。
另外,《战国策》的《秦策》《魏策》都记载了蚩尤。《秦策》注曰:“蚩尤以金作兵器。”
《世本》、《管子》、《庄子》、《越绝书》、《吕氏春秋》,特别是《山海经》都有蚩尤的记载。这些记载,都早于《史记》,约早四百年至几十年。
这里面,大部分的记载,是站在当时的“华夏族”角度,把蚩尤当做乱臣来记述。但也有例外,比如《管子.五行篇》、《庄子.盗跖篇》等,则对持有表示同情和颂扬。
以上记述文字不少,不详赘述。汉以后,还有不少蚩尤的记载,亦不详述。
四关于蚩尤,典籍纷繁,但基本可以看出蚩尤在中国古代史上的地位。
古代中国,形成了黄河上游以姬、姜两族为主体的早期华夏集团,再就是黄河下游以鸟夷族为主体及与之同盟之族如九黎族等所形成的东夷集团。
这两大集团,既长期对立冲突,又相互激荡交融。在历史上产生了各自的杰出领袖,西方如黄帝、炎帝、大禹、伯夷、后稷等;东方如太皞、少皞、蚩尤、颛项、尧、舜等。
到了春秋战国之际,黄河上游下游,以致几乎全部中国大地上的各族,经过长期激荡磨合,终于融合成新的统一的华夏族——狭义被广义所替代。
此时,黄帝被尊奉为全族共同的始祖。各族的宗神和祖先都被编排成黄帝一系的分支,构成一个完整的血缘体系。
蚩尤至少在战国时期,即以被尊为“战神”,还有了 “黄帝与蚩尤九战九不胜”之说。但因为他长期被作为全族始祖黄帝的劲敌,而其后裔苗族于商代末迁徙至南方后,又曾长时间与中原作战,所以,致使蚩尤独罕见地未被编入黄帝血缘系统的分支里面,不能像其他各族宗神皆被承认为古帝系统中的一帝。
这在很大原因上,是流传至后代的古籍,大多为形成于姬、姜族为主体的周代,因而人们看到的,完全是纯粹反派的蚩尤,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观念。
其实,在华北东方的民间,始终存在着对蚩尤的好感。
《管子》和《庄子》,其作者生活于东夷一带,其对蚩尤的正面描述,恰好是蚩尤本族的早期记忆。
还如《龙鱼河图》所说,蚩尤殁,天下扰乱,黄帝只好画蚩尤形象,以安天下,民众以为蚩尤未死,オ趋平静。
直到汉时,民间还传说相继出现蚩尤神;还有见到蚩尤骨、蚩尤齿;解州有蚩尤血;民间有蚩尤戏;地理有蚩
尤川;太原村落祭蚩尤神;寿张县有蚩尤祠及蚩尤墓,且称其墓上有赤气为蚩尤旗;山阳、钜鹿也有蚩尤墓。
《史记.高祖本纪》载,刘邦起义,任沛公,祭黄帝、蚩尤。
《史记.封禅书》不仅也记载了此事,还说,蚩尤为“兵神”。
这是说,在汉初,是把黄帝和蚩尤并列作为“兵神”或“战神”祭祀的。
总结几句——
蚩尤,是东夷集团中的九黎族的首领,后来和黄帝作战失败了。九黎族,原来在山东一带,曾经向冀州即河北一带发展。失势后,逐渐向南迁徙,与商末前后,到达了楚地,亦即所谓的三苗。
但不论是九黎还是三苗,其实在几千年前,与狭义华夏族有着共同的祖先。
蚩尤败于融合后的华夏族共主黄帝,这使其长期被描述成一个大反派角色,因此,也失去了进入统一帝系的“资格”。但是在民间,蚩尤仍然被作为“兵神”,还作为“刑神”受到祭祀。
一句话,同文同种,不能“成王败寇”,蚩尤是值得敬重的广义华夏民族的先祖之一。
标签: 蚩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