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少年时代的故事 需要补充重要的资料

滴答历史 100 0

  诸葛亮少年时代,从学于水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学习刻苦,勤于用脑,不但司马德操赏识,连司马的妻子对他也很器重,都喜欢这个勤奋好学,善于用脑子的少年。那时,还没有钟表,记时用日晷,遇到阴雨天没有太阳。时间就不好掌握了。为了记时,司马徽训练公鸡按时鸣叫,办法就是定时喂食。

  诸葛亮天资聪颖,司马先生讲的东西,他一听便会,不解求知饥渴。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他想让先生把讲课的时间延长一些,但先生总是以鸡鸣叫为准,于是诸葛亮想:若把公鸡呜叫的时间延长,先生讲课的时间也就延长了。于是他上学时就带些粮食装在口袋里,估计鸡快叫的时候,就喂它一点粮食,鸡一吃饱就不叫了。

过了一些时候,司马先生感到奇怪,为什么鸡不按时叫了呢?经过细心观察,发现诸葛亮在鸡快叫时给鸡喂食。司马先生在上课时,就问学生,鸡为什么不按时叫鸣?其他学生都摸不着头脑。诸葛亮心里明白,可他是个诚实的人,就如实地把鸡快叫的时候喂食来延长老师授课时间的事如实报告了司马先生。

  司马先生很生气,当场就把他的书烧了,不让他继续读书了。诸葛亮求学心切,不能读书怎么得了,可又不能硬来,便去求司马夫人。司马夫听了请葛亮喂鸡求学遭罚之事深表同情,就向司马先生说情。司马先生说:“小小年纪.不在功课上用功夫,倒使心术欺蒙老师。这是心术不正,此人不可大就。

  ”司马夫人反复替诸葛亮说情,说他小小年纪,虽使了点心眼,但总是为了多学点东西,并没有他图。司马先生听后觉得有理,便同意诸葛亮继续读书。

司马先生盛怒之下烧了诸葛亮的书,后经夫人劝解,又同意诸葛亮来继续读书。可没有书怎么读呢?夫人对司马先生说:“你有一千年神龟背壳,传说披在身上,能使人上知千年往事,下晓五百年未来.不妨让诸葛亮一试.如果灵验,要书作甚?”司马先生想到把书已烧了,也只好按夫人说的办。

诸葛亮将师母送的神龟背壳往身上一披,即成了他的终身服饰——八卦衣,昔日所学,历历在目,先生未讲之道,也能明白几分。

司马徽是少年孔明的师父。司马善观于人,他看孔明仪表不俗,日后必定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臣至尊。所以惟恐自己学识浅薄,殆误了栋梁之才。

  自从孔明拜师之日起,他便不辞劳苦地遍访荆襄名宿,意欲为孔明再寻觅名师。

汝南地区有一名老,名讳玖,一直为名士所景仰。据传他隐居在汝南的灵山之巅,对兵法道学、诸子经典无所不通,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登峰造极的境界。

玖老久居深山,与世无争,过着神仙一般的生活,世人难得一见。

  司马徽访得玖老的隐逸之处后,不辞劳苦亲自上灵山向他当面求救。回来后,司马徽由衷地感叹到:

“玖公的学识,深不可测啊!”

不久,司马徽便带着爱徒诸葛亮二度上了灵山。

灵山不同于荆襄高山的平缓清秀、婀娜多姿,奇险无比。从下面仰望,只见巨石林立,谷深峡高,如壁立千仞一般,似乎无路可寻。

  仔细看去,只见一条羊肠小径蜿蜒盘旋在半山腰上,冥灭可见。司马徽和诸葛亮沿着小路曲折而行。山中清幽,雾蔼缭绕,猿鸣不段,仿佛走入蓬莱仙境一般。

师徒二人行走了小半日,这才登上了主峰。这里的风光与山下截然不同,齐风怪石,名花异草;向山下一望,只见群山都隐匿与薄雾之中,不复得见,山顶上视野宽广,一目千里,让人心旷神怡,孔明不禁叹到:

真是个神仙的灵地啊,我的草庐不及其万分之一也!”

及至顶峰中央,便见一石洞赫然屹立在面前,洞外有一石坐,两张石凳,拙朴而天真,司马徽在洞口躬身施礼,高声叫道:

玖老可在洞俯吗?颖川司马徽携弟子特来拜望。

俄尔,只见洞口脚步声响起,孔明抬头观瞧,不觉大惊。从洞出来的,却是一身高九尺有余、白眉垂间的老猿。

老猿蹒跚行至师徒二人近前,躬身一拜,手指洞口,疵牙一笑。

司马徽当下带着孔明向洞里走去。

里面更是别有洞天,脚下的石阶都由碎石铺成,潺潺溪水叮咚作响,不觉于耳。

  愈望里面走光线愈暗,直到伸手不见五指之时,却突然扭了一个弯,顿时灯火辉煌,照彻洞府,孔明这才松一口气。

孔明往灯烛所在之处望去,只见一个老者打坐在云床之上,白发如雪,长眉垂肩,瞑目不语。

司马徽躬身下拜,口称:

“先生在上,请受我一拜!”

老者睁开双眼,孔明只觉得两束寒光直直地射过来,让人不寒而栗。

“来人正是司马徽吧!”

“正是在下。”

“你前日刚刚来过,今日再次光临,是何道理?”

“先生有所不知,爱下有一爱徒,年轻有为,风华正茂,有经天纬地之才,被荆襄名宿庞德公送“卧龙”美名。在下不才,唯有辱璞玉,所以特意带他二上灵山,还望老先生代为教化,不使英才沦落。

老者听罢,目光一转,盯住孔明,孔明心中一怔,躬身下拜。

“下拜者何人?”

“晚辈复姓诸葛单名亮,字孔明。”

老者微睁双目,细细打量孔明一番,工夫不大,颔首笑道:

“确实有不让群雄的霸气之相,卧龙出山指日可待矣。”

玖老又以经书玄学、道法兵书一一问之,诸葛亮对答如流,颇有见地,玖老边听边频频点头。

孔明向玖老请教兵阵图的所玄妙所在,玖老笑而不答,只是指了指洞外的石桌。孔明大惑不解,走到石桌旁细细端详一番才恍然大悟。原来来势暗示兵法之奥妙尽在一盘棋之中。自此孔明便不眠不休地痴坐于石桌棋盘边,冥思苦想。

过了三个月,玖与孔明对奕,孔明竟以一招之先胜了师父。

夜晚,年轻的孔明独自望着满天的繁星发呆,若有所思地想着最亮的那一颗。玖老远远望去天地间他的背影,知道他在夜观天象。便走过去加以神秘讲解,并在地上做图给予详细的指点。

玖老喜不自胜,言到:

“兵法的奥妙你已经了染于胸了!”:

孔明忙叩拜恩师大德。

随后,玖老又向孔明传授各种阵法,真是变幻莫测,凶险无比。孔明叹服之余,这才悔悟自己平生所学只不过是雕虫小技罢了,所以更加发愤地学习。

孔明的智慧得到了升华。

玖老于道学之造诣更是深不可测了,能够呼风唤雨,撒豆成兵。孔明在这里夜观天象,脚踏八阵,不知疲倦地吸取着玖老的绝世奇学的精华。

  玖老又授予奇门遁甲之术,将诸葛亮打造成了一个半仙近妖的奇人。诸葛亮的才学突飞猛进,与刚上灵山之时的造诣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转眼之见,一年又有半载。这一日玖老在云床上打坐,忽然睁开双眼不愠不喜地对孔明说:

“孔明,你来洞中已经一年半了,老夫平生之所学也尽数传授于你,今日你就收拾一下回家吧!”

孔明大大是一惊,忙双膝跪倒,急说:

“恩师,学生驽笨,还未完全掌那时所传的精华,还忘恩师不吝赐教。

玖老双目一闭说:

“罢了,罢了,你不必多言,尽早下山去吧!”

孔明苦苦哀求,但玖老仿佛充耳不闻,一动也不动,一句话也不说。

过了一日孔明一机见无法挽回,只依依不舍地往山下去。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恩师难忘,“我会记得你的,”孔明想。

小溪上时时落下美丽的飞鱼,那余辉落日的奇异景象,好象燃烧着烈焰一般的暮云,还有夜间闪烁在水面上粼粼光波,使整个大海看起来火山的熔岩。

这一切在他好象不是真的,竟像是到了奇异的梦中一样……永远是水连天,天连水!

渐渐地,那一座神仙福地被云雾覆盖,亦真亦幻,晃若仙境一般。

  孔明叹口气,大步流星地沿着来时的路走了。

标签: 诸葛亮的资料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