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在第四次北伐时击败过诸葛亮,为何后来不敢与诸葛亮交手?

滴答历史 76 0

三国时期诸葛亮于建兴九年(231年)二月出祁山开始了对曹魏的第四次北伐,当时曹魏因大司马曹真病重,就将在荆襄主持军事的司马懿调到了雍凉主持西线军事。诸葛亮和司马懿这两个三国时期的顶级谋略家第一次相遇。那么两位高手第一次过招究竟结果如何呢?在不同史料中有不同的记载。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

司马懿在第四次北伐时击败过诸葛亮,为何后来不敢与诸葛亮交手?

在陈寿《三国志•张郃传》中这样记载:“亮还保祁山,郃追至木门,与亮军交战,飞矢中郃右膝,薨,谥曰壮侯。”《三国志•诸葛亮传》载:“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杀郃。”在晋人的《晋书•宣帝纪》中这样记载:“亮屯卤城,据南北二山,断水为重围。帝拔其围,亮宵遁。追击破之,俘斩万计。”在东晋习凿齿写的《汉晋春秋》载:“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铉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宣王还保营。”

司马懿在第四次北伐时击败过诸葛亮,为何后来不敢与诸葛亮交手?

从这三个史料记载中可以看出,陈寿没有明说结果,《晋书》和《汉晋春秋》记载出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结果,那么到底谁记载的最为可信呢?北宋司马光经过分析,在《资治通鉴》中采信了习凿齿的《汉晋春秋》。他这样记术了诸葛亮与司马懿的战争经过:诸葛亮二月兵出祁山,三月开始攻打曹魏的祁山城堡,祁山堡是曹魏重要战略要地,司马懿三月份受皇帝曹睿之命,马上率军从长安至上邽,再过木门道去救祁山堡。诸葛亮就留下王平带少数军队继续围攻祁山堡,吸引司马懿,同时保证蜀汉粮道安全畅通,自己则率大军从另一条多崎岖山路的铁堂狭道悄悄北上几百里外的上邽,要收割那里成熟的麦子。等司马懿发觉后,就掉头又到上邽追击诸葛亮。还没等司马懿赶到,诸葛亮率军迅速击败费曜、郭淮军,乘势收割了上邽的麦子,就掉头东去,在上邽东面与司马懿军相遇,两军对峙了几天,诸葛亮知道上邽地区平地开阔,利曹魏军骑兵作战,就又向东通过铁堂狭道到了卤城一带,司马懿也随后跟进。卤城外有南北两个小山,当中有河流过,称南围、北围。这时诸葛亮作了个大胆决定,让王平的无当飞军撤去祁山堡之围,去南围临水扎寨,自己率大军在北围临水扎寨。司马懿看到诸葛亮分军,就派张郃带一军伙同祁山堡的曹魏军一起去进攻南围,自己攻北围,结果南围张郃进攻受阻,吃了亏,北围倒是一攻即溃,开始败退。这让司马懿犯了疑惑,难道诸葛亮主力在南围?如果北围兵力少,那自己正好奋力捉拿诸葛亮,如果能捉到诸葛亮,那蜀汉北伐自止,自己也将立下不世之功。于是他指挥军队大胆猛追蜀汉军,没追多远,突然一声炮响,魏延率一支精兵杀入,不久吴班、高翔也各率伏兵杀入,魏军促不及防,立时战场形势倒转,蜀汉兵的蒲元刀和诸葛连弩在战场上发挥了很大作用,曹魏军大败。司马懿一看形势不好,就带张郃、戴凌等少量残兵向上邽方向逃窜。这一仗共斩曹魏军军官首级三千颗,缴获铉凯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接着诸葛亮让王平继续围攻祁山堡,自己则率蜀汉军向北猛追司马懿。不想正是五六月份,雨水纷纷,负责压运粮草的李严害怕道路泥泞难走,军粮误期,就假传圣旨,让诸葛亮退军。魏延觉得北伐形势一派大好,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反对撤军,诸葛亮考虑再三,最后还是决定退军。司马懿看到蜀汉退军,就命令张郃追击,张郃劝谏说诸葛亮必有埋伏,不可追,但司马懿不听,定要张郃追击。张郃没法,不能不听军令,就带兵追击,在木门谷果然中了埋伏,张郃被射死在木门道。

司马懿在第四次北伐时击败过诸葛亮,为何后来不敢与诸葛亮交手?

那么从哪几点可以看出晋书记载的不实呢?晋书是晋人官方所记。司马懿是晋朝的创基者,没有司马懿就没有晋王朝,西晋的统治者为了夸大自己先祖之功,自然要大吹特吹了,司马懿在曹魏朝的功绩越大,那他司马氏代魏就越名正言顺。在上邽卤城之战中,司马懿惨败,这种有损老祖宗形象的事,自然不能照实写,因此也就将惨败记为大胜了。为了表功彰德,《晋书》甚至连张郃被射死木门道一事都没有记载。陈寿写《三国志》,正处在西晋时期,对司马氏的种种不利,自然不敢秉笔直书,在上邽卤城之战中,也就只提到张郃被射死之事,至于谁胜谁负,陈寿隐诲不记。试想想,如果司马懿大胜,陈寿还能不大书特书?《汉晋春秋》是东晋习凿齿的私人记史,再加当时东晋大统治已大大削弱,因此习凿齿敢以有关材料真实地记载此事。张郃被射死于木门道有蹊跷。《晋书》记载司马懿大败诸葛亮在卤城附近,致诸葛亮遁走。可诸葛亮却在卤城北面一百多里的木门谷射杀了张郃。难道诸葛亮的军队大败逃走,不但不向南面的汉中方向逃跑,却傻傻地向北面的上邽方向逃跑,想全军覆没吗?这于理说不通啊。因此正确的考量应该是诸葛亮追击大败的司马懿军于上邽,后接到李严的书信,才开始退军,张郃追击蜀汉军到木门谷,中了诸葛亮的伏击,中箭而死。只有这样才能说得通当时的情形。各种三国史料中没有发现由于第四次北伐诸葛亮因战败而自贬的记录。司马懿大败诸葛亮,俘斩万计,在三国时期应该是一个大胜利了。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撑足带军不过五、六万人,如果被俘斩一万余人,那当是个大大的败仗,第一次北伐失街亭也没见记载损兵万人,诸葛亮尚且斩马谡,上书刘禅自贬三级。而第四次北伐损失上万人,竟不见诸葛亮处理人,也不见诸葛亮自贬上书,可见蜀汉军损失上万人是子虚乌有的事。第四次北伐过后,司马懿手下将领还害怕诸葛亮明年会再次进犯。诸葛亮的蜀汉军撤退后,在上邽司马懿手下的将领担心诸葛亮明年还会来犯。如果诸葛亮的蜀汉军大败而逃,曹魏将领应该不会马上担心诸葛亮军明年会再次进犯的,只有失败者吃了敌人的苦头,知道敌人完整无损,才会担心害怕敌人马上会再来进犯。由此也从偏面说明诸葛亮在第四次北伐时,并没有受到多大的损失。

司马懿在第四次北伐时击败过诸葛亮,为何后来不敢与诸葛亮交手?

第四次诸葛亮北伐,是司马懿与诸葛亮的初次交锋,正因为司马懿在这次交锋中大败,深深了解了自己不是诸葛亮的对手,才在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中,雷打不动地实施了龟缩防御战术,深沟高垒,坚决杜绝与诸葛亮交战,以死拖坚守之法,终于拖死了诸葛亮,也拖走了蜀汉军。以后司马懿更是把此法打造得炉火纯青,淋漓尽致,拖死了曹睿,拖倒了曹爽,拖没了曹氏,把个曹操一手创造的大魏王朝白白拖给了自己和子孙。

司马懿在第四次北伐时击败过诸葛亮,为何后来不敢与诸葛亮交手?

标签: 诸葛亮司马懿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