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国,第一个自称为“浪漫的”作家就是司汤达。司汤达(1783—1842年 )是19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一生并不长,不到六十年,而且他在文学上起步很晚,三十几岁才开始发表作品。然而,他却给人类留下了巨大的精神遗产,包括数部长篇,数十个短篇或故事,数百万字的文论、随笔和散文,游记。
他以准确的人物心理分析和凝练的笔法而闻名。他被认为是最重要和最早的现实主义的实践者之一。最有名的作品是《红与黑》 (1830年 )和 《巴马修道院》 (1839年 )。司汤达从1817年开始发表作品。处女作是在意大利完成的,名 为 《意大利绘画史》。
不久,他首次用司汤达这个笔名,发表了游记《罗马、那不勒斯和佛罗伦萨》。从1823年到1825年,他陆续发表了后来收在文论集《拉辛和莎士比亚》中的文章。此后,他转入小说创作。1827年发表了《阿尔芒斯》,1828年一 1829年写就《罗马漫步》,1829年发表了著名短篇《瓦尼娜•瓦尼尼》。
他的代表作《红与黑》于1827年动笔,1829年脱稿(本书即将面世之际,适逢七月事变,国人无暇他顾,形式发展不利于书报之刊行。然本书脱稿于1827年当无疑义一原编者注 )。1832年到1842年,是司汤达最困难的时期,经济拮据,疾病缠身,环境恶劣。
但也是他最重要的创作时期。他写作了长篇小说《吕西安•娄万》 (又名《红与白》), 《巴马修道院》,长篇自传《亨利•勃吕拉传》,还写了十数篇短篇小说。在1842年3月23日司汤达逝世时,他手头还有好几部未完成的手稿。在司汤达的墓志铭上写着一段话:活过、爱过、写过。
他的长篇代表作《红与黑》,传世100多年,魅力分毫未减。然而,他的短篇小说也写得十分精彩。其代表作《瓦尼娜•瓦尼尼》、 《艾蕾》 (直译为《卡斯特罗修道院长》)等,写得生动传神,脍炙人口,堪称世界短篇小说花园里的奇葩。它们与梅里美的《马特奥•法尔戈纳》、 《塔芒戈》、巴尔扎克的《戈布塞克》一起 ,标志着法国短篇小说创作的成熟。
《红与黑》是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红与黑》是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自1830年问世以来,赢得了世界各国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特别为年轻人所喜爱。作品所塑造的“少年野心家”于连是一个具有高度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已成为个人奋斗的野心家的代名词。
小说发表后,当时的社会流传“不读《红与黑》,就无法在政界混”的谤语,而本书则被许多国家列为禁书。 《红与黑》在心理深度的挖掘上远远超出了同时代作家所能及的层次。它开创了后世“意识流小说”、 “心理小说”的先河。后来者竞相仿效这种“司汤达文体”,使小说创作“向内转”,发展到重心理刻画、重情绪抒发的现代形态。
人们因此称司汤达为“现代小说之父”。 《红与黑》在今天仍被公认为欧洲文学皇冠上一枚最为璀燦的艺术宝石,是文学史上描写政治黑暗最经典的著作之一,100多年来,被译成多种文字广为流传,并被多次改编为戏剧、电影。
标签: 诸葛亮称骨算命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