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生平《三国志》并未为徐庶立传,只能参考《魏略》(魏国史书)有关他的简短生平来判断了,“徐庶早年帮人报仇被抓,后被营救后弃武从文。因董卓祸乱京师,故而与同郡好友石韬南下荆州避祸。在荆州结识诸葛亮成为至交好友,时常聚会谈论天下大势。徐庶先前往刘备帐下效力,后又向刘备举荐诸葛亮,与其在刘备帐下共事。曹操南下攻克荆州途中,生擒徐庶母亲致使其内心方寸大乱,失去主张。于是辞别刘备和诸葛亮,前往曹操帐下效力。后在曹魏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死后有碑。”
从他的生平中,我们可以看到徐庶一生最大的转折点就是:因曹操南下攻克荆州,在撤退过程中徐庶因母亲被曹操大军擒后,其内心方寸大乱无法继续为刘备出谋划策,于是就辞别刘备和诸葛亮转投曹操。但在曹操阵营中他的表现泯然于众人,以至于他失去再在三国那个大舞台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只能做做监察(御史中丞,相当于现在的检擦一类的官职),官声不显。
徐庶其人徐庶有才有能力,从《三国志 .诸葛亮传》几百字有关徐庶简短的描述,就可以看出他有历史功绩,不然不会记录在案。但是他并没有被立传,证明他在曹魏为官无政绩可言,表现平平淡淡。也许,一是徐庶本不是真心实意为曹操效力,因母亲被擒走投无路之举,故而在曹魏集团上班时并没有显露出真才实学;二是曹魏集团本就人才如云,徐庶虽有好的计策但未必会被曹操、曹丕采纳。
青史立传,何其荣耀,何况徐庶这样的能者?如果徐庶不因内心方寸大乱而转投曹操的话,与诸葛亮共在刘备帐下效力,三国志蜀书必会为他著述立传。
徐庶未能青史立传但能青史留名。一是徐庶有才。在荆州与诸葛亮等人为至交好友,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诸葛亮日后的万丈光芒让人不免想到与他交往的朋友们也不会太差,至少都在同一水平线上;二是徐庶有功。举荐诸葛亮的不世之功,如无徐庶举荐诸葛亮则无魏蜀吴三分天下。
《三国演义》对他进行文学艺术的加工,也是源自他举荐诸葛亮之功。徐庶虽未能在青史立传,但青史留其名当之无愧!
标签: 徐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