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本期三国故事我们聊聊东吴著名的周瑜、周公瑾。一提到周瑜,估计许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三国演义》里,率领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中,雄姿英发,击破曹操的俊美形象了。
而且此战之后,周瑜大都督的美名可以说千古流传,而周瑜本人却因为受伤过重,没有得到较好的修养最终年仅三十六岁就因病而亡,真是可惜可叹!
但是也正是因为《三国演义》的巨大影响,周瑜的真实形象和戏曲形象反差可以说是巨大,本期《墨说三国》我们主要聊两个事情,第一个是周瑜真的当过大都督吗?第二个是周瑜为何年纪轻轻就能获得东吴从上到下的绝对重视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周瑜的大都督身份。在《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 孙权决计破曹操”这一章中描述孙权决意联刘抗曹,于是“即封瑜为大都督,程普为副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任命周瑜为大都督,全权负责孙刘联军对战曹操事宜。
但是三国历史上虽然有“都督”这一官职,东吴后来也的确封了“大都督”这一职位,但是很遗憾,在正史记载中,周瑜并未担任过大都督一职。
根据三国志记载,在赤壁之战前,孙权在攻破江夏的战斗中,任命周瑜为“前部大督”!这个大督虽然也有都督的意思,但是前面还有一个“前部”的限定语,也就是说周瑜担任的这个“前部大督”相当于前锋部队指挥官,并不是全部东吴队伍的指挥官。
十三年春,权讨江夏,瑜为前部大督。——三国志周瑜传
而周瑜这个“前部大督”的身份也没用多久,等到赤壁之战胜利后,周瑜又被孙权任命为“偏将军,领南郡太守。”也和大都督没关系。
而周瑜病逝后,周瑜的接班人鲁肃也并不是大都督,而是刚开始只是一个奋武校尉,后来成为汉昌太守、偏将军,跟着孙权破皖城后升为横江将军。但是都不是大都督。
即拜肃奋武校尉,代瑜领兵。瑜士众四千余人,奉邑四县,皆属焉。令程普领南郡太守。肃初住江陵,后下屯陆口,威恩大行,众增万余人,拜汉昌太守、偏将军。十九年,从权破皖城,转横江将军。——三国志鲁肃传
其实东吴历史上第一个有史可考的大都督是陆逊,陆逊这个大都督还要感谢一下刘备,正因为是称帝后的刘备亲征东吴,孙权很着急,这才紧急加封陆逊为大都督,其他朱然、潘璋、韩当、徐盛等统统听陆逊指挥。
黄武元年,刘备率大众来向西界,权命逊为大都督、假节,督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五万人拒之。——三国志陆逊传
我们再来聊聊周瑜为何受到东吴重用,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周瑜的背景雄厚。
周瑜的从祖父,从祖父的儿子都当过大汉三公之一的太尉。周瑜父亲是东汉首都洛阳的行政长官:洛阳令。
也正是因为周家背景深厚,周瑜的叔叔和周瑜都差一点被称帝的袁术任命为将,但是无论是周瑜叔叔还是周瑜都看出袁术没啥好结果,都借口在外当官,没有趟这一滩浑水。
二是周瑜和孙策交好。
孙坚刚起兵的时候,周瑜和孙策这俩同龄人就是好朋友,这个时候的孙策只是个草根出身,而周瑜是豪门公子,但是周瑜却非常认可孙策,周瑜还建议孙策把家眷搬到庐江,孙策也从善如流,后来孙家在庐江住的宅子就是周瑜提供的。
后来孙坚战死,孙策替袁术打工不成,最终决定起兵,也正是周瑜领兵给了孙策最初也是最重要的支持。
而且孙策当时职位不高,在建安三年也只不过是个讨逆将军,之前也就是个会稽太守。但是孙策这个时候就任命周瑜为建威中郎将,建安四年又任命周瑜为中护军兼江夏太守,这可都是仅次于孙策的职务了。
后来周瑜和孙策又共同娶了乔家两姐妹成为连襟,关系之好可见一斑。
三是周瑜才华横溢
要是只有背景深厚,和孙家关系匪浅,那周瑜也不能有如此成绩。
周瑜被后世怀念更多的还是他的才华。周瑜在孙策死后和张昭联合执掌东吴军政大权,别人对不到二十岁的孙权都是简单行礼,只有周瑜这个时候就对孙权行君臣礼,不断帮助提高孙权的声望和威信。
后来东吴平定内乱击败黄祖,大部分都是周瑜的功劳。
而且周瑜还给东吴挖掘了许多人才,像鲁肃、甘宁这些名士名将都是周瑜举荐。
在战略规划上,周瑜也算是超一流谋士,帮助孙权在赤壁联合弱小的刘备利用长江优势一举击败曹操,占据荆州。后来又明确赶在刘备前占据益州,可惜英年早逝,病逝于半道。
周瑜的功绩孙权自己评价说:“昔走曹操,拓有荆州,皆是公瑾,常不忘之。……孤念公瑾,岂有已乎?”
孙权称帝的时候还对满朝公卿表示:“孤非周公瑾,不帝矣。”
刘备说:“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
曹操说:“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获此虚名。”
可惜天不假年,惜哉惜哉!
文/以史为鉴
图/网络
参考资料/《裴注三国志-周瑜传、鲁肃传、吴主传、陆逊传》、《三国演义》等
标签: 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