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国家博物馆有怎样的历史?

滴答历史 158 0

  印度国家博物馆位于首都新德里,建于1949年,是在当时的印度总理尼赫鲁倡议下建立的。博物馆位于拉加帕特街与詹帕特街交会处,夕卜观是典雅的白色建筑,内部设备完善。国家博物馆里面展示有印度古代、中世纪和现代历史文物,包括寺院雕刻、神像、佛像、民族服饰、武器、织品、银器、绘画、古董等。

  博物馆内设有导览服务,每天个梯次,每天有3场影片观赏,周末、周日和假日放映场。馆藏的第一部分是印度的早期文明——哈拉帕文化。这一文化在距今000年前便已相当发达,大大早于中国的文明史。其中一件青铜舞蹈少女的小雕塑十分有名,她佩戴的手镯和臂钏至今仍流行于印度妇女之中。

  印度人是喜欢舞蹈的,如今的电视节目里面有许多都是歌舞节目,印度电影也以歌舞片而著名。从这件历史悠久的舞蹈塑像看,这一传统可以追溯到印度文化的发端期。馆藏的第二部分是考古学,包括800多件雕塑,有石制的、陶制的,也有青铜作品。可以借此了解我们熟悉的佛像在它的发源地是什么样子的,比较它和中国佛教塑像的区别,同时也可从一些塑像上直接找到佛像与希腊雕塑的渊源关系(早期佛像正是起源自深受希腊化影响的健陀罗),并注意到后来印度教雕塑的演变。

  可以肯定,中国的佛教雕塑深受印度的影响,但可能还会更加呆板。印度的塑像似乎更注意体现人体的形态,这应当是希腊的影响。 国家博物馆中的雕塑体态也更婀娜,四肢更加舒展,而非如中国那样常常与躯干紧密连为一体,这里面也许还有石材的制约。但可能是随着希腊化影响的减弱,后期印度雕塑的神像逐渐透露出神秘主义的诡异气息,艺术性好像减弱了。

标签: 印度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