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起大落,十不存一,为何中国古代人口数量变化如此触目惊心?

滴答历史 93 0

大起大落,十不存一,为何中国古代人口数量变化如此触目惊心?

今天我们来聊聊中国古代人口的变化。当前中国人口超过十四亿,居世界首位,那在古代中国的人口数量又是什么情况呢?

总结来说有两个特点:一个是人口数量整体呈增长态势,且在大部分时间都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另一个就是中国人口数量大起大落,变化剧烈。

先说第一点,中国人口数量多,并不是从近现代才开始的,而是从很早就在世界人口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从公元元年开始,中国人口在世界上的比例大致在30%上下浮动。甚至在远古父系氏族公社末期,中国总人口便已达到了1000多万。

根据西晋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记载,在大禹之时,中国人口便有“千三百五十五万三千九百二十三人。”如此详略的数字,自然引起后人的普遍质疑。但在很多文献中都记载,大禹之时有万国之多。当时的国是指一个氏族部落,而根据考古研究,一个氏族部落的人口大约在1000至2000人不等。即便万国之数有所夸张,然而也相去不远,所以依此计算,大禹之时中国人口便有千万之巨,与西晋皇甫谧的记载并无太大出入。

其后从夏王朝至春秋末年的1500多年间,中国人口始终维持在1000至1300万之间。战国时期人口大规模增长,到了后期全国人口约有3000万。秦汉一统之后,人口再次有了新的发展,根据《后汉书》记载,到了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全国人口已达到了5900万。

其后从西汉至明朝前期,中国人口始终在5000万上下浮动,变化不大。到了明朝末年全国人口突破一亿。及至清朝乾隆年间,全国人口已增至3亿,鸦片战争至解放前人口为4亿。

大起大落,十不存一,为何中国古代人口数量变化如此触目惊心?

中国历史人口数量变化图

那到底是哪些因素促使中国人口数量整体处于增长状态,并且长期高于其他地区水平呢?

我认为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发达的农业文明

中国虽然人均耕地面积在世界上并不靠前,但优势在于相对集中,与欧洲山河纵横切割而成的散落平原相比,中国的黄河、长江两流域的平原更适合大规模耕种,且在步入中世纪之后,中国古代的农业技术远高于欧洲地区 。

尤其是汉代,中国的农业从粗放逐步向精细发展,农具进入铁器时代,出现了铁犁、二人三牛的耦犁以及铁耙、耧车、风车、水车、石磨等先进生产工具,畜力成为生产的主要动力,水利灌溉技术不断改进。同时随着丝绸之路的贯通,大量新品种农作物引进中国,出现了更为精确的历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升。种种因素使得耕作的效率和农作物产量都大幅提升,可以为更多的人口提供生存所需,这也是为什么在汉朝人口出现大规模增长的原因。

大起大落,十不存一,为何中国古代人口数量变化如此触目惊心?

二是儒家传统观念

长期以来,鼓励人口生育的观念在中国历代王朝中占据着统治地位。殷墟卜辞中就有“多子孙甲”的记载,据说周文王生有百子,传为佳话。儒家更是将其提升至了伦理的高度,“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认为不生育没有后代,就会断了香火,于礼不和。

除此之外,历朝统治者为了战争、徭役或其他统治需要,也大力鼓励百姓生育,甚至会采用奖励的方式。战国时有的国家在妇女怀孕后“命有司守之”,生了男孩还要赏酒赏肉。另有一些统治者则颁布法律强制百姓婚育。五代十国时不少皇帝将达到一定年龄的女子集中起来由政府择偶。汉朝也曾规定妇女到了15岁尚未出嫁则要“五算”,即缴纳的人头税增加五倍。

三是大一统的稳定环境

中国自秦汉以降,大部分时间处于大一统的局面,这种情况不但形成了如今中国文化和疆域上的高度统一,同时对于人口增长的影响也不可估量。大一统王朝建立之后,除了对外战争或王朝颠覆末期外,国内基本处于和平发展状态,有利于百姓休养生息,繁衍发展,尤其是处于明君盛世之时,这种情况更是明显。如唐初人口只有1000万,经历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百年发展,人口暴涨至4800万。而欧洲在罗马帝国分裂之后,其后十个多世纪来,均处于封建割据状态,始终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政权,这就导致了国与国之间杀伐不断,不能为人口发展提供一个稳定的条件。

大起大落,十不存一,为何中国古代人口数量变化如此触目惊心?

中国古代人口的另一个特点是人口大起大落,剧烈变化。

为了说明这点,下面我们再列举一些数据。

上面我们提到了汉朝人口高峰近6000万,然而到了三国人口还剩多少呢?根据唐《通典》、《三国志》以及晋《帝王世纪》综合来看,三国人口大概在767万左右,这意味着从汉平帝到三国的两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人口锐减了7/8。

隋朝人口高峰,根据正史记载是4600多万,而经过群雄混战的隋唐演义之后,在唐代建立之时只剩下了1000万。

到了开元盛世人口增至4800多万,然而经过八年安史之乱,人口又剧减70%,降为1692万。

13世纪初宋、金、夏等国加起来人口超过1.4亿,然而蒙元入主之后,全国总人口只剩下7500万,北方人口只有1000万,损失高达80%。

由此可见,中国历次朝代更迭都伴随着大量的人口消亡,甚至有的时候,有的地区,十不存一,难怪会有“乱离人不及太平犬”的说法。

大起大落,十不存一,为何中国古代人口数量变化如此触目惊心?

当然以上这些数据,只是根据官方掌握的户籍资料反映的数字,并不能代表当时真正的人口水平。一方面,是因为由于战乱所致,很多流亡人口并未登记造册,记录在官方户籍之中;另一方面是朝代更替,所统治的疆域都有所不同,统计的人口范围自然也有所偏差。

但即便是考虑到了以上两种因素,中国历次王朝更替所导致的人口起落仍然让人让人触目惊心。

那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是否也是这种情况呢?

同样地,我们以西欧的人口变化来做对比。根据英国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逊的统计,西欧从公元元年至1998年的数据变化为。

元年:2470万。200年,2760万。400年,2290万。600年,1860万。800年,2040万。1000年,2541万。1200年,4088万。1300年,5835万。1400年,4150万。1500年,5726万。1600年,7377万。1700年,8146万。1820年,13288万。1998年,38839万。

我们把这些数据绘成图表如下:

大起大落,十不存一,为何中国古代人口数量变化如此触目惊心?

西欧人口变化曲线(公元元年-公元18世纪)

从中我们能看出,欧洲人口变化曲线相对比较平缓,只有两次人口下降时段:第一次是200-600年间,主要是因为蛮族入侵,罗马帝国灭亡所致,但我们可以看到在此期间西欧人口虽然呈下降趋势,然而并没有出现像中国那样的剧烈变化;第二次出现在1300-1400年,这一次是由于历史上著名的黑死病所致。此后由于欧洲进入工业革命,人口开始快速上升。

由此可见在西欧两千年的历史中,战乱所导致的人口下降并不明显,反倒是黑死病的天灾比之人祸造成的影响要大上许多。

为了更好地对比中国和欧洲人口变化,我们将两组数据制成曲线进行对比观察。

大起大落,十不存一,为何中国古代人口数量变化如此触目惊心?

中国与西欧同时期人口数量变化曲线

由此可见,中国人口大起大落,变化剧烈,与之相比欧洲人口变化显得平滑了许多。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上面我们提到了西欧并未形成中国大一统的格局,封建割据十分严重,就以法国为例,在卡佩王朝统治期间,其境内有大大小小十几个公国,每个公国之下还有数不清的伯爵、男爵领地,相互之间战争不断,其他地区情况也大多与此类似。所以才有人说,欧洲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此话一点都不过分。

然而吊诡的是欧洲战乱频次和持续时间都高于中国,为什么对人口影响却远比中国要小呢?

主要还是因为两者体制不同,最终导致的战争规模和影响也相距甚远。

之前我们说过中国大一统格局保证了和平治世之下,人民可以休养生息,长久发展,然而一旦发生战乱,朝代更替,战争将会席卷整个疆域,普天之下概莫能免。在中国大一统观念之下,历次王朝更替,都无异于翻天覆地,重置乾坤,天下危如累卵的百姓命运可想而知。与之对比,欧洲封建制虽然争斗不断,然而每次战争都局限于一个地区,很难蔓延到整个欧洲。

两相对比之下,就能解释为何中国古代人口变化会如此之剧烈了。

正如宋代罗泌所言:“建封之时,一人纵以失德于上,而万国之中,各有政化,闻者得以兴起。郡县之世,一人失德,则波颓瓦解,而四海共罹其祸。”简单来说,中国大一统王朝的弊端是,君王一人失德,天下亿万臣民买单,用生命买单。

标签: 中国历史发展图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