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与潮流共生 广州文化软实力走在前列

滴答历史 101 0

经典与潮流共生 广州文化软实力走在前列

  大型原创音乐剧《西关小姐》

经典与潮流共生 广州文化软实力走在前列

  “2017—海内外华人粤剧粤曲展演”活动,11月20日分别在粤剧艺术博物馆和江南大戏院举办 记者 邓勃 摄

  近年来,广州文化取得长足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双轮驱动,岭南文化中心地位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与广州作为国家重要中心城市的地位日益相称

  12月6日至8日,2017年《财富》全球论坛将在广州举办。届时,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广州将为世界各国来宾带来不一样的文化体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广州文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双轮驱动,岭南文化中心地位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与广州作为国家重要中心城市的地位日益相称。根据中国传媒大学研究发布,广州城市文化综合竞争力稳居全国第三。

  广州在国内的文化影响力日甚。2016年,广州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达4991元,占城市家庭人均消费支出比重为13.1%,居全国第一;广州图书馆自2013年开始连续4年服务量全国公共馆第一,市少儿馆读者接待量在全国公共少儿图书馆中位居首位;2016年,广州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超千亿元,成为广州市支柱性产业。

  广州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也显著提高。2016年在广州举办的第七届羊城国际粤剧节,吸引了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的143个粤剧社团(私伙局)近万名粤剧艺术家和爱好者参加。将于本月12月开幕的2017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就有全球过半国家和地区的纪录片前来参评。

  关键词 历史文脉

  新的时代继续绽放异彩

  广州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古城。1982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24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广州因其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而名列其中。广州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继续延续着历史文脉,并在新的时代绽放出新的异彩。

  最能体现出广州久远历史的,莫过于西汉南越王墓和南越王宫遗址。

  1983年发现的南越国第二代国王赵眜之墓出土文物一万余件,集中反映了两千年前岭南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国内外游客到达广州,前去西汉南越王墓参观是最多的选择之一。西汉南越王博物馆馆长吴凌云介绍,尽管西汉南越王博物馆门票需要收费,但每年仍有40万左右的人次前来参观。

  粤剧、广东音乐和岭南画派被誉为岭南三大艺术瑰宝。“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粤剧”,而广州是当之无愧的粤剧大本营。广州市文广新局局长陆志强介绍,广州充分发挥作为全球粤剧大本营的优势,每四年举办一届羊城国际粤剧节,为海内外粤剧专业人士和爱好者提供了交流的大平台。2016年,第七届羊城国际粤剧节吸引了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的143个粤剧社团(私伙局)近万名粤剧艺术家和爱好者参加。

  已有四百余年历史的广东音乐曾经被誉为“国乐”,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也是岭南文化的亮丽名片,其悠扬动听的旋律早已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流播到世界各地,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和欢迎,在海外华人华侨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步步高》、《娱乐升平》、《赛龙夺锦》等广东音乐乐曲经常被选作全国人大投票或重大国宴时的背景音乐。第六届广东音乐创作大赛刚刚落下帷幕,吸引了来自国内外120首作品参赛,其中有部分参赛作品来自澳大利亚、美国等海外地区。

  岭南画派是中华民族绘画史上的一个重要民族绘画流派,是建国后最优秀的画派之一。岭南画派名家的作品被人争先收藏,价值不菲。今年7-9月,北京、广州、深圳三地先后举办的“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开启岭南画派再发现、再研究的新篇章。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等岭南画派代表人物入选“21位广东美术大家”。广州画院共有69件作品入选本次大展,羊城画坛实力可见一斑。

  关键词 公共文化

  图书馆事业在全国领先

  今年国庆黄金周,位于广州新中轴线上的广州图书馆里人头攒攒。8天长假里,共有22.85万人次涌入广州图书馆;日均入馆人数达到2.86万人次。根据花城广场物业管理部门的统计,仅10月8日一天,截至晚上9时,花城广场的游客达63000多人次(包括广图的入馆人数),而同一时段内广州图书馆的入馆人数则达到了31000多人次,这意味着当天花城广场的人群有近一半都进了广州图书馆。

  这只是广州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广州市不断加大文化设施建设,广州图书馆新馆、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新馆、粤剧艺术博物馆等12个重点文化设施项目先后投入使用,还改造和修建了一批历史文化设施和文艺演出场馆;基本建立市、区、街(镇)、社区(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城市“10分钟文化圈”、农村“10里文化圈”的目标基本实现。

  特别是在图书馆事业方面,广州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州市的公共图书馆事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在立法、设施、服务效能等多方面均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在法律法规方面,率先制定了具有示范意义的地方性法规《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条例》,编制了《广州市“图书馆之城”建设规划(2015—2020)》,出台了《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实施意见》。在投入方面,大幅增长。2016年,广州市公共图书馆经费总投入约为3.93亿元,较2012年增长129.90%,其中购书经费8692.05万元,较2012年增长90.95%。图书馆建设也跃上新台阶。广州市相继建成开放了广州图书馆新馆、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新馆、海珠区少儿馆等图书馆,新增服务面积15.58万平方米,目前市、区公共图书馆总面积达29.83万平方米。广州图书馆成为世界上以城市命名单体面积最大的公共图书馆(10.04万平方米)。

  特别令同行刮目相看的是,广州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效能全国领先。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市、区公共图书馆读者进馆人次为1610.38万,纸质文献外借册次2193.94万,注册读者量为224.96万。广图2016年接待访问读者量为739.69万人次,单日峰值3.9万人次、日均接待2.4万人次,自2013年开始连续4年服务量全国公共馆第一,跻身世界公共图书馆前列。而市少儿馆2016年文献外借量530.77万册, 读者接待量144.25万人次,在全国公共少儿图书馆中位居首位。

  广州图书馆馆长方家忠告诉记者,广州人的阅读需求非常旺盛,每到周末或者节假日,广州图书馆里便座无虚席。这也直接让外地人改变了对广州人阅读的看法:原来广州人这么喜欢阅读。以广图为例,每年还需接待200-300批来自外地的参观者、访问者。

  关键词 文艺创作

  本土创作坚定文化自信

  11月29日晚,由广州话剧艺术中心出品的《邯郸记》在广州大剧院上演。该剧导演王筱頔不仅将戏曲元素与现代话剧进行了结合,更吸收了当下西方戏剧流行的舞台表现样式。作为拓展传统戏剧样式的成功代表,该剧不仅在国内大受欢迎,更走出国门,在俄罗斯圣彼得堡的演出更是备受赞誉。据悉,明年《邯郸记》将再次走出国门,展示广州的文化自信。

  这不仅是《邯郸记》一个样本的成功。近年来,广州市属各文艺院团坚定本土创作的文化自信,积极推进各类文艺精品创作。五年来,广州推出了粤剧《碉楼》、音乐剧《西关小姐》、话剧《麦克白》、广东音乐晚会《珠江之春》,人偶剧《哪吒》、《垃圾大战》、武侠杂技剧《笑傲江湖》、芭蕾舞剧《葛蓓莉亚》等一批艺术精品。其中,音乐剧《西关小姐》获得全国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粤剧《碉楼》获得“中国文华奖剧目奖”;木偶剧《哪吒》荣获金狮奖·第四届全国木偶皮影剧(节)目展演“最佳剧目奖”、“表演奖”、“木偶制作奖”和“舞台美术奖”四大奖项;粤剧《碉楼》获2014年国家艺术基金扶持项目;在今年举办的第十届中国杂技金菊奖全国杂技比赛中,广州杂技艺术剧院《竹韵——升降软钢丝》勇摘“金菊奖”。

  在美术创作方面,广州也不断佳作频出。广州画院画家创作的34件作品在“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入选和获奖。在2017年举办的广东百年美术大展中,广州画院和雕塑院就有72人93件美术作品参加。许鸿飞雕塑世界巡展在全球11个国家24站成功举办,反响强烈。

  广州本土文学艺术创作日渐繁荣。各文艺院团立足广州本土文化资源、艺术队伍的特色和专长,创作彰显岭南特色的文学艺术精品,擦亮“广州出品”,如第28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广州参评剧目《搜书院》、以及话剧《凡人大事》、舞剧《醒》等。陆键东著作《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荣获“2014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奖国学传播奖”。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增加值破千亿成支柱性产业

  喜羊羊、灰太狼、猪猪侠……全国小朋友们非常喜爱这些动画片角色,它们都是出自广州动漫企业。目前,广州市约有30家核心企业生产原创动画片,年产动画片近200部,时长近3万分钟,年播出动画片24万分钟,产量和播出量全国领先。

  “广州大力培植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的土壤,倾力打造动漫游戏产业的精品力作。”广州市文广新局文化产业处处长严明告诉记者,动漫游戏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在国内尚无多少成功经验的情况下,广州将视角投向海外,积极借鉴美日韩动漫产业先进经验,下大力气推进动漫产业发展。今年3月,广州动漫首次组团亮相日本东京国际动漫展,展示广州动漫行业的实力。

  近年来,广州市文化产业迅速发展。按照《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年)》统计,广州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达12.2%,2016年实现增加值超千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进一步提升,成为广州市的支柱性产业。一批颇具影响力的文化企业涌现。据统计,全市高新技术文化企业达到296家。网游动漫、新媒体等文化新兴领域领跑全国。珠江钢琴国内市场占有率为34%,全球市场占有率达26%,被认定为“全球最大的钢琴制造商”。广州灯光音响产值约占全国灯光音响产值的50%,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广州人的文化消费在不断扩大。据统计,2016年广州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达4991元,占城市家庭人均消费支出比重为13.1%,居全国第一。随着中国音乐金钟奖、中国(广州)国际演艺交易会、羊城国际粤剧节、广州艺术节、中国戏剧梅花奖、世界戏剧日等大型文化活动在穗成功举办,广州日益浓郁的文艺演出氛围,也吸引了世界著名剧目纷纷造访。

  关键词 文化影响力

  出国门增强国际影响力

  近年来,广州城市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去年开始,全国电视观众从屏幕上了解到更多的广州文化。广州市重点打造了“广府春秋”和“广州文化艺术影像志”两大精品系列纪录片,《广府春秋·山海之间》和《盈动的生命》分别于去年12月、今年5月在央视首播。《山海之间》还在11家卫视频道、27家地方电视台轮番播出。明年,《广府春秋·山海之间》将走出国门,首先在美国探索频道(Discovery)亚太电视网主频道、南亚频道、澳新频道的《神奇的中国》栏目同步播出,可到达亚太37个国家和地区的逾一亿家庭订户,向海外观众展现广府文化厚重多姿的历史风韵。据悉,“广府春秋”系列纪录片第二季《璀璨明珠》、第三季《一路花香》将分别于今年12月和2018年年底在中央电视台首播。

  广州还利用“广州文化周”、“丝路花语”、“我们,广州”三大城市文化推介品牌,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其中“广州文化周”系列活动影响广泛,已成功在秘鲁、英国、加拿大、新加坡、德国等多国多地开展活动,共有超过100万人次的海外观众参与系列活动。仅2016年,广州市共组织122批次、1720人次到国(境)外开展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广州市文广新局局长陆志强指出,“广州文化周”活动现已成为广州市对外交流的重要平台,有效推动了广府文化走出去。

  “近年来,我院大力推动粤剧走出境外、走向国外,增强粤剧在国际的影响力。”广州粤剧院董事长余勇告诉记者,2016年,该院在境外共演出98场,共1337人次演出,演出地点包括美国、加拿大、欧洲、新加坡等国家以及港澳等地区。粤剧演出所到之处,均受到当地居民的热烈欢迎。不仅是华人华侨,就连西方人都喜欢前来观看,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原汁原味的粤剧传统剧目让他们大加赞赏。

  此外,广州还通过构筑国际文化会展平台,吸引更多外国人“走进来”。2016年,广州市成功举办了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等大型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各项活动在参与国家数量、征集作品数量、展会规模等都创历史新高,成为国际社会认识和了解当代中国、当代广州的最佳载体,展示了广州市的文化自信,提升了广州的国际影响力。第21届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便吸引了来自美国、法国等35个国家和地区的350多家艺术机构的近两万件艺术作品参展。

  2016年,广州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达4991元,

  占城市家庭人均消费支出比重为13.1%,居全国第一;

  广州图书馆自2013年开始连续4年服务量全国公共馆第一,

  市少儿馆读者接待量在全国公共少儿图书馆中位居首位;

  2016年,广州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超千亿元,成为广州市支柱性产业。

  珠江钢琴国内市场占有率为34%,全球市场占有率达26%,被认定为“全球最大的钢琴制造商”。

  广州灯光音响产值约占全国灯光音响产值的50%,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羊城文化底蕴 令全国文化记者惊叹

  “打开历史之窗,独具特色的岭南风情扑面而来。从南粤古建筑到粤剧、粤曲、茶文化、粤菜,无不蕴含着这座古城的悠长文脉。”11月28日,全国主流媒体文艺副刊2017广州《财富》全球论坛文化采访线工程采风活动结束后,嘉兴日报的记者张渊学写下如此感慨。

  在为期三天的采风活动中,来自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每日电讯、工人日报等30多家主流媒体的知名文化记者,参观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海幢寺、十香园等历史古迹,寻迹广州十三行博物馆、黄埔古港、沙面大街等古代海丝遗址,从传统粤剧艺术到“中国音乐金钟奖”,从古朴的沙湾古镇到中西结合的白天鹅宾馆,再到城市中轴线上那充满现代气息的花城广场、海心沙。

  文化记者一路走下来,亲身感受广州独具特色的南粤文化,见证广州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并将他们体味到的“广州故事”记录下来,传播开去。参观完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会长曾凡华连连感叹“太精美了!”“太精美了!”,直呼“比我想象的超出太多。”他告诉记者,虽然整个博物馆不大,但是非常的精致,与北方的宏大不同,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充分地体现了以南越王为代表的细致精巧的文化特色。

  在粤剧艺术博物馆,来自浙江日报的吴重生看着博物馆内的雕梁画栋、亭台楼榭,不禁作诗一首:“广东人把粤剧当作火种,埋在地下。今天,有几路春风夺门而入,试图把它点燃。”此诗引得曾凡华一阵懊悔,他回忆说:“曾经在央视做过专门的戏曲专题片,当年梆子戏、豫剧各大小戏种都做在片子内,唯独粤剧没有,今天了解到粤剧历史深觉遗憾。”

  广州不仅完整保留着岭南文化的风韵,还在现代动漫文化有着独领风骚的地位。文化记者此行还参观了国内唯一的国际性动漫博物馆——JC动漫馆,《三打白骨精》、《米老鼠和唐老鸭》、《天空之城》等连环画手稿、漫画和动漫的原稿均在其收藏之列。“这个动漫馆里展出的不少连环画和动画作品,作者都是上海人,但动漫产业却在广州蓬勃发展。”在新民晚报副刊部副主任及首席编辑龚建星看来,“主要是因为广州开风气之先,思想更开放,有意识去经营发展。”

  结束采风后,曾凡华与许多参观广州文化景点的记者感觉一样,认为广州应该更积极地挖掘和宣传自己的本土风情、文化特色,向国内外积极展示自己的文化风貌。

标签: 国内50部历史纪录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