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开年,番茄最先关注的就是豆瓣榜单中的一项小众排行——全球纪录片TOP5。
纪录片总是用真实克制的镜头旁观着人类世界,这正是它独具的魅力。
今天,番茄就为各位盘点一下2021年评分最高的五部最佳纪录片。
NO.5《杀马特我爱你》(豆瓣评分8.6)
2005年,小学五年级的农村男孩罗福兴在泡网吧时突发奇想。
他被劲舞团中角色的夸张造型吸引,便到村头的理发店里做了一次洗剪吹。
怪异的头型,烂俗的发色一时间让他赚足眼球。
随后罗福兴又建立了一个QQ群。
他引用“时尚”的英文smart作为群名,后来觉得不够霸气,便干脆把“斯玛特”改成“杀马特”。
于是乎,杀马特和葬爱家族横空出世。
这样的群罗福兴已经记不得建了多少,这个集体从最初的几十人很快就壮大到几万人。
而加入家族的条件,就是做一个另类的发型并认同杀马特的文化。
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成为了当年的“杀马特”呢?
导演李一凡将镜头对准了这个群体,他历时两年走遍大江南北,先后对78位“家族成员”进行了采访。
而这也被导演喻为一次“详实且残酷”的调查。
当年绝大多数的杀马特都是尚未成年的“厂弟厂妹”。
他们出身农村外出务工,无学历无技能无背景,往往在工厂里充当着最辛苦的劳动力。
有一个杀马特说,自己每天至少要工作12小时以上,就连上个厕所也要得到3位领导的批准。
而这样的经历,绝大多数的受访者都经历过。
他们做着最累的工作,拿着微薄的薪水,就像是《寄生虫》里的小人物一样,害怕死掉也无人问津。
而当杀马特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时,这种状态被改变了。
无论是善意的劝解,还是恶意地唾骂,至少身边的人开始关注造型怪异的自己了。
就像一位受访的女孩说:我愿意被杀马特改变人生,哪怕它是错的。
因为发型赚来的目光,网上虚构的家族背景,让这些年轻的少男少女找到了一种自我归宿与身份认同。
当我们曾经居高临下地审视这群“异类”时,其实忽视的是这群青年在绝望生活中的挣扎与呐喊。
而导演李一凡的镜头,恐怕是整个社会第一次给予这个群体的直视。
NO.4《好好拍电影》(豆瓣评分:8.9)
《好好拍电影》是一部有关导演许鞍华和香港电影的纪录片。
许鞍华出生于东北,成长于澳门,求学于香港,成年后又赴英深造,最终在伦敦电影学院攻读了电影课程。
许鞍华为香港电影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
她曾先后三次荣膺香港最佳导演以及其他不计其数的奖项,而这样的战绩也让她成为金像奖历史上斩获最多的三位导演之一。
而这部记录片的导演文念中,曾是许鞍华的御用美术指导。
当初在拍摄《明月几时有》时,文念中萌生了拍摄许鞍华德念头。在争得她的同意后,文念中这部纪录片拍了整三载。
许在他的眼中,是一个拥有矛盾感魅力的人。
在记录片伊始,许鞍华穿着穿着花色T恤在香港的街头穿行,活脱脱的一个香港老太,可你怎能想到她却是全港最文艺,也最特立独行的导演。
许鞍华曾说过:电影是老婆,文学是情妇。
能说出这种话的人,势必不愿意屈就于市场,许鞍华则用自己的方式在票房和艺术之间寻觅着平衡。
于是乎,观众们总会看到许鞍华在商业片中“夹带私货”。
即使是在事业低谷期,她也选择妥协拍摄纯商业电影《极道追踪》,可当老友刘德华进组后,发现商业片的外壳下还是装着许鞍华想拍的东西。
她的电影事业屡受重创,她的指导作品良莠不齐。
可透过这部纪录片你会真的发现,许鞍华追求的东西从来都没有变过。
虽然是一个处于行业变革和时代夹缝的人,当她的洒脱与执念,却隐隐成为香港电影人思辨与成长的代表。
这部名为《好好拍电影》的电影,
为你还原一个真实的、朴素的、赤诚的香港电影人。
NO.3 《1950他们正年轻》(豆瓣评分8.9)
21年《长津湖》霸榜,吴京和四字这两兄弟带着观众回到了抗美援朝战场,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而今年还有一部有关抗美援朝战争的电影,正是这部名为《1950他们正年轻》的纪录片。
71年前,一群年轻的志愿军将士踏上了抗美援朝的战场,他们中有的人回来了,有的人却长眠于异乡。
而导演宋坤儒将镜头聚焦于经过那场惨烈战役的“年轻人”。
26位来自不同地区,曾就任于不同军中的老兵们含泪追忆了当年的峥嵘岁月。
当年那些年轻人的故事,从一个个耋耄老人的口中娓娓道来。
老兵们的访谈没有那些刻意煽情,他们的话语甚至是不连贯的。
然而作为听众的我们,所能感受到的震撼程度甚至要甩《长津湖》好几条街。
她,
战友回忆——十七岁就能演美丽的白毛女,但最后却被炮弹轰炸得只剩下半个身子。
临终前趴在战友的身上,还呢喃着唱着歌。
他,
是战场上的幸存者。他曾有147个战友,可完整归来的只有他一人。
他这辈子不再为自己而活,而是为了战友的意志而活下去。
他们死前含着雪,有的喝过坑底的水;
他们仅仅因为晒了一会儿太阳就被炸飞。
而听完老兵们的访谈,番茄最深切的感受就是一句话:于无声处听惊雷。
纪录片上映后,
导演宋坤儒受访时说,自己想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把他们变成一个人——中国人民志愿军。
当年的他们,大多比今天屏幕前的我们还年轻。
可正是当年这些年轻人,用自己的血肉保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NO.2《女人》(豆瓣评分9.2)
在刷完这部记录片以后,番茄真心觉得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导演组横跨50余个国家,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了超过2000名女性的自叙。
纪录片的导演,是法国人贝朗特。
可能他的名字你会感到陌生,但对于他的记录片作品,即使你不关注这个题材领域也有所耳闻。
火爆全网的《海洋星球》、评分逆天的《家园》以及振聋发聩的《人类》,这些宏伟的作品均是出自贝朗特的手笔。
而这一次,他将镜头对准全世界的女性。
没有煽情渲染,没有气氛营造,贝朗特只是让每个女性认真讲述着自己的故事与感受,并以此描绘出一幅撼动心灵的女性侧写。
有的人回忆着曾经的困惑。
很多女孩真正成长为女人,或许都是从青春期第一次月经初潮开始。
可即使是最寻常的女性生理常识,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却讳莫如深。女孩们不能随意讨论这种‘禁忌话题’,因为缺乏科学的引导,有些女孩甚至会厌恶自己的成长与变化。
有人诉说着自己的勇敢。
作为一名被暴力和人口贩卖事件的幸存者,她选择直面自己的恐惧。
她告诫其他女性:沉默使一切成为可能,暴力在沉默中滋长,在回避中激增。而当她决定不再沉默时,就已经成为了一个全新的自己。
有人分享着自己的成功。
这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她只是第一次拿到了印着自己姓名和职务的名片而已。
她终于意识到,男人能做到的,自己身为女性同样可以完成。
她在镜头前面开怀大笑,富有感染力的喜悦隔着屏幕你也会感同身受。
女性的声音需要被听见。
这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背景、不同年龄的女性在讲述不同的故事:怀孕、生育、性、教育、婚姻、家庭、暴力、职场等等。
这些故事除了小到月经初潮或容貌焦虑,更有人性观点及意识觉醒。导演一直带着观众在倾听。
而在番茄看来,这种记录形式或许体现了导演的初衷。
没有交流访谈,更无需渲染煽情,
男性或者女性自己唯独需要做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尊重女性。
而这种尊重,就从认真倾听开始。
NO.1《地球改变之年》(豆瓣评分9.2)
自2020年3月以来,新冠病毒席卷全球。
因疫情阴影的笼罩,人类的生活、文化、经济等多方面发展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当各地官宣居家隔离时,整个世界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
然而,
当人类大幅减少活动的两年间,
地球和大自然却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在印度北边的某个边陲小城,当地居民第一次见证“神迹”。
三十年来,人们第一次在家里的屋顶上看见喜马拉雅。
这并非什么海市蜃楼,而是以往远处的山脉被污染的空气所遮蔽。而在印度封城12天后,世界第一高山在云海中露出了真容。
这并非个例。
空气变好了,上海城市上空的有毒气体含量减半;
海水变清了,大西洋海岸的海水清洁度从差变为优;
动物变多了,弗罗里达多年来首次迎来了产卵雌海龟;
因为人类停下了脚步,世界万物却获得了觉醒复苏。
在以往,人类作为地球上的霸主,习惯于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万物之上。
也许我们会认为是人类让这个地球越来越好。
可实际上却恰恰相反。
日本奈良的鹿是这里的一道风景线,每年有数十万的游客慕名而来。
他们会把购买的米糠饼投喂给小鹿,在这里人和鹿和平相处着。不过在疫情到来后,很多奈良群众曾担心如果少了人类的照顾,鹿群会因为饥饿而受到影响。
然而,事情的走向却恰恰相反。
在头领的带领下,鹿群穿过无人的街道,找到了一片草地嬉戏觅食。
奈良人发现鹿群的数量不减反增,而且他们的状态比从前更好。
人类,似乎只是一厢情愿。
这样的事件,每天都在人类的身边悄然发生。
纪录片摄制组用镜头记录下一个个令人们震惊的瞬间:开普敦的企鹅更从容的喂养后代,草原上的母豹有了更加庞大的家庭。
也许,人类在应对疫情带来的冲击与影响的同时,更应深刻的反思。
相比于地球数亿年的生命长河中,人类的历史迄今为止不过是短短的一瞬。
自然之力的强大远远超过人类的认知,我们需要敬畏自然,和谐相处,而非凌驾在它之上。
相信番茄,如果你刷完这部年度最佳纪录片,你所感受到的震撼远非文中只言片语这样简单。
尾声好的纪录片,就像是一篇论文。
它不似诗歌烂漫,不如小说精彩,却胜在真实与震撼。
这五部年度最佳纪录片,番茄建议各位一部也不要错过,或许其中的一部会颠覆你的人生观。
(电影烂番茄编辑部:鸥鸥)
标签: 10部初中生必看的历史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