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待司马迁身残志坚地写完《史记》?

滴答历史 113 0

你怎么看待司马迁身残志坚的写完《史纪》?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易其所不能。”司马迁的成就,就是这句话最好的证明。

你怎么看待司马迁身残志坚地写完《史记》?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正当司马迁全身心地撰写《史记》之时,却遇上了飞来横祸,这就是李陵事件。

李陵兵败投降匈奴的消息传回长安后,所有人都在指责李凌,汉武帝询问司马迁的意见,司马迁因不满朝堂上那些趋炎附势的人,极力为李陵辩护,相信李凌肯定有不得已而为之的苦衷,而最后当谣言说李陵为匈奴抵抗大汉,汉武帝因此迁怒于司马迁,最终司马迁被判死刑。而当时的汉朝有两种方法能够减免死刑。司马迁家没有钱就只能接受宫刑。

你怎么看待司马迁身残志坚地写完《史记》?

这件事对司马迁以后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接受宫刑之后就意味着他变成了一个不是太监的太监。成了一个男人的另类,他不是男人。也成了一个士大夫的另类,他不可能被士大夫的阶层所接受。还成了一个文化人的另类,也就是说司马迁本来是个文化人,是一个士大夫,是一个读书人。但是,他原来所归属的圈子把他除开了,不承认他是男人,不承认他是文化人,不承认他是士大夫。他以后就会和自己原来所属的圈子格格不入,成为一个孤立的存在。

你怎么看待司马迁身残志坚地写完《史记》?

二,宫刑成了他一辈子抹不掉的羞辱。司马迁曾说过几句非常沉痛的话。他说:“行莫丑于辱先,而诟莫大于宫刑。”说一个人活在世上,你作的最大的错事,莫过于侮辱了你的祖宗。说一个人在社会上生活,你被人指责的最大的过失,莫过于你接受了宫刑。他在一篇很有名的书信:《报任少卿书》这个书信中也谈到他接受宫刑以后的那个痛苦。他说是“肠一日而九回”,说肠子一天不知道要转动多少次。“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他说坐到家里头,就精神恍惚,出去以后,不知道往哪里去。“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一想起接受宫刑的痛苦,脊背上的冷汗马上就渗出来,把他的衣服,后背的衣服全部给浸湿了。可想而知这个刑法对司马迁的影响是有多么的深刻,这个羞辱对他来说有多么的痛苦。

你怎么看待司马迁身残志坚地写完《史记》?

三,司马迁是一个非常有才的人,而他的才能却在他接受宫刑后将不被这个社会所承认。就是不管你做了什么所有人都会看不起你,即“终不可以为荣”所有人都会把你和你的附属之物都看的一钱不值,所以司马迁保全自己生命的代价,是付出了作为一个人的尊严,这是一个惨痛的代价。所以接受宫刑以后,作为男人的司马迁死掉了,作为一个封建士大夫的司马迁也死掉了,但是在《史记》中间激扬文字的那个太史公却获得了新生。

你怎么看待司马迁身残志坚地写完《史记》?

曾经他也想过就着么死了算了,但他又是那么的不甘心,他的《史记》还没有写完,他要完成他父亲和他自己的意愿。司马迁想人总会有一死,但"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死的轻重意义是不同的。他觉得自己如果就这样 "伏法而死",就像牛身上少了一根毛,是毫无价值的,他最终选择了保全自己的生命。

在经历过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摧残之后,司马迁学会了从那个社会最底层的角度看待人世的一切,才有了后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现在的司马迁对待历史的认知有了不一样的见解和认知。他充分地肯定了人们追求富有的正当性。“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你怎么看待司马迁身残志坚地写完《史记》?

一个人在遭到无辜的迫害以后,通常有两种选择: 要么悲观消沉,要么发愤图强。而司马迁选择了后一条路。他秉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目的,将自己心中所有的"愤"全部倾注到史记的创作中去。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记录《史记》最终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记传体裁。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闪亮的珠玑,诞生在血肉与岩石的刮擦之间;耀眼的金钻,出现在高温与强压的作用之下。而《史记》的诞生,出现在司马迁遭受身体和心灵的的重创之后。

标签: 司马迁史记坎坷过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