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资治通鉴196卷,唐纪12
唐太宗李世民问身边的大臣:“自古以来,有时候君主昏聩而臣下清明,有时又是君主清明而臣下昏聩,二者之间哪个更重要些”
魏征答道:“君主清明,则善恶赏罚得当,臣下如何能够作乱!如果君主不清明,放纵暴虐、刚愎自用,即使有良臣在身旁,又有何作为呢。”
我感到这段对话真是太好了,说出了关键点。
一个国家、一个单位、一个部门,能否发展好,关键看一把手。
一把手没有私心,单位的人风气就正;
一把手目标明确,单位的人就有奔头;
一把手赏罚分明,单位的人就有干劲。
所谓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就是这个道理。
这其实也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在一个单位中,一把手和其他之间,一把手是主要矛盾,决定了单位的风格。
也是毛主席在六届六中全会上所说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因为一把手如果不行,其他的人行,没有用。
目标变来变去,政策变来变去,下面的人就会不知所措。
没有明确的预期,到底什么该干,什么不该干很迷茫;
有什么重要的举措,下面的人也不会积极响应,而是要看一看再说。
因为今天对的事,明天可能错了,不得不小心。
忠诚能干的人得不到重用,老是搞小圈子和奉承拍马,能干的人没有生存空间,只知道吹牛拍马的人上位,单位的文化就会扭曲,风气就会败坏。
赏罚不够分明,做得好的得不到足够的赏赐,没有什么好处;做得差的,也不会受到处罚,无所谓。
久而久之,下面的人就会失去干劲,因为干得好总是要付出更多,而没有获得应有的回报。
而什么都不做,收获也差不多,那为什么要辛辛苦苦去拼搏呢?不如躺平好了。
相反,如果一个一把手是知人善任、毫无私心、目标明确、赏罚分明。
那么下面的人自然就会按照这个导向来办事,适应不了的就会被淘汰。
无私就会公平,就会对着结果去,就会让下属感到风清气正;
目标明确就会产生内驱力,让大家都有奋斗目标和方向,不用扬鞭自奋蹄。
赏罚分明就会产生激励,让大家都能感到干好了就有回报,干不好就有惩罚,干劲更足。
因此,一个单位的好坏,直接取决于一把手的态度和能力。
而一把手的能力中,又以知人善任为第一。因为事情是靠人干出来的。
只要能把合适的人安排到合适的岗位,并让他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一定会发挥作用和价值。
一把手不需要什么都很强,不会运营,找会运营的人;不会激励,找合适的人力资源老总来辅助等。
李世民就是一个知人善任的榜样。
例如,他使用李世勣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他自己也说,“隋炀帝疲劳百姓,修筑长城,来防备突厥,最后却毫无效果;我只是将李世勣安排在晋阳,边境就安宁了,他作为我的长城,岂不是更为壮美吗!
标签: 中国古代皇帝综合能力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