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元代的赵孟頫能够跻身于楷书四大家之列?

滴答历史 230 0

元代书法是在宋代迥然不同的基础上展开的。公元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灭南宋,统一了中国。元朝贵族在国内实行的是种族压迫制度,规定各地方行政长官由蒙古或色目人担任,汉人只能担任副职,走上仕途的汉族文人备受岐视,充满恐惧和苦闷。虽元文宗颇好书画,于天历初年置奎章阁,以柯九思为鉴书博士,但只是消遣而已,故书法艺术并不景气。有成就的书法家也极少,只有赵孟頫、鲜于枢、邓文原、康里巙巙、吾丘衍以及吴镇、杨维桢、倪赞等人而已。除赵孟頫、吴镇等外,多数不能与宋唐诸家相比,更无论魏晋。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惟赵孟頫一人。

赵孟頫是宋太祖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之后。元灭宋之后,其在家闲居,致力学术和艺事。

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元世祖忽必烈为笼络南方地主阶层,派人到江南网罗有名望的士大夫,赵孟頫被荐入选,以赵宋“宗室子”而出仕元朝,颇受非议。而他自己也对元朝统治者的猜忌中,在良心自责的苦闷中生活着。

赵孟頫五岁开始学书法,仕元后益勤。元杨载说他“专以古人为法。篆则法《石鼓》、《诅楚》;隶则法梁鹄、钟繇;行书则法逸少、献之”(《翰林学士赵公状》)。但他决非仅取上述诸家,于宋高宗、张即之、李北海等无不临习,对宋诸大家也都研讨,且孜孜不倦,仅王献之小楷《洛神赋》就临过数百本,故能博采众美,自成一家。

赵孟頫书写十分勤奋,对当世影响极大。与他同时的另一书法家鲜于枢说:“子昂篆、隶、正、行、颠草,俱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子昂诸书第一。”元代书坛较著名的书法家俞和、张雨都是他的学生。天竺(今印度)僧人数万里专程来求其书,朝鲜也收藏有他的书法。他书写速度极快,“下笔神速如风雨,一日能书一万字”,仅千字文就写过数百本,所写佛、道经卷亦多,所以,他传世书迹极多,比“平生写过麻笔十万”的米芾似有过。

赵孟頫篆、隶、楷、行、草皆能,尤以楷、行、草见长。传世小楷《洛神赋》、《张总管墓志铭》、《汲黯传》、《道德径》,大楷《仇锷墓志铭》、《胆巴碑》、《三门记》,行书《千字文》、《玄都坛歌》、《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洛抻》以及《六体千字文》等都能代表他的艺术风格,笔画圆润停匀,结体端正秀丽,章法均衡整齐,用笔结体虽有变化,但绝无大起大落之笔与欹斜不正的字形,不论沉着与飘逸,都极其妍美。

对赵孟頫的书法,后世毁誉不一,明朝文嘉说:

上下一千年,纵横二万里,……无有能与比者。清朝包世臣说:

吴兴书,笔专用平顺,一点一画一字一行,排次顶接而成。古帖字体,大小颇有相径庭者,如老翁携幼孙行,长短参差,而情意真挚,痛痒相关。吴兴书,则如市人入隘巷,鱼贯徐行,而争先竞后之色人人见面,安能使上下左右空白有字哉?其所以盛行数百年者,徙以便生胥吏故耳。明朝傅山更说:

贫道二十岁左右,于先世所传晋唐楷书法,无所不临,而不能略肖。偶得赵子昂《香光诗》墨迹,爱其圆转流丽,遂临之,不数过而欲乱真。此无他,即如人学正人君子,只觉觚棱难近,降而与匪人游,而无尔我者然也。行大薄其为人,痛恶其书浅俗,如徐偃王之无骨(《作字示儿孙》)。毁誉之别,不啻霄壤,但都有一定的道理。

赵孟頫书法之妍美确实可称为古今绝伦,故备受众人所爱,其楷书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颜柳欧赵”。他对书法的贡献在于集古今妍美楷书之大成,尤其是结体方面的精工,示人以楷模,引人入门径,初学者可“不数过而乱真”,这又可与集古今雄浑楷法大成的颜真卿相比。但赵书中的意蕴浅薄,千纸一面,与颜真卿楷书随所书内容不同而显示出不同的情貌迥异,此又无与鲁公相比。书法艺术所重者在于真天自然,在于错综变化中而不失和谐,在于意蕴深厚,并能显现出蓬勃的生命力。这也是赵孟頫与前代书法大家不能相比的。以人品定书品,因人废书固然偏谬,但也不能不看到书法与人的品性乃至学识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否则书法就失去了其作为艺术的生命之泉。赵孟頫书法风格是时代以及所处的环境造成的。虽然他高官祿厚,荣耀五朝,但身为汉人,且是宋宗室子,亦如肉在俎,处于随时可被宰割的地位,故不敢与统治者抗争。他书名盛大,虽厌人求索,“有出缣楮袖者,辄盛气变色,深闭固拒乃已,然名士大夫相知之厚与挟贵而来者,间亦欣然行笔”(元柳贯《柳待制文集》)。脸色依人而变,固可显示内心深处的烦恼苦闷,亦可见真品行。统治者需要他来装点门面,也需要他的书法。赵孟頫老而致仕还家后,朝廷仍命他在家中抄写,其痛苦亦可想而知。不幸的时代,虽造就了他多方面的才能:工诗文,通佛老,精音乐,善鉴赏,擅书画,长篆刻,使他成为中国艺术史上少见的多才多艺的人物,但恶劣的环境也造成了他特有的华丽妍美的艺木风格:绘画虽山水、竹石、人马、花鸟无所不精,但却沒有高远的格调;书法虽篆隶楷行草无所不能,但却沒有深厚的意蕴、感情的流露和生命的跳跃。即使通佛老,但“身为笼中鸟”的现实,不可能也不允许他使释老之学融入血液,忘怀尘世,飘然物外。故作品中既无佛家的静谧,也无道家的超逸。

标签: 楷书四大家是谁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