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在1900年。而火烧圆明园,是英法联军干的滔天罪行,发生在1860年。
这两个事件的发生时间,相距约四十年。因为都是近代西方列强的罪行,因而常常容易被混淆。
北京圆明园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帝将其赐给四子胤禛(后来的雍正帝),并赐名圆明园。
此后,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代皇帝共一百五十多年间,集中大批物力财力,役使无数能工巧匠,将圆明园营造成一座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园林。
每到盛夏,清朝皇帝就来这里避暑、听政,因此也称“夏宫”。
圆明园规模宏大,珍藏文物众多,建筑风格中西合璧,达到了中国古代皇家园林艺术的巅峰,被誉为“万园之园”。
当时法国文豪雨果对圆明园评价:
“你只管去想象那是一座令人心神往的、如同月宫的城堡一样的建筑,夏宫就是这样的一座建筑。”
我们来看看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历史背景。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英、美、法等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批不平等条约,攫取了一系列特权。
随后,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西方列强以修约为名,企图获得新的特权。但是均遭到清政府的拒绝。
于是,西方列强恼羞成怒,决定发动新的侵华战争来实现其无理要求。
1856年,英国和法国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战争。我国史学界称之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正式发起战争。
英法联军攻陷广州后,一路北上,一直打到天津城下,扬言进攻北京。
清政府连忙派人议和。
1859年,英法公使各率领一支舰队进北京更换条约。
清政府指定要求英法代表从天津北塘登陆进京,但英法公使却率舰队蛮横闯入大沽口。驻守大沽口的清军开炮阻击,使英法联军狼狈逃离。
在京师附近的通州谈判时,双方使节发生了剧烈争议,清政府拒绝了对方的无理要求,并将其一行39人扣押,送往京师北京当做人质。
于是,英法联军直扑清朝北京。
清廷的僧格林沁、瑞麟残部在城北一带稍事抵抗,即行逃散。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首领以清政府曾将英法被俘人员囚禁在圆明园为借口,派军官率军三千多人直趋圆明园。
圆明园名闻中外,英法联军首领不可能不知道。
守护圆明园的一批清廷官兵、太监奋力抵抗,但寡不敌众,以身殉职。还有一些清廷人员当场自尽。
英法联军轻易地攻占了圆明园,肆意抢劫。为了抢夺财宝,他们手忙脚乱,互相殴打,甚至发生械斗。
侵略者除了大肆抢掠之外,还大肆糟踏、破坏,将一些不能带走的东西砸烂。
当侵略者撤离圆明园时,这处皇家园林狼藉满地,满目疮痍。
据事后统计,英法联军大肆掠夺了圆明园的上百万件青铜礼器、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最后,英法联军丧心病狂地放火焚烧了圆明园。
大火三日不灭。
除了一些古籍、文物被焚烧,还有太监、宫女、工匠等共约三百人来不及逃离,被活活烧死。
事后据清室官员查奏,圆明园内仅有二三十座殿宇亭阁及庙宇、官门、值房等建筑幸存,但门窗多被损坏。
而且,圆明园附近的万寿山清漪园、香山静宜园和玉泉山静明园的部分建筑也受大火蔓延,遭到焚毁。
中国古代皇家园林艺术的典范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掠夺、焚毁,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
法国人当时就已指出,这就如同卢浮宫和法国国立图书馆同时被毁。
对于这场浩劫,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抨击道: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抢劫,另一个放火焚烧。他们高高兴兴地回到了欧洲,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他们共同“分享”了圆明园这座东方宝库,还认为自己取得了一场伟大的胜利!
如果要说火烧圆明园的最大凶手,要算英法联军的首领。例如英军首领额尔金、名义统帅格兰特、指挥官詹姆斯·卜鲁斯,以及法军司令孟托邦等人。
是他们直接命令英法联军攻占圆明园、掠夺财宝并且纵火焚烧的。
当然,他们的背后,是侵略中国的西方列强政府。
如今我们看到的圆明园,只剩一片瓦砾废墟。这是西方列强的罪行见证,也永远激励着我们国家和中华民族奋发自强,富国强兵,这样才不会让历史耻辱重现!
标签: 火烧圆明园的凶手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