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与国王》打着历史旗号的虚构故事?(转载)

滴答历史 118 0

《安娜与国王》打着历史旗号的虚构故事?

    美国人把《安娜与国王》视为史诗般的经典之作,香港人把周润发饰

  演的暹罗王视为香港人的光荣。然而这部引起世人对暹罗王室产生兴趣的

  卖座电影,却在泰国面对被禁的命运。

    泰国电检局提出电影有30多处有辱泰国皇室的例子,并指出电影中有多场戏扭曲历史、侮辱泰王蒙库。

    实际上,早在拍摄期间,电影公司已经很有诚意地请来泰国专家当顾问,并曾四度修改剧本让当局过目,最后仍不能在泰国取景。

    尽管美国音乐剧《国王与我》曾获得东尼奖而声名大噪,尤伯连纳的

  电影版本也赢得5座金像奖而大放异彩,周润发的《安娜与国王》又再次

  掀起热潮,泰国政府始终对安娜的故事无法苟同。

    不同版本的作品,都是改编自1944年出版的玛格丽特兰登(

  Margaret Landon)著作《安娜与暹罗王》。玛格丽特是美国长老会

  传教士的妻子,曾在20世纪初旅居泰国10年,返美后根据安娜的4篇

  文章,写成这本著作。

    玛格丽特自称她的作品75%是事实,25%是根据事实虚构。然而泰

  国人普遍认为,安娜的故事纯属虚构,历史学家也对安娜的故事作出

  了种种反驳。

  美国化的安娜

  被包装得坚强、女性化

    霍士公司的世纪末重头戏《安娜与国王》在美国全线上映的当儿

  ,泰国Sipakorn大学的女讲师恰乐诗丽(Chalermsri Chantasingh)

  以学术研究挑战好莱坞安娜,声称故事的真实性还不到5%。

    她说:“唯一的事实是,真的有一个叫作暹罗的国家,有一个暹

  罗王,他有一个叫作朱拉隆功的儿子。其他的一切,都是虚构。”

    恰乐诗丽不久前刚获得美国肯萨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题目就是

  《国王与我的美国风格:英国女教师蜕变成美国传奇人物》。

    恰乐诗丽在论文中指出,这些年来作家、作曲家和电影导演如何

  根据个人需求而重塑安娜这个角色。

    美国化的安娜被包装得坚强、女性化,而极具吸引力,在暹罗王

  朝里为争取民主、废除奴隶制度和提高妇女权益而斗争。

    但恰乐诗丽指出,真实的安娜是一个以写作维生的前教师,把虚

  构故事浪漫化,以取悦维多利亚时代的纽约出版商和读者。

    美国学者亚历山大格里斯伍德(Alexander Griswold)就曾记录

  安娜因为这本书而向暹罗驻伦敦大使道歉,声称煽情化的神秘东方色

  彩,是为了满足读者的要求。

    恰乐诗丽说,安娜当时对东方显然怀有偏见。她以西方优越感,

  把自己塑造成一个野蛮国家的拯救者。作为小说家她也许会受到读者

  的欢迎,但她绝对不会受到历史学家的欣赏。

    实际上,历年来也有很多西方历史学家对安娜的故事表示不满,

  多方抨击安娜所写的文章和玛格丽特的《安娜与暹罗王》。学者发现

  安娜的叙述有很多矛盾和毫无根据的地方。

    早在《安娜与暹罗王》出版的数年后,历史学家史密斯博士就写

  了《一位暹罗王宫的医生》来平衡报道安娜的叙述。1950年,泰国王

  族普拉莫出版论文指出暹罗王蒙库是第一位通晓西方文化与科技的国

  王,不是安娜描述的专制暴君,更没有施用火刑、虐待宫中女人。

  群众所认识的安娜

  都来自流行文化

    1961年,美国学者格里斯伍德发表《暹罗的蒙库王》指出安娜描

  写的地牢与史实不符。另一个历史学家马法特也出书驳斥安娜的叙述

  ,并指出蒙库王是在安娜离开泰国一年后才逝世,而电影中的安娜却

  陪在蒙库王驾崩的床边,成为新王的军事。

    然而广大群众所认识的安娜都是来自流行文化,而不是学术论著。

    随着不同版本的安娜的出现和广受欢迎,这个角色也变得越来越

  是聪明能干,而国王的角色也相对地变得越来越是残忍和野蛮。相对

  地,故事中的人民在佛教的国度中受苦,而安娜以救世主的形象出现。

    恰乐诗丽与许多旅居西方国家的泰国人一样,在留学生涯中忍受

  着“野蛮国度与救世主”的虚假形象。许多美国同学都好奇地问她泰

  国社会是否真的和《国王与我》中所演的一样,更糟的是,连一些居

  住外国的泰国人也以为电影和音乐剧中含有一些历史根据。

    《国王与我》每放映一次,对于泰国与泰王的虚假形象就更深入

  人心一些。

    音乐剧来到肯萨斯时,恰乐诗丽并没有和一些泰国学生一样走到

  街头抗议。她选择以另一种方法还历史以清白。

    恰乐诗丽花了两年时间收集所有蒙库时期的历史资料。除了找出

  安娜的真面目,也研究为何安娜的故事会如此广受欢迎。

    得出的结论是:安娜的故事符合美国的思想形态以及西方社会与

  基督教的优越感。

    恰乐诗丽说:“安娜的故事很明显地拥有所有西部爱情小说的重

  要成分,让主角把法律带给未开化的社会。不同的只是,主角并没有

  拿枪,她所持有的是知识与宗教。她所前往的,则是一个从餐桌礼仪

  到治理国家都有待学习的暹罗。”

    她指出,不同版本的故事对史实作了不同的修改和扭曲,并加入

  许多额外的情节。

    玛格丽特的著作非常强调基督教的优越感,并且把安娜塑造成朱

  拉隆功王子废除奴隶制度背后的推动者。到了电影版和音乐剧,国王

  与安娜之间的恋情,写下浪漫的篇章。

    这都是毫无历史根据的。

  恰乐诗丽:

  《安》片主角应是蒙库王

    经过各个版本的以讹传讹和加盐加醋,展现在观众面前的已是打

  着历史名义的虚构故事。

    恰乐诗丽要求好莱坞导演不要再把电影中的国家称为暹罗,也不

  要再声称故事是发生在暹罗皇宫。

    她说:“他们也应该注明这是个虚构故事,而不应以历史故事来

  对待。”

    恰乐诗丽提出,如果好莱坞真的有心拍历史电影,那么主角应该

  是充满智慧而具有民主意识的蒙库王,而不是一个女教师安娜。

    随着好莱坞电影的深入民间,成千上万的美国人和世界各地的电

  影迷,都已经把偏离史实的经典电影,当作真实的故事。

    恰乐诗丽说:“塑造一个别人的虚假形象来赚钱是不对的。作为

  一个泰国人,我认为我们应该尽最大努力,来纠正他们的错误。”

    1862年:安娜在新加坡教书。当时她守寡,育有一儿一女。在暹

  罗驻新加坡领事的推荐下,带着儿子路易赴暹罗,教导皇家子弟和女

  士英文,月薪100美元。

    1867年:安娜赴美国度假,之后再也没有回暹罗。

    1868年:蒙库王驾崩,15岁的朱拉隆功王子继位。

    1870年:安娜已定居美国,在《大西洋》月刊发表第一篇文章“

  在暹罗王宫的英国女教师”。之后陆续发表一系列文章。

    1915年:安娜在加拿大蒙特里逝世。

    1944年:玛格丽特·兰登出版《安娜与暹罗王》。

    1946年:黑白电影《19世纪英国教师的真实故事》在奥斯卡金像

  奖赢得最佳摄影和最佳美术奖。

    1951年:尤伯连纳主演的百老汇音乐剧《国王与我》上演。结果

  大受欢迎,创下1246场的记录。

    1956年:《国王与我》电影版面世,同样由尤伯连纳主演,赢得

  奥斯卡影帝,影片也得到其他4个金像奖。

    1972年:故事再重拍成13集电视剧,尤伯连纳再演国王。

    1996-97:新版《国王与我》音乐剧再次上演,赢得4项东尼奖。

    1999:动画版《国王与我》在年初面世。周润发主演的新版《安

  娜与国王》电影,则在12月17日于美国首映。

  历史真相vs虚构故事

  ●安娜的背景

  故事:来自高尚的上流社会家庭。

  真相:在印度度过童年时期,母亲也许是嫁给英国军人的印度妇女。

  ●朱拉隆功

  故事:在安娜离开暹罗后求她回来。

  真相:朱拉隆功从来没有求过安娜,也没有聘请过任何外国教师回泰

  国。相反地,他喜欢把孩子送到外国留学。

  ●蒙库王

  故事:脾气古怪、残暴

  真相:负责任的父亲,尊重孩子的自立,谦逊

  ●安娜与国王的关系

  故事:安娜在国王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互相爱慕。

  真相:安娜与国王只见过几次面。日理万机的国王,也没有必要与一

  个小小的教师周旋。

  ●安娜的教师角色

  故事:传授西方知识、宗教、民主思想,成为朱拉隆功王子的军师。

  真相:不是一个理想的教师,不懂皇室礼仪,甚至可能没真正有机会

  教导过皇室后裔。

  ●安娜的东方知识

  故事:安娜是一名东方专家。

  真相:并没有真正与宫廷外的人士接触,对泰国社会认识不深,甚至

  没有真正地学好泰语。

  ●安娜著作的真实性

  故事:安娜坚持所写的都是真实情况。

  真相:安娜面临经济困境,向美国朋友请教什么样的故事最能卖钱,

  并证实“煽情的东方色彩”和“解放奴隶的精神”最符合当时的美国

  人口味。

  ●关于地窖

  故事:国王的妃子被关在地窖中。

  真相:以当时的曼谷土壤来说,根本不可能有地窖。

  ●残忍习俗

  故事:建立新宫殿时以活人作牺牲品、采用火刑。

  真相:泰国人从来没有这样的传统。

标签: 外国历史故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