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姬的哀伤你懂吗?历经三嫁“须知薄命是佳人”

滴答历史 154 0

蔡文姬,一个才艺无双的不世才女,一个命运多舛的悲情女子,一个在中华文化史上留有浓重一笔的奇女子。

“此生已分老沙尘,谁把黄金赎得身。十八拍笳休愤切,须知薄命是佳人”宋代诗人徐钧如是评价。

清代诗论家张玉谷也有诗言:“文姬才欲压文君,《悲愤》长篇洵大文。老杜固宗曹七步,办香可也及钗裙。”

本是大家女,天资妙绝伦东汉末年世家林立,士人皆以儒学为尊。在当时,有一个名满天下的儒学大家,在士人中地位极高,备受推崇,可以说谁要能成为他的弟子,那他也算是出名了。这个人就是蔡邕,字伯喈,东汉时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

蔡邕才华横溢,不仅精通音律,通经史、善辞赋之外,又在书法一途颇有建树,擅长篆、隶书,尤其以隶书造诣最深,有“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的评价。并且他还自创“飞白”书体,对后世影响甚大,被《书断》评为“妙有绝伦,动合神功”。而他有一女,也是天资卓越,深得他真传。她便是蔡文姬。

蔡文姬的哀伤你懂吗?历经三嫁“须知薄命是佳人”

蔡文姬,名琰,字文姬。在她九岁的时候,夜间听父亲蔡邕弹琴,忽而琴断一弦,蔡文姬便知道了断的是第二根弦。蔡邕不相信她小小年纪就有了这样的见识,认为她是蒙的,后又故意断一琴弦考她,她又答对了是第四根。这便是蔡文姬辨琴的故事,足以说明她的天赋。

蔡文姬的哀伤你懂吗?历经三嫁“须知薄命是佳人”

蔡文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在文学、书法、音律方面都有着不小的成就。《后汉书·烈女传·蔡琰传》评价蔡文姬“博学而有才辩,又妙于音律”、“端操有踪,幽闲有容。区明风烈,昭我管彤”。

奈何身世艰,被掳入胡园蔡文姬十六岁时蔡邕给他定了一门亲事,丈夫是卫家的卫仲道。卫家是汉朝大将卫青之后,而卫仲道亦是熟读经史,学识不凡。这本是一桩门当户对,天配绝伦的婚事,二人婚后也是恩恩爱爱,琴瑟和鸣。可惜的是,卫仲道患上了肺痨,婚后一年就撒手而去了,让蔡文姬成了遗孀,二人连个孩子都没有。

蔡文姬的哀伤你懂吗?历经三嫁“须知薄命是佳人”

卫家的人见蔡文姬刚嫁给卫仲道不久,就让他驾鹤西去,甚至都没有留下子嗣,认为蔡文姬克夫,所以对她冷言冷语。蔡文姬在夫家的生活过得并不好,于是便想回娘家。可惜,命不由人,另一个厄运也接踵而至。蔡文姬的父亲蔡邕被杀了。

董卓乱政以来,做了不少打压世家的事情,为了缓和一下与世家的关系,董卓强制征召了拥有极大名望的蔡邕当官。不管是因为拉拢需要,还是因为董卓也敬佩蔡邕学识,蔡邕在很短的时间内被连续升官。三日之内,历任侍御史、治书侍御史、尚书、侍中、左中郎将等职,封高阳乡侯。

后来董卓死了,王允掌控大权,蔡邕在一次会上感慨了几句董卓对他的知遇之恩,被强势地王允下了大狱,后面被杀害了。

蔡文姬的哀伤你懂吗?历经三嫁“须知薄命是佳人”

可怜的蔡文姬刚刚丧夫,被人称为扫把星,后面又失去了父亲,孤零零的,没有了依靠。可是偏偏祸不单行,之后竟然还有更大的厄运降临了。

兴平二年,即195年。南匈奴叛乱,南下劫掠,刚好劫走了她。因为她相貌气质出众,又精通音律,被匈奴左贤王强行占有了,还生了两个儿子。

胡地十几年,幸得返故乡建安十一年,即207年,曹操想起了昔日的文学大家蔡邕,得知蔡文姬被掳到了匈奴那里,就用重金将她换了回来。

昔日青春年少的大家闺秀,回来时已经是三十多岁的沧桑女人了。蔡文姬在匈奴度过了十多年,这十多年间,她每一天都在想家。草原上永远都是听不懂的匈奴语,闻不尽的羊膻味,“冥当寝兮不能安,饥当食兮不能餐,常流涕兮眦不干,薄志节兮念死难,虽苟活兮无形颜,人似兽兮食臭腥.” 、“竭逼我兮为室家,将我行兮向天涯,对殊俗兮非我宜,遭恶俗兮当告谁,毡裘为裳兮骨肉震,惊羯膻为味兮遏我情”。

蔡文姬的哀伤你懂吗?历经三嫁“须知薄命是佳人”

曹操将蔡文姬接回来后,又给他选了一个夫君,是当时的屯田都尉董祀。董祀当时是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而蔡文姬已经是三十多岁,且两度嫁人,孩子都有两个的女子了。尽管董祀十分不愿意,可是也不敢违背曹操的指派,娶下了蔡文姬。

强扭的瓜不甜,婚后的日子可以想到,他们夫妻二人的关系并不好。可怜的蔡文姬,出生名门世家,大家闺秀,最后却是落得被人鄙弃,无奈娶之的下场。

董祀不喜欢她,可他依旧是她的夫君。一日,董祀犯下了杀头之罪,危在旦夕间,还多亏了蔡文姬帮他求情。

那日曹操正在宴请公卿名士,天气寒冷不已,蔡文姬却在外披头散发,赤脚跪地请见。曹操当众告诉所有宾客,昔日蔡邕之女正在外面,让所有人都见见。众目睽睽之下,蔡文姬披散着头发,光着脚,向曹操叩头请罪。她说话井井有条却又情感悲切真挚,一番话下来满堂宾客皆是为之动容。

不过曹操却是难为地说降罪文书已经发了出去,朝令不能夕改,为时已晚。蔡文姬说∶“你马厩里的好马成千上万,勇猛的士卒不可胜数,还吝惜一匹快马来拯救一条垂死的生命吗?”曹操最终还是被蔡文姬感动,赦免了董祀,还给蔡文姬送来了头巾、袜子和鞋子。

蔡文姬的哀伤你懂吗?历经三嫁“须知薄命是佳人”

世间奇女子,才情天下知蔡文姬是天下大儒蔡邕的女儿,家里收藏了很多珍惜的古籍,曹操问她能否想起来并抄写下来。蔡文姬自答当时父亲留给她有多答四千多卷书,但是却因为天下动荡不安,自己流离失所,保存下来的却是寥寥无几了。不过才女就是才女,虽然留下来的古籍少,可是她的脑子里面却装了四百多篇。之后,她一个人将古籍里的内容写了下了,竟没有一点错误。尽管漂泊多年,她却是依旧能强记四百多篇古籍,这份记忆力相当恐怖了。

蔡文姬归汉后深感命运弄人,写下了千古流传的作品《悲愤诗》二首和《胡笳十八拍》。

蔡文姬的哀伤你懂吗?历经三嫁“须知薄命是佳人”

在《悲愤诗》中,她先用露骨的文字,刻画了当时的战乱之苦,百姓流离失所。匈奴人“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所到之处,百姓苦不堪言。

“失意几微间,辄言“毙降虏!要当以亭刃,我曹不活汝!”岂敢惜性命,不堪其詈骂。或便加棰杖,毒痛参并下。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祸。”

后又表达了自己被劫掠后的思乡之苦,和自己虽然能返回故土,可是却必须要与自己孩子分离的痛楚。

“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终已。”

后又写了自己归乡后的感受与遭遇,感叹人生苦短,自己漂泊,空耗年岁,读之令人潸然泪下。

“城郭为山林,庭宇生荆艾。白骨不知谁,纵横莫覆盖。出门无人声,豺狼号且吠。茕茕对孤景,怛吒糜肝肺。”

“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励。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

而《胡笳十八拍》更是一绝,哀怨惆怅、动人心魄,将蔡文姬的悲痛跃然纸上。

“无日无夜兮不思我乡土,禀气含生兮莫过我最苦。天灾国乱兮人无主,唯我薄命兮没戎虏。”

“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为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

唐代诗人李颀听到胡笳曲,不由感慨道:“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终篇蔡文姬是一个不负盛名的才女,也是一个苦命的女子,她的诗歌流传千古,她的故事感动万千。她是无数战乱情况下女子的代表,乱世之下,人如草芥,生死不由人。

不知道各位对蔡文姬有怎样的看法?欢迎评论留言哦。关注我看更多内容。

如果大家有想了解的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评论出来,天凉君带你了解。

标签: 蔡文姬是什么历史人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