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洼火神庙的历史及传奇故事
刘孟博 王国成、余鸾/文
魏洼,又叫火神庙洼,据说是老汝州的四大洼地之一,现为汝南街道的一个行政村。座落于汝南工业园区内,南依马庄坡,西临严和路,是虎头村南边小河流的源头。旧时魏洼村东头便是宛洛古官道,闻名遐尔的魏洼火神庙,就座落在官道西侧。
火神庙创建年代,今不可考。因庙舍几经毁建,没给后来者留下半丁点可供参考的资料,汝州现存的文史资料里也难窥其蛛丝马迹。因而,它的历史只能从村里老人的口述中挖掘寻找了。
庙中大殿内有2015年所立碑刻一通,碑文记载火神庙创建于明末清初,不知依据何处。据七十九岁的魏中信老人讲,原火神庙拥有土地三十余亩,由座北朝南东西两个院落组成,东边是火神庙,大殿拜殿各三间,东西配殿各六间,山门对面有乐楼一座。西边是招待客人院落,北屋三间,西屋六间,院中有井,配有厨房,专为官道过往客人和朝拜香客提供食宿之便。最引人瞩目的是院中那株古柏,树杆直径两个五尺汉子也难以合抱,它的个头在城南墙外即可望到。
现在庙宇为2011年新建,面积不大,长二十二步,宽九步,仅有三间大殿、三间拜殿,除正殿正位供奉火神爷外,拜殿供桌上佛教神像亦摆奉很多。
火是人类重大发现,能否用火,成为人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火让人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时代,迈开了走向文明的步伐。因此,火神成为先民们崇拜的神圣。但不同区域,不同民族,崇拜的火神亦不一样。
我国历史上的火神信仰,除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存在各不相同的崇拜对象外,中原一带的历史传说与习俗供奉大致可分为:
一: 燧人氏,《韩非子•五蠹》:“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二: 炎帝,炎帝族高辛
氏,"辛"即"薪"的本字,"有薪(辛)即能得火,所以高辛氏是火神之别称"。《说文》:"薪,荛声。从艹,尧声。"由此可知,辛字古音读尧。所谓炎帝高辛氏,就是古帝中的"帝尧"。再参以"炎神,炎帝也"(《楚辞·远游章句》)、"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七年》)、"炎帝作钻燧生火"(《管子·轻重篇》)、"炎帝死而为灶"(《淮南子·氾论训》)等记载,可知,炎帝即火神。
三: 祝融,祝指男巫,融指的是大明,大亮,泛指明亮。因夏天是四季中光明最多之季,故远古又作夏官官名。 《晋书》载:“帝高阳之子重黎为“夏官祝融”。《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说:“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文中木正即春官,火正即夏官,金正即秋官,水正即冬官。所以《左传》中的火正曰祝融的表述,同《晋书》夏官祝融意思一致。上古祝融为多元之氏。如历史上有颛顼族祝融氏、炎帝族祝融氏记载。其中炎帝后代,黄帝夏官祝融容光为南方灶神火神;颛顼之孙重黎,是高辛氏火正祝融,为北方人的灶神火神;颛顼之孙吴回(楚人先祖)在帝喾诛重黎后接居火正为祝融。帝尧弃祝融官名改用司马。商人之祖契,时为火正大司马,就被后世尊奉火神。契,阏伯也。
四: 阏伯,子姓,名契(xiè,一作“卨”),商丘人,帝喾之子,商族部落的始祖。尧称帝后,封阏伯为火正(司徒)。《左传》载:“陶唐氏之火正阏伯居商丘,祀大火,而火纪时焉。相土因之,故商主大火。”阏伯死后葬于阏伯台下,由于他的封号为“商”,故墓冢被称为“商丘”,后世奉之为火神。
五、罗宣,罗宣是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中的人物,截教门徒,是修炼于火龙岛上的焰中仙。受申公豹之邀,入商助力殷郊。罗宣神通广大,可化三头六臂,拥有飞烟剑、五龙轮、万里起云烟、照天印、万鸦壶五件火法宝,坐骑为赤烟驹;曾大败黄天化,火烧西岐城;后被龙吉公主的水法所克,败死于李靖的玲珑宝塔之下。被姜子牙封为“南方三气火德星君正神”之职,现庙宇供奉火神塑像多取材于此形象。
魏洼火神爷就是罗宣,魏洼村里老人们讲了一个故事(几说选其一),大约清朝年间,南召县城丝货市场上有一老者订购一批货,搞定货到付款,购货人自称是老汝州火神庙洼东头的罗宣。送货者把货送到魏洼后一打听,魏洼村没一家罗姓。但好客的魏洼人将他们招待于火神庙西院住下,次日客人到东院给火神殿烧香时,不慎碰倒案上香炉,香炉沙中倒出正合货款的元宝,这使客人顿悟为火神显灵,魏洼火神爷叫罗宣从此传开。
魏洼火神庙一年有两个庙会,一个是农历六月廿三火神生日,一个是正月十六日火神忌日。这两天庙里有戏,民国年间有一年正月十六,村里人让村民魏崇喜去纸坊(魏洼人爱越调,因那里越调戏班多)一带写戏,戏刚说好,遇到了另一个请戏的,被人家对着面高价抢了戏班子。魏崇喜好话说尽,班主就不答应,因正月十四夜里安神戏没法演出,魏崇喜遭到村里的埋怨。于是他怀着谢罪心情给火伸烧香求恕,不想,香还没燃尽那个戏班子突然来了。班主紧握魏崇喜手赔罪后,又给火神爷上香叩头不止。众人正疑惑时,戏班演员道出了原委,原来魏崇喜走后时间不长,班子的戏箱狼烟大冒,当人们手忙脚乱将火势扑灭后,发现戏箱竟完好无损,班主明白是火神显灵了,赶紧整装出发。此消息传开后,凡魏洼火神庙写的戏,那一家也不敢轻易违约。
随着火神爷灵验的舆论不断扩大,方圆村庄为了搞好一年的两次朝拜,纷纷结社,每次朝拜,各社杀猪宰羊,举社旗列队伍弄得轰轰烈烈。且说严子河东岸子陵峰下有一个十字路村,村里有一个叫老降的,他随社朝拜火神年年不辍。七十岁那年,他自感体力难支产生了不再社拜的念头。汝州农村有个扎堆吃饭的习惯,吃饭中老降对别人说出了不去拜社的想法。当时有个后生紧接话茬说:“爷,爷,火神爷恁灵,你今年不去,就不怯火神爷给你个显样!”老降笑了一笑回答:“火神爷再灵,还能烧我的堂屋不成。”原来,老降家里没建堂屋。谁想,次日早晨,老降的四大闪帽子上正顶部圆整整烧了个小窟窿。
这样的神奇传说很多,是真实是杜撰我们很难说得清楚。不过,上世纪九十年代魏洼给火神唱戏,遮堂和幕条失火一事让人们记忆犹新。现为汝州农商行王寨营业大厅保安的魏二国每次提起此事还激动不已,他说: “ 给火神爷唱戏有个规矩,那就是正月十四的神戏必唱,否则戏班上或小或大必定出事。那次戏上遮堂着火就是因戏班正月十五下午才来,没有跟上唱头一天晚上的神戏。”当他回忆火扑灭后,班主和演员几十个人跪在火神殿前叩头的情形,至今仍大笑不止,令人们奇怪的火扑灭后,遮堂与幕条上连一点燃痕也未留下。
魏中信老人说,火神庙是民国年间辟为学校的,之后屡遭改建与毁坏。1958年前,每年从破五起到正月十五的晚饭后,他天天亲眼见到过升子一般大小的火球由西南方天空奔袭而来,把西边夜空映的通红,到火神庙落下不见,成为奇观。这奇观到大跃进火神爷扒倒后永远消声匿迹了。他说,1970年火神庙乐楼遭毁,大柏树遭伐,再加之校舍改建,庙宇旧容彻底不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学校他迁,村民们在乐楼旧址上建砖木结构殿宇三间,火神爷复位,因而现在魏洼供奉着两尊火神。现在一年的两个庙会仍有,但仅涉及周边村庄的少部分香客,昔日南召、淅川、鲁山、叶县、禹州、伊川、伊阳(汝阳)等远方客人不再朝拜。
标签: 历史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