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有云:“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在战争中,将领们往往会人为地给士兵们制造一种绝境,断绝他们的退路,从而使他们坚定歼灭的敌人的信心,从而死战不退。“兵仙”韩信,就曾在楚汉战争中,制定过这种“置之死地”的战术。在灭赵之战中,韩信创新性地“背水立阵”,轻松击败10倍于己的敌军,取得了不可思议的胜利。
公元前205年,韩信携部将张耳带领2万,攻入赵国,在战略要地井陉与20万赵军对峙。赵军自恃兵多将广,丝毫不把韩信放在眼里。赵军主帅陈余决定首先吞掉韩信手下的2万士兵,然而再聚集兵力,与后方的刘邦决战。之后,赵军倾巢而出,向韩信攻了过去。
面对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赵军,兵仙韩信临危不惧,他将自己的士兵分为两部分,自己带领1.5万士兵,背对黄河立阵;张耳率领5000士兵,埋伏在赵军侧翼,作为奇兵。赵军发现韩信背水立阵,皆笑得直不起腰。兵法中,统帅必须“未胜先料败”,无论何时何地,都需给自己的士兵留一条退路。而背水立阵,就是不给自己留退路的表现。相比于赵军,韩信人数处于绝对劣势,而且还不给自己留后路,简直像是拿肉包子砸狗一样。
之后,赵军对韩信展开合围,并轮番对汉军进行猛烈进攻。为了活命,汉军爆发出强劲的战斗力,打了一天,赵军居然奈何不了韩信。由于人困马乏,陈余决定先退回营地,等休整一下再战。然而当赵军回到营地,却发现那里已经插满了汉军的红旗。原来,在赵军专心攻打韩信时,张耳率军抄了他们的后路,把他们的营寨攻占了。老巢被端,赵军立即崩溃、韩信、张耳趁机两面夹攻,20万赵军几乎全军覆没,汉军顺利地攻灭了赵国。
由此,韩信一战成名,背水立阵也成为他最经典的战例之一,为后世兵家所效仿。然而令人奇怪的是,模仿韩信的后人竟一次也没成功过,几乎无一例外的惨败了。
400多年后,蜀汉丞相诸葛亮发动第一次北伐,曹魏天水等三郡不战而降。为了阻挡魏军主力的支援,诸葛亮派亲信马谡带领兵马驻扎于战略要地——街亭。临行前,诸葛亮千叮咛万嘱咐,要求马谡在山道上扎下营寨。然而马谡自恃熟读兵法,根本不听诸葛亮的嘱咐,他自作聪明地驻扎于没有水源的山上。
对此,副将王平劝阻道:“你在山上立阵,不怕敌人把你包围,切断你水源吗?”然而马谡却不以为然地说:“按照兵法,置之死地而后生,若我们被包围,我的士兵必然拼死奋战,区区魏人如何档得住我们?”很显然,马谡在模仿韩信“背水立阵”的方式,想用士兵们的求生欲克服兵家大忌。然而之后的发展,却远远出乎马谡意料。
魏将张郃到达街亭后,立即围困了马谡驻扎的山头,并且切断水源。原本,马谡以为张郃会率部攻打山头,然而张郃却不吃这一套,选择围而不攻。此外,张郃还焚烧茅草,加剧蜀军的饥渴。人能长期不吃饭,但绝不能不喝水,蜀军很快崩溃,并没有像马谡一样拼死作战。
除了马谡以外,一个朝鲜人也曾学习韩信背水立阵。公元1592年,朝鲜主将申砬带兵数万,负责在忠州弹琴台抵御日本小西行长的第二师团。申砬见日军来势汹汹,于是决定学习韩信,来给背水一战。那时,弹琴台位于南汉江和达川江的交界,三面受敌,可谓是绝地中的绝地。
战斗打响后,日本人以抢掠的耕牛为前驱,一下子便冲乱了朝鲜人的阵型。趁此机会,日本火枪手一拥而上,从三个方向围住了混乱的朝军,进行抵近射击。由于朝军人数太多,且都拥挤在弹琴台,所以连躲避的地方都没有,根本无法爆发“绝境中的勇气”。就这样,日军以完全不值一提的代价全歼朝鲜主力,如果不是明军来援,朝鲜就完蛋了。
在历史上,但凡效仿韩信“背水立阵”的将领,大多与马谡、申砬的下场类似,无不以全军覆没而告终。然而,此战术为何只有韩信能成功呢?在笔者看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韩信“背水立阵”的主要目的是稳住阵线,为张耳的“奇兵”创造空间,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攻”;而马谡等人的目的是为了“守”,利用士兵们的求生欲抵御敌军进攻。然而绝境中的求生欲是不持久的,会轻易烟消云散;
其次,韩信敢于用此战术,是因为士兵们对他有着绝对信赖。韩信无论怎么做,士兵们都有必胜的信心。而马谡、申砬就不同了,他们威信不足,士兵们自然不会对他们完全信赖,相反还会质疑、怀疑;
再次,双方实力对比绝不能太悬殊,韩信之所以敢于背水立阵,是因为他的部下皆是百战老兵,能顶得住赵军的进攻;反观申砬,他手下的朝鲜兵,又如何是日本战国老兵的对手?
最后,韩信背水一战的战术是“可一不可再”的战术。也就是说,这种战术只能用一次,只能骗骗没见过这种诡计之人。但凡学过兵法之人,都知道韩信“背水一战”的目的。因此,他们往往会学习张郃,切断敌人的粮道和水源,采取围而不攻的战术。只需慢慢等待,敌人的锐气很快就会被磨光,就能获得全胜。
标签: 历史上用谋略取胜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