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诺千金”的季布,结局如何?刘邦对他的态度为何突然转变?

滴答历史 149 0

之前文章中,国史君(国史通论)曾经讲到汉高祖刘邦建国之后,曾经为如何赏赐功臣而发愁,谋士张良给他建议:先封赏众所周知的、与他有仇但又曾立功的雍齿,如此一来,其他的功臣自然就踏下心来等着自己受封了。刘邦照做之后,果然迅速稳定了百官的情绪。但是后来刘邦却又做了一件怪事:他杀掉了曾经饶自己不死的恩人,又封赏了多次围困自己的仇人,而他这个忘恩负义的行为,却得到了后世的一致称赞,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诺千金“一诺千金”的季布,结局如何?刘邦对他的态度为何突然转变?

秦末起义形势

春秋、战国时期,全天下曾经充斥着侠义之气,秦朝末年,任侠之士再现江湖,其代表人物之一就是季布、季心兄弟。《史记》上说季心“气盖关中,遇人恭谨,为任侠,方数千里,士皆争为之死”,甚至当时江湖上很多人打着他的名号横着走。而季布则以重然诺闻名于世,以至于楚国出现了“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的谚语。他们兄弟俩“季心以勇,布以诺,著闻关中”。

一头千金“一诺千金”的季布,结局如何?刘邦对他的态度为何突然转变?

季布画像

凭借在楚国超高的知名度,季布后来也成为楚霸王项羽的嫡系主力,他曾经率兵“数窘汉王”,而汉王刘邦称帝之后马上就把复仇行动提上了日程。他颁布诏令:“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意思是季布你当年不是“一诺千金”吗,我也给你个面子,让你“一头千金”——谁能取季布人头,就能得到千金的赏金,谁敢窝藏重犯,罪及三族!

摧刚为柔“一诺千金”的季布,结局如何?刘邦对他的态度为何突然转变?

汉高祖刘邦

刘项内战结束之后,战犯季布便开始了自己的逃亡之路。最开始他躲在了濮阳一个周姓人家,周氏也是一条汉子,觉得季布这么一直躲着也不是办法,便对季布说:“外边风声很紧,你要是信得过我,就听听我的计策;若是信不过,我情愿先自杀,表明我绝对不会出卖你!”季布十分感动,便依照周氏的吩咐剃掉头发、脖子里套上了项圈(是谓髡钳),打扮成奴隶的样子,与几十个奴隶一起被关入笼子,卖到了鲁国朱家家中。

“一诺千金”的季布,结局如何?刘邦对他的态度为何突然转变?

汝阴侯夏侯婴

朱家是另一条汉子。他知道季布就是这些奴隶中的一个,便跑到汝阴侯滕公(即夏侯婴,曾经救过刘邦、刘盈、鲁元公主、韩信等人的命)家中,对他说了三点:“季布当年与皇帝作战,是各为其主;皇帝现在刚刚坐稳江山,就开始公报私仇,这岂不是太小心眼了?季布是有大能耐的人,逼急了他可能就投奔匈奴或者百越,这不是资助了敌国一员猛将?”滕公觉得朱家说得很有道理,便将原话传达给刘邦,刘邦听后立即召见季布,并拜他为郎中(次于丞相的高官)。而季布在汉惠帝、汉文帝时期一直被委以重任,当时的人都称赞他能够“摧刚为柔”,即由刚强变为柔顺。

丁公之死“一诺千金”的季布,结局如何?刘邦对他的态度为何突然转变?

刘邦剧照

季布的舅舅(一说为同母异父的弟弟)丁公也曾是楚国的将军,他曾经率兵将刘邦逼到了穷途末路,刘邦万不得已,对他求情说:“两贤岂相戹哉!”意思是是惺惺惜惺惺,好汉惜好汉,好汉何苦为难好汉?丁公便把他放了。刘邦称帝之后,丁公以为自己对当今皇帝有过救命之恩,便找上门来,希望谋个一官半职,没想到刘邦当即将他诛杀,并说:“项王之所以没能取得天下,就是因为老丁这种投机倒把分子的存在!为了防止这种黑五类复辟,破坏大汉江山永固的大好前程,我们必须将它们连根铲除!”

“一诺千金”的季布,结局如何?刘邦对他的态度为何突然转变?

西汉地图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曾经发表社论称:秦末起义中,投机倒把的多了;降而复叛,叛而复降的人多了,为何雍齿这样的人没有被杀,而刘邦称帝后就杀了曾经的恩人呢?这是因为“取之与守成,其势不同”,革命过程中的重任就是扩大部队,扩大影响,所以要招纳亡命;但是一旦政局稳定,就需要向部下强调忠诚的重要性了,所以刘邦“戮一人而千万人惧,其虑事岂不深远哉!”

标签: 成语一诺千金最早是形容西汉历史人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