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镧传》收官了。
我也一集不落地追完了。
先说几句心里话。
一开始追这部剧的时候,我确实有几分犹疑,哪怕《延禧攻略》珠玉在先,我对于正也依然没那么放心。
但《皓镧传》确实不差。
和《延禧攻略》一样,《皓镧传》同样是一部对观众很友好的剧集。
它足够好看,剧情的推进和人物的刻画都足够让观众保持持久的兴趣。
从关注度上也可见一斑。
它不仅在豆瓣、猫眼等以普通观众为核心用户的平台屡上热搜,#心疼吴谨言#等话题也在微博引发过热议。
我还注意到,《皓镧传》在中国台湾地区破了爱奇艺陆剧排行榜的记录,上线28小时就突破了百万流量,以及在香港翡翠台,它开播第一周收视就能达到约23.3的成绩。
从数据角度来考量这部剧集,它当然是成功的。
尽管从开播伊始,《皓镧传》就伴随着诸多争议。
负面声音和正面夸赞,接踵而来,都不少。
看剧观影是件主观的事情,我们无权评判任何人的喜好,但在它收官之际,我想好好聊聊这部剧。
不带偏见,不加情绪。
1
于我而言,判断一部剧集的优劣,往往来自两个角度。
一曰面子,二曰里子。
面子,我们往往可以解释为“制作的诚意”。
一部剧好看不好看,各花入各眼,难做评判。
但一部剧拍得用不用心,是有客观标准的。套用冯唐的话,电视剧有自己的“金线”。
“金线”怎么看?很琐碎。
美术布景、服装、化妆、道具、台词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皓镧传》是古装剧,拍的是战国故事,在这些方面当然更要精益求精。
这部剧在这些方面都做的不错,跃过了“金线”,把“面子”做得颇为出彩。
如在服装上,于正拉来《延禧攻略》的原班服装团队,光是衣服,《皓镧传》就准备了三千多套。
赵国素雅,秦国厚重,这做出了精细的区分。
不同时期角色不同身份,在剧中的服装都各具风格。
而且不仅仅是穿在外面的戏服,扮演吕不韦的聂远曾经谈到,就连里面观众看不到的内衣都合乎古制。
历史剧要做到如此讲究,往往需要对石料进行大量的参考。
然而,《皓镧传》不比《延禧攻略》,年代过于久远,文献资料太少,就成了难题。
这难不倒剧组,服装设计宋晓涛曾说服装设计参考了陶俑之类的文物:
我所有的感觉都是出土的文物或者是陶俑这方面得来的灵感。陶俑的线条都非常直,感觉上层次非常地厚,战国、秦国的衣服都是质感比较强的,所以我还是照着这个感觉去把那个年代的衣服做出来。线条感、厚重感、精细感,是剧集服装达到历史质感的三大核心点。
利落的剪裁赋予了服装线条感,布料上的绣花则让服装显得更华美精细,厚重,则得靠布料。
你可能无法想象,那些由本就厚重的粗麻所制的戏服,一层又一层地加起来,最重的能达到四十六斤。
苦了演员,但剧集的质感呈现靠的是这些细节的积累。
除却服装之外,头饰、佩环以及甲胄鞋履等等,所有观众根本注意不到的细节,《皓镧传》都做到了精益求精。
这还只是硬性的“面子”。
软性的“面子”如剧本用词等方面,《皓镧传》也做到了一丝不苟。
有人说,看《皓镧传》有时候像上历史课,常会变成文盲,不懂剧中台词何指。
比如剧中小春和公子逸分手时,小春引用了《诗经》中的句子:
再比如子楚回秦国之后,引用过《商君书》中的段落:
一些小细节更是有趣。
厕筹、漆奁等专属于那个时代的物品,都在剧集中有所体现。
这样对细节的考虑,让《皓镧传》变得厚重了。
观众总在讲“电视剧的质感”,我想《皓镧传》给出了不错的答卷。
2
说完“面子”,再说“里子”。
《皓镧传》一共有62集,如此长篇,能让我耐得下性子追完,靠的是快节奏的精彩剧情,更在于它塑造出了诸多鲜活而经得起琢磨的人物形象。
我常说,一部电视剧要想出色,它里面的人物一定得出色。
《皓镧传》里有太多让人过目不忘又念念难舍的角色。
另外,虽然异人、吕不韦等几个男性角色也塑造得不错,但我最想聊聊这部戏里的女角色们。
作为一部以女性为核心的剧集,《皓镧传》把女性拍出了多个角度,也拍出了多种风采。
先说配角。
先说我很喜欢的宫廷医师殷小春。
外冷内热,表面毒舌,内心有义气,是非分明。
高冷、聪明、医术精湛、业务能力一流,虽洞悉局势但也能明哲保身。
“爱是什么,不过是闲着无聊,打发时间的玩意儿,人活着又是为了什么,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其它的一切都要靠边站”。事业天赋点满,感情技能全灭。
虽然冷酷,但亦会为至交、贯彻自己的信念挺身而出。
为了皓镧与将军产生冲突,怒怼一番,明辨是非,绝不圣母。
再说公主雅。
病娇、张杨,隐藏的王者。
对王孙异人近乎变态的爱很吸引人,前期以为这就是角色亮点。
看到后来,没曾想她也是个有故事的女人。
一方面她与皓镧是情敌,处处针对李皓镧,还多次想置她于死地;
另一方面她因为共同的利益需求而不得不携手前进。
公主雅临死之前,皓镧去看望她。
一对博弈了多年的情敌,如今再次坐在一起把酒言欢。
她们一同经历了太多的人事纷扰,各自为敌,又相互欣赏。
如今一个贵为王后,一个沦为阶下囚,但坐在一起仍像闺蜜般聊着各自所憧憬过的爱情。
此时,我们才看得到繁华过后的公主雅是何等寂寞。
宁静所饰演的赵国王后也让我印象深刻。
理智、独立。
在宁静的演技加持之下,霸气的王者风范惊艳全场。
很多女权金句都出自她,值得千转。
“女人若是没有脊梁骨,那么谁都瞧不起你,哪怕是爱你的人”在她眼里男性和女性没有什么分别,都应该按照自己的意志活着,女性更应该主宰自己的人生。
当然,女主角李皓镧这个人物,更值得一说。
她太饱满太丰富了。
用六个字可概括她的一生:
不认命,不服输。
原本生活优渥,却被继母赶出家门。
她不认命,不认为自己一辈子都这样如丧家之犬。
但生在那个乱世,一介女流想要翻身,谈何容易?
这也正是李皓镧这个角色的魅力所在。
她有独立意识,更有处世智慧。
当她蒙冤之时,父亲分明知情却毫不作为,只想着维护自己的颜面。
皓镧怎么做的?直接diss父亲。
这还不够,还要当众斥责父亲“不是人”。
在diss完父亲之后,皓镧也自我反省了一番,嘲弄自己的愚孝,diss孝道。
父亲的“为你好”,不过是把儿女看作是任人宰割的肥羊。
在那样一个年代,李皓镧已经明确认识到自己并不是父亲的所属物,而是一个一个独立的个体。
在剧中,李皓镧和吕不韦之间的关系与纠葛,更无处不体现着她的理性与智慧。
在吕不韦看中李皓镧,想要利用她为自己谋取利益之后,李皓镧并没有任吕不韦摆布,而是清楚地意识到了自己和吕不韦追求的一致性,称自己是吕不韦的同路人,还约定在成功之后要分吕不韦一半身家。
她一度深爱吕不韦,但她也会斥责吕不韦永远学不会尊重,她知道对于自己来说,事业永远比爱情更重要,尊严永远高于感情的负累。为了自己的利益,她懂得什么时候该放弃,什么时候该争取。
对爱情,李皓镧爱得理智,她会说:“他待我好便是我的丈夫,待我不好我便扭头走掉”,因为她也深谙爱自己比爱人更加重要。
在剧中,李皓镧的形象没有以男性的附庸而存在,她心里有着清楚的“追求”排序,她明确地知道,自己是第一位的,爱情是第二位的。
她不会被任何人占有,因为她足够强大,为自己而活。
事实上,李皓镧是整个《皓镧传》所要传递的价值观之集合。
《皓镧传》没有说教式地告诉观众女性应该怎么去做,而是从故事中人物所言所行的一点一滴中传递出了颇具现代意义的价值观,李皓镧身上的很多闪光点,都值得思考,可以借鉴。
最后,我想说的是,从《延禧攻略》到《皓镧传》,这个团队一直想要做的都不是拍一部爽剧那么简单。
他们想要拍出更多深意,呈现更多诚意。
虽然这部剧不管在演员表演还是剧情构思上都还有一些缺点,但在我看来,瑕不掩瑜,起码剧组知道自己想要做些什么,也都做到了。
当我回顾整部剧时,还会感到有些不舍,我想,于正这个死丫头和他的团队就已经成功了。
标签: 李皓镧的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