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就是封建主义的叛逆者,陈独秀这个人很猛烈很激进,他向往新学,后来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是再也合适不过。辛亥革命失败以后反思为什么会失败,你仅仅学习人家的体制是不行的,是陈独秀最早认识到人的改造的重要性,高举科学和民主两面大旗,进行文化启蒙运动,改造人的思想,改造人心,推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也是近代中国人探索国家出路第四个阶段的表现。
新文化运动是如何推进的,两面旗手,另一个就是胡适。胡适是安徽徽州人,他和陈独秀不同,小时候读了很多书,读了九年私塾,家里条件比较好。随后进入(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中国公学(南洋公学)就读,后来留学美国康奈尔大学,一开始选择农学,选择的专业实际上也是跟国家的命运联在一起的。在美国学习农学实在没有兴趣了,就改学文科,跟美国的精神领袖杜威学习哲学。
胡适是如何同陈独秀结合在一起推进新文化运动的?陈独秀跟胡适不同,陈独秀的特点是猛烈和激进,冲锋陷阵,文学变革、文化运动需要这种革命的领袖,但是也需要这种思想的展开,胡适就成了很好的合作者,共同推进。胡适是学者的温和,作为一个大学者,你说他是什么学家都不为过,他是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哲学家,文学家。
他发现文化变革需要文学革命,1917年1月在美国留学的胡适向北京的《新青年》投稿,这篇文章题目叫《文学改良刍议》。刍议,可以看到胡适的温和,他强调文化运动必须进行文学改良,怎么改良?就两点,第一个就是内容上改革,第二个就是形式上改革,内容要反映现实,形式要采用白话文。我们要宣传西方先进的思想,用文言文、古文是很难表达新的思想的,就很可能把我们古文、文言文那种特定的含义带进新的思想。我们以前宣传科学,在古文里我们找不到科学这个词,只有格物,格物致知代替科学的含义也是比较合适的,问题是我们古代多少时候有格物的?主要是格新,研究新的事物,很多时候新学发展了,变成玄学了,所以把这个东西带进科里面是不行的。胡适强调要改革文言文,要采用白话文。
《新青年》的总编辑陈独秀拿到这篇文章后激动得要死,因为胡适把他所想的东西都表达出来了,全部展开了。陈独秀这个人冲锋陷阵,原来没有时间和精力好好坐下来把它展开。现在有人把它展开了,陈独秀非常激动,马上就把这篇文章登出来了。但是陈独秀非常清楚胡适这篇文章的缺陷,就是太温和。文学变革需要的是猛烈和激进,《文学改良刍议》是很难推进这场文化的变革的,文学变革需要这种思想的展开,但形式上需要猛烈和激进的方式推进。
在《文学改良刍议》登出来的同时,不是文学家的陈独秀登了一篇战斗檄文,很短的《文学革命论》。陈独秀的猛烈和激进与胡适的温和的结合共同推进了这场新文化运动,包括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李大钊、鲁迅等等,是一个团队的组合,也是近代中国先进人士探索国家出路第四个阶段的表现。
这场文化的变革还要说到一个人,就是浙江绍兴人蔡元培,没有他也许新文化运动很难展开,蔡元培是新文化运动不可或缺的桥梁。蔡元培是当时北京大学的校长,他实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教学方针,实际上只要你有学识有能力的都可以到北京大学当教授,不管什么学派。
当陈独秀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新青年》,高举科学和民主的大旗,成了新派领袖人物的时候,蔡元培就请他到北京来,担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李大钊在北京宣传马克思主义,是最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蔡元培毫不犹豫就把他请到北京大学,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还有很多封建的遗老遗少,代表传统文化的深厚。蔡元培创造了北京大学这个新文化运动的舞台,使得各种争论能够直接交锋,否则在当时交通、信息不畅的条件下,北京提一个观点,其他地方几个月才知道,那新文化运动就很难展开。蔡元培是新文化运动不可或缺的桥梁。
新文化运动是人的改造时期,我们获得了思想的大解放。在这个人的改造过程当中,很多思想传播进来了,包括马克思主义也传播进来了。我们在很多思想当中找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引,后来历史的发展就进入了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参考资料:浙江大学慕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致敬!
标签: 近代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