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澜壮阔的历史大剧━━评《人间正道是沧桑》
不久前,中央电视台的50集大型历史连续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以下简称《正道》),在海内外以高收视率落幕。《正道》是继《走向共和》后又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大剧,它第一次以大型历史连续剧的形式,从一个家庭、三兄妹、三代人的经历著眼,全景式地描绘了自1925年大革命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近四分之一的世纪内,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既合作又斗争的历史。《正道》以黄埔军校作为叙述故事的主轴,所以能在海峡对岸引起共鸣、得到认同。可以说,如果你以前不太熟悉国共之间的既合作又斗争的历史,
看过《正道》后,四分之一世纪的中国现代史已了然于胸。
(一)
剧中人杨立仁说得很精辟:“本世纪初以来,中国人屡屡(遭遇了)内乱、革命,各种各样的思潮,熏陶著一个个传统的中国家庭。于是,传统瓦解了、破裂了,生出了(彼此)视如洪水的家庭成员”。杨廷鹤的三个子女,尤其是立仁、立青俩亲兄弟,虽为一母所生,但因信仰不同、政见分歧,始终貌合神离;兄弟俩曾在洗手间大打出手,数度剑拔弩张。1949年后,兄弟俩分隔海峡两岸,终生没有再见
面。
杨氏三兄妹所走的人生道路--参加国民党的“右派”杨立仁、参加共产党的“左派”杨立青、虽参加国民党但始终对共产党人抱有同情和好感的“中间派”杨立华,代表了那个时代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三种不同的人生选择。看《正道》的一个深刻体会是:所谓的“好人”、“好汉”都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能以党派、信仰为标准来轻率定位,这大大颠覆了中国以前的各类文学作品和影视剧的观念。在1925年“大革命”那样的大时代,人的信仰、立场很难一下子确定。杨立仁还在湖南醴陵教书时,是个极左派,那时他看的是《哥达纲领批判》;而当时的杨立青只是一个小混混,热衷于偷看戏子的裙下风光,对杨立仁看的那些“红色书籍”不屑一顾。可杨立仁一到广州,遇到世交、时任蒋介石机要秘书的楚材(历史原型为陈立夫)后,迅速改变了政治观点,先成为黄埔军校的参谋教官,后成为中统上海站主任,大肆捕杀共产党人。而顽劣但为人正直的杨立青却在共产党最低潮、最倒楣时义无反顾地加入了共产党。杨立华最初也是左派,受共产党人瞿恩的影响很深。她后来虽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但因没有政治企图心和同情共产党,行为每每与“党国”的利益貌合神离,更在自己的火车包厢内“窝藏”共产党要犯。
看完《正道》我感触最深的是对“信仰”的认识。因为信仰、政见的不同,剧中人等执著地走自己的路。这期间的情与爱,痛与恨也在战争的血与火中接受了时间的洗练和荡涤。这不由得不令人深深感叹: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人间悲喜?家不和则人不幸,党不和则国不兴。身处在同一个中华民族大家庭,同是炎黄子孙的国共两党经历了那么多的恩恩怨怨,现在为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该排除万难实现和
平统一了。
(二)
《正道》的编剧和导演对自己想要表述的那段历史有著深刻的理解。他们反复向观众阐述了一个观点:那段历史中其实没有绝对的反派和反派人物,只有特殊环境和情境下催生出的一幕幕人间悲情。他们试图从更高的历史观、用更客观的人文主义角度,去解构他们的镜头所揭示的历史。编导以浓墨重彩展现了特定历史环境下杨家兄弟相残的遗憾和悲剧,但并没有明白地告诉观众这都是国民党、杨立仁的错。
看完《正道》,笔者觉得:编剧和导演想在这部电视剧中带给观众的东西,往往超越一部普通电视剧通常带给观众的印象与期待。因此,这部电视剧的看点不在热闹喜庆,而在思索,一种对过往历史的正面思索。
剧中的诸多人物不论是年少轻狂或热血激情,都继承了“先烈之血、主义之花”的黄埔精神,坚持著“升官发财请走他路,贪生怕死莫入斯门”的黄埔信条,同窗却信仰不同,最后发展到在战场上兵戎相见。虽兵戎相见却又感情不变、爱国不减、中国人的根不变、黄埔的精神和凝聚力不变。充满浩然正气的一部《正道》,写尽了中国人的阳刚之美,以及好男儿为能够顶天立地而付出的悲壮代价。
《正道》虽然仍是一部歌颂共产党顺应历史潮流夺取全国政权的电视剧,但它不是纯“歌德派”的作品。它以全新的视角审视革命战争史,大讲国共之间的兄弟骨肉之情,重新诠释国共两党兄弟携手与兄弟反目的爱恨恩仇。离刀光剑影、血流成河的历史越久远,越能跳出当事人的爱恨情仇,以更宽广的视野去重新审视历史风云。我相信今天的观众看完《正道》后,大多会有“度尽波劫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感慨。对《正道》编导们的这一番苦心,不知海峡对岸的小马哥有没有心领神会。
(三)
《正道》的故事很好看,是它能吸引观众眼球的首要条件。整部《正道》,故事编得很圆满,剧情跌宕起伏、演绎得合情合理,破绽不多。《正道》中的男性角色都很有个人魅力。
杨立仁这个角色,塑造得最为丰满真实。饰演者黄志忠对这个角色的理解、扮演时的分寸拿捏得极好。从神情到形体,从静态到动态,黄志忠让杨立仁这个人物彻底地活了。难怪网上有人说起初是想到《正道》看孙红雷的,结果不由自主地“爱”上了黄志忠。杨立仁也是个充满了矛盾的人物。他有著强烈的救国情怀,早年也曾有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杨立仁对爱情追求弥久,但始终不得良缘,因为他先后爱过的瞿霞、林娥都是坚贞的女共产党员。杨立仁亲自监斩,由范希亮亲手枪杀了杨在黄埔的旧同事、中共中央军委委员瞿恩,但他支持妹妹杨立华收养了瞿的独子并取名费明。杨立仁很喜欢费明并要费明叫自己“大舅”,这在中国那些描述国共斗
争的文学与影视作品中是一个难得的突破,因为反面人物尤其是中统大特务向来是绝不可能有什么“人性”的。在远离了“阶级斗争”时代的今天看来,“人性”与党派、信仰是不同的概念。“人性”是人的共性,而党派、信仰则因人而异,是人的个性而不是共性。个性与共性没有可比性。
杨瞿两家千丝万缕剪不断的爱恨情仇,构成了《正道》中温馨柔情的一面。正如剧中杨立华所说:“这就是我们杨家与瞿家,爱恨情仇、主义政治,全搅到一块了”。杨家三个子女各自走不同的道路,瞿家红色家庭的坚定信仰,导致情感与家庭,无不沾上视同仇蔻的党派间的信仰之争、生死之争。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代,也许爱情始终无法突破因信仰不同带来的隔阂,但是亲情仍然可以超越一切。杨家对瞿恩
唯一的后代费明的养育之恩,交错于上一辈的恩怨纠葛之中,是《正道》的又一大看点。杨瞿两家共同的后代费明像一剂最好的粘合剂,把两个支离破碎的家庭用情感情义重新粘聚到一起。政治上的分道扬镳并不等于情义上的恩断义绝,这是该剧的一大突破。《正道》中展现的这些浪漫与唯美,弥补了沧桑的历史中情感的缺憾。这些情感情义的脉络给了《正道》一份阳刚之气下的阴柔之美。
《正道》的前半部分用浓墨重彩表现了那个时代的年轻人追求个人理想与奋斗的历程。抛却特定年代的特定历史条件,他们孜孜不倦的追求与探索精神是现代年轻人励志的典范。时隔近一个世纪后,现代人在生存的挣扎中渐渐被消磨掉的激情,也许可以从《正道》中得到一点久违的共鸣。虽说大时代出大英雄,英雄有时势造就的客观因素,但是追寻那个年代追求远大理想的热血年轻人的足迹,对信仰、理想双缺失的现代年轻人有更多的启迪与激励。最后必须指出的是:《正道》突出了不分党派的一代年轻人对国家对民族的忧患意识与责任感,这一点在今天尤其意义深远。
(四)
随著两岸关系的渐趋热络,随著反映国共合作、斗争史的电视剧《潜伏》、《正道》等在岛内通过网络视频的热播,台湾民众在好奇心驱使下,也以平常心热议、追寻国共间曾经发生的故事。台湾《联合报》6月21日的报导称:《潜伏》、《正道》都在诠释“国共情仇”的历史,而后者更是大陆电视剧很少拍过的“黄埔情结”。该报导还特别强调:《正道》是大陆电视剧第一次正面拍摄黄埔军校,特别是黄埔
年轻人的生活。黄埔军校是那个时代年轻人心目中的圣地,是实现革命理想的殿堂。电视剧不避讳、不隐瞒、实事求是地展现了原始的“黄埔风貌”。有岛内观众表示:这部戏著重描述人物的思想、伦理、感情等,“是一部有思想性的电视剧”。还有观众称,他“一口气看完,且流了很多眼泪”,“几个家庭的命运就是国家命运的浓缩,确实好看”。
从对“历史情结”避而不谈到热议不休,岛内民众的心路历程实际上也折射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历程。随著两岸关系的不断发展、两岸交流的不断深入,台湾多数民众开始正视大陆,对于“和则两利,斗则两伤”的理解也逐渐加深。但两岸近60年的分离、隔阂乃至对峙,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解决的。两岸从敌手变成伙伴,尽管有血缘、民族、文化乃至亲情作“粘合剂”,但这种转变首先需要以某种方式─如文化的方式来消融、宣泄,《正道》堪称这方面的文化先锋。
标签: 四年级讲历史人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