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都洛阳的白马寺山外,有一方圆形土丘,芳草萋萋,孤冢独立。伴随着千年的暮鼓晨钟,这里长眠着一位历史传奇人物。
他的一生历经宦海沉浮,上承唐高宗之治,下启武皇之世,他官至相位,匡扶君主,兴利除弊。他曾经担任国家最高司法职位,不惧威权,秉公执法,纠正了无数冤假错案。他既有包青天似的公正廉明,又有着福尔摩斯似的细致入微,他是法理和公义的有力维护者,也是杰出的政治家,被称为唐室砥柱,他就是大唐名相狄仁杰。
在百姓心中,狄仁杰是神乎其神的断案专家,有关狄公的传奇故事不断被后人拿来写入各种各样的戏剧、小说。但是艺术作品中的狄仁杰与历史上真实的狄仁杰之间究竟相差多少呢?狄仁杰到底是怎样大公无私断案如神,获得东方神探的美誉呢?他究竟是大周皇帝武则天的亲密合作伙伴,还是埋葬大周,中兴大唐的李家忠臣?
狄仁杰,字怀英,山西太原人,生于唐太宗贞观四年(630年),卒于武则天久视元年(700年),曾被武则天称为"国老"。
狄仁杰生于一个官宦家庭,爷爷狄孝绪在唐太宗的手下当尚书左丞,是正四品上官员,父亲狄知逊曾任夔州(今重庆奉节)长史。
狄仁杰从小就非常聪明,并且善于观察,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苦读圣贤之书,把读儒家经典看作是与先贤沟通与交流的桥梁。
相传,狄仁杰在幼年时,家里有一个门人突然死去。
县吏过来了解案情,全家老小都出来接受讯问,唯独不见狄仁杰
原来狄仁杰正端坐在书桌前大声吟咏苦读,对县吏的到来不闻不问。
县吏便责问他为何不出来接受察问,狄仁杰不慌不忙地说:"黄卷之中,圣贤备在,犹未对接,何暇偶俗人而见耶?" 我正在与黄卷之中的圣贤对话,哪有时间理你们这些世俗的官吏。
青年时期的狄仁杰就有着不同于一般年轻人的理想和抱负,非常有上进心。
中国古代有句老话叫做"不为良相,必为名医。"所以青年时期的狄仁杰就有了学医的想法,背了很多古代的传统的医书,并且用传统的中医的方法治了不少人的病,受到当时乡邻的赞赏。
成年后的狄仁杰通过科举考试而进入仕途,出任汴州(今河南开封)判佐,开始了他的宦海生涯。
然而,狄仁杰初踏仕途就被当头棒喝,几乎下狱。
因为为人正直,狄仁杰刚一上任就遭到了诬告。
当时受理此案的是唐代宫廷画家阎立本,接到对狄仁杰的举报后,他立刻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很快被诬告的事实就浮出水面,狄仁杰洗清了冤情。
而且阎立本在调查狄仁杰案子的过程中,发现狄仁杰天资聪慧才干非凡
他夸赞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意思是孔子说过通过观察一个人所犯的过失可以知道这个人的品质为人,你可以称得上是海曲之明珠。
于是,阎立本就推荐他任并州都督府法曹参军
因祸得福,狄仁杰恭敬地称阎立本为恩师,自认了门生。
山西并州是狄仁杰的家乡,在这一任内狄仁杰通晓了吏治、兵刑等封建典章和法律制度,这对他一生的政治活动产生了重大影响。
狄仁杰在这里恪尽职守,深受百姓爱戴,当地人为他修建了生祠,年年祭祀。
由于在地方做官功绩显著,公元675年,狄仁杰被调入长安任大理寺丞,开始施展他侦探断案的卓越才干。
此时的大理寺积压的旧案非常多,监狱人满为患,并且大理寺中的案件大多属于京城的大案要案,很多案件都涉及到皇亲和高官,十分难以审理。
狄仁杰夜以继日,兢兢业业,刚正不阿,一年之中共审理了17000多人,将多年来积压的案件审理一清,并且没有一个人上访申诉。
后人所写的传奇小说,如《狄仁杰传奇》、《狄公案》等,大都根据这一段时间的案情所作。
一次,武卫大将军权善才在负责守卫唐太宗的昭陵时,误砍了昭陵长孙皇后墓园里的柏树,这在当时可是大不敬之罪。
狄仁杰审理之后,按律判权、范两人应当免职,判决结果送到唐高宗那里后,唐高宗勃然大怒,一定要处死权善才。
但依照当时的法律,权善才罪不至死,于是狄仁杰上表反对,说太宗皇帝制订大唐律是为了让后人遵守的,如今权、范二人按法律规定不应当处死,陛下却硬要杀他们,那么您将先帝亲手制订的法律放在何处呢?难道您这样做就是孝顺吗?问得高宗张口结舌。
狄仁杰接着说:"汉朝时有人偷了高庙玉环,文帝要诛杀他的九族,张释之在朝廷上抗争说:'假如取了长陵一块土,用什么法来处罚呢?'于是只判处杀了他一个人。犯了不该死的罪却处死他们,为什么呢?现在误伐了一棵柏树,杀了两个大臣,后世人觉得您是什么样的帝王呢?"
高宗听了以后怒气消去了很多,最终免除了他们的死罪,同意维持大理寺的原判。
而这件事也让唐高宗更加赞赏狄仁杰的忠贞和胆识,他下诏将此事编入国史
并且对狄仁杰说:"卿能守法,朕有法官,仁杰为善才正朕,岂不能为朕正天下耶!"
后来唐高宗在洛阳的时候,有个大臣为了讨好唐高宗,在洛阳修一个长廊。
狄仁杰知道以后就上书高宗,说这个人不怀好意,我们国家现在是大治的时候,他建这些东西是故意引诱你走向奢靡腐败的道路,应该处分他。
开始唐高宗想不通,后来狄仁杰用很多例子,将高宗与尧舜一样的明君相比,讲了很多道理,最后高宗听从了狄仁杰的建议将这个大臣撤职了
狄仁杰敢于在皇权面前据理力争,不但没有遭到皇帝制裁,反而委以重任。
那么,接着下来狄仁杰还有哪些出人预料的惊人之举呢,皇帝还会听从他吗?
狄仁杰被唐高宗任命为侍御史,负责查讯案件,纠劾百官。
公元679年正月,发生了一件震动朝野的大事,深受唐高宗宠信的司农卿韦弘机被狄仁杰弹劾而罢官。
韦弘机滥用百姓上缴的赋税教唆皇帝追求奢侈享乐,曲意逢迎,他在洛阳整修了隋朝留下的旧宫殿,还新建了宿羽、高山、向阳等宫,极度壮丽奢华。
这件事为正直人士所不齿,狄仁杰对他深恶痛绝,决心铲除这个谄媚的奸臣。
但韦弘机在当时深受皇帝宠信,仅以此来扳倒他是十分困难的,为此,狄仁杰决定从其他方面入手。
通过深入地调查,狄仁杰发现其家人有盗取官府资财的嫌疑,韦弘机的家人在其主持营建宫殿期间,利用其经手巨额资财之便盗取官资,韦弘机自然脱不了干系。
狄仁杰掌握了大量证据后,上奏高宗,两罪一起弹劾,迫使高宗将其免官除名。
这一时期唐高宗还有一位宠臣,那就是左司郎中王本立,他恃恩横行,为非作歹,朝野中的官员无不心生怕意。
狄仁杰十分痛恨他那种恃宠弄权的卑劣行为,于是列表上奏,请求唐高宗处理王本立。
但当时唐高宗对王本立宠信有加,有意包庇,狄仁杰对此坚决反对。
他激声陈情:"陛下为什么可惜这种有罪的人,而不顾国家的法律,古国陛下一定要赦免王本立,请先将我放逐到没有人的地方,为将来的忠臣做个鉴戒。"
最终王本立被治罪,这一事件又一次震动了朝野,狄仁杰法不阿帝的气概,大公无私的精神,让他在朝中站稳了脚跟。
但是,随着高宗的驾崩,一代女皇武则天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一般新帝上台,总要整治老臣扶植新宠,那么狄仁杰这位老臣接下来的命运将会是怎样呢?他还会不会一如既往的直言进谏呢?
参考资料:《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等
标签: 刚正不阿的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