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刀倾城》:不该遗忘的历史,不该忽视的经典…
细细看完《一刀倾城》,很多旧事、感慨涌上心头,一时间不知该从何说起。
-、渐行渐远的记忆
依稀记得上中学时,我在村里的露天放映场第一次看《一刀倾城》。那时候,我对戊戌变法的历史了解不多,看武侠电影纯粹图个痛快。记忆最深刻的是,王五等侠义之士在袁府与朝廷鹰犬大战后尽数被杀,只有一个小孩(王五的大弟子左宗生)逃掉,他站在高高的屋顶上大声呼喊。在我眼里,这个场景意味着好人没有死绝,正义的力量还在继续。所以在电影结束后,我一直想着小孩长大后肯定会成为王五那样的大侠,然后领着自己的弟子为师父报仇,将朝廷鹰犬全部杀死。
现在回想起来,小时候的想法很简单,完全是定势思维的一厢情愿,当然其中也包含着强烈的正义感。这一点与我们从小受到的传统教育有关,正邪之争的最后就是要让“好人杀尽坏人”嘛。
今天重看《一刀倾城》,我已经可以坦然接受“坏人杀尽好人”的结局,也不会设想左宗生长大成人后为师父报仇雪恨。历史的真相摆在那里,任何人都无法改变,但《一刀倾城》能够让我们以电影的方式再次回到一百多年前的晚清,回到那个外忧内患、民不聊生的激荡变革年代,回味各色人等的侠义、仁爱、雄心、抱负、胆略、才气、奸诈、狡猾和无处不在的浓浓深情。
两年前,我在央视的电影频道第二次看《一刀倾城》,打开电视时影片已经演到谭嗣同和王五见面。当时,我不知道导演是洪金宝。看完影片,意犹未尽,从网上查看相关资料,惊讶中发现导演竟然是洪金宝。那一刻,我对洪胖子佩服得五体投地,如今,我已将《一刀倾城》和《八两金》作为洪大哥个人导演、主演生涯的两部神作。
二、票房不过一坨狗屎
影片由内地和香港共同创作,以香港方面为主:监制罗维,策划叶荣祖,编剧张炭、司徒卓汉,主演杨凡、狄龙、杨丽菁、关芝琳,联合主演陈国惠、王振田、黄锦江、刘洵、倪星,情商演出赵长军、洪金宝,导演兼武术指导洪金宝,副武术指导萧德虎、黄兆强、倪星,武术顾问赵长军,副导演田俊、于万山、楼南光。
二〇〇九年,也就是《一刀倾城》拍摄后的第十六年头,香港电影人奉献了一部与《一刀倾城》相似的经典制作《十月围城》。分析这两部电影,它们都讲述大变革时代多难的奋斗的民族历史,但它们没有《建国大业》那般的政宣说教色彩,它们一样好看耐看,一样包含深情,令人深思、唏嘘、感怀。
回过头来,我甚至疑惑是不是陈可辛、陈德森从《一刀倾城》里得到了灵感?然而,这两部电影的命运大相径庭。《十月围城》在疯狂的“前《阿凡达》时期”赢得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在香港电影金像奖的评选中傲视群英,斩获最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配角、最佳摄影、最佳服装造型设计、最佳动作设计、最佳原创音乐、最佳美术指导等8项大奖,成为最大赢家,一举登上经典的殿堂。《一刀倾城》却生不逢时,制作投入1800万元,在香港上映九天,票房仅仅约100万元,致使身为监制和投资人的罗维先生不得不宣布破产,抒写了香港影坛“一片倾家”的悲壮之举。这种惨淡结局,让我联想到精彩深情的《赤脚小子》的可怜票房,不由得再次说一句:所谓的票房销量不过是一坨狗屎!
观众的眼镜是雪亮的,历史终究会还《一刀倾城》以公道。在烂片横行、贱片当道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影迷给这部电影以高度评价,认为是洪金宝导演的最好作品,是一部不该被忽视的武侠经典巨制。
三、多义·多血·多情
在《一刀倾城》里,洪金宝的纵横才气展现无遗,叙述张驰有度,故事高潮迭起。开篇直接交代故事发展背景:“中国甲午战败后,满清政府向日本乞和,割让台湾,撤走黑旗军,台湾子民愤慨莫名,自组义军大刀队,时为一八九五年……”荒郊野外,大刀队队长王五舞刀扬威,仗义执言,对酒当歌:“黑旗军,力万均;杀外敌,保家国。挥不掉英雄泪,忘不了家国恨;喝不尽杯中酒,唱不完别离歌。放不下手中刀,杀不尽仇人头。”夕阳西下,残阳如血,树木映照,马队踏行,王五率大队刀兄弟计划炸毁日军弹药库。行动中,兄弟死伤惨重,王五血战逃出,看着火海中被日军惨杀的兄弟们,他悲痛万分纵身跳入深渊。身后,留下一代大侠无可奈何的绝望感叹:“故国非国,有家无家,天下之大,何处有我王五容身之所?”
这样的开局为全剧定下了整体基调:雄浑、苍凉、悲壮!
王五弃刀跳崖,所幸逃过死劫。在白石镇,为了从清兵和贼寇的战乱中救出灾民,他与谭嗣同、袁世凯相遇。三个意欲救国救民的男儿决定一起上京,成就一番事业。在京城,王五得到康有为、谭嗣同的相助创立“强武学会”,袁世凯步步高升统领朝廷新兵大营,谭嗣同写就《仁学》立志推行维新变法,但遇到了奕亲王等顽固保守派的反对。紧急关头,维新派决定实行兵变推行改革,谭嗣同将希望寄托于袁世凯。袁世凯却将维新派兵变的秘密告知保守派,谭嗣同被捕并斩杀于菜市场。为了给谭嗣同报仇,王五找袁世凯决斗,最后被朝廷火枪队包围英勇就义。
清末维新变法时期,“大刀王五”是民间代代交口称颂的一个传奇,谭嗣同和袁世凯分别在历史舞台上留下各自重重的一笔,一个永垂青史,一个遗臭万年。《一刀倾城》以民间的视角和立场回望历史,向李翰祥的《垂帘听政》、《火烧圆明园》学习,融合正史与民间传说,让侠者王五处于中心地位,将谭嗣同和袁世凯置于从属地位,并以武侠片的特色让谭、袁两个历史人物身怀武艺向武者靠近,简约而完整地抒写了民族变革时代武者的民族气节和激越悲歌:
――“成败不过一线,为什么失败的总是我们?”
――“我们做大事的,不是大成,就是大败。”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有刀义,就有刀在;有战义,就有人在。”
《一刀倾城》不仅是一部多血之作,变法之血,男儿之血,杀戮之血,更是一部多情之作。一行男儿不轻弹的泪水里有王五和谭嗣同的英雄情,一句“只要有你就永远有大刀队”的话语里有王五和万田的兄弟情,一串最爱吃的冰糖葫芦里有谭嗣同和九斤的主仆情,一曲愁肠柔转的情曲里有王五和王妃的男女情,一番谆谆教诲里是王五和左宗生的师徒情……这些人,这些事,这些情,在这部悲壮的影片里温暖着滋润着观众的心田。
四、那些话,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我一次一次地按下暂停键在电脑上敲打下一段段穿越时空直击心灵的台词。这些对白,或言简意赅,或大气磅礴,或充满哲理,或包含真情,或富有诗意,无不令我感慨万千、感动不已。难能可贵的是,这些台词与人物性格的塑造、与剧情的起承转合、与情感的自然流露、与历史的沉痛叙说紧密相连:
众人一路同行,来到进入京城城门下。同一扇门,不同的感叹,预示着迥异的前程和命运:
――谭嗣同:“这道城门像什么?”
――袁世凯:“像一座里程碑,上面将记载我们三人未来的大事。”
――王五:“像一座墓碑,不知道有多少人的梦想和生命都埋葬在这里,将来也一样。”
――九斤:“不像什么碑,叫勿悲,有喜哎。”
王五在京城创立“强武学会”,大厅的牌匾上写着康有为题写的“士不可不弘毅”六个大字,矗立牌匾之下的王五和谭嗣同各有感怀:
――王五:“从来忧国之士,俱为千古伤心之人。康老先生这条路很难走呀。”
――谭嗣同:“只要志同道合,哪怕它满路风霜,总有艳阳高照的一天。”
红日西落,风平浪静,杨柳低垂,佳人抚情,英雄静听:
――王妃:“五爷似乎也是个伤心人。”
――王五:“当今中华大地,只要有血性,哪个不是伤心之人?”
――王五:“我的心虽伤过,但没死过。”
――-王妃:“好,这场雨冲得去愁思,但冲不去五爷的豪情壮志。让我替五爷助威……江湖风雨多,五爷多珍重。
在“强武学会”的讲堂里,袁世凯慷慨讲兵法,谭嗣同不能苟同,亦要“纸上谈兵”。双方唇枪舌剑,正与邪、黑与白、对与错、高与下、优与劣模糊不清而又清晰可见:
――袁世凯:“当兵如做人,欲速则不达,不理战场的变化,不管怎样艰辛万苦,都要按法则去行事。因为打仗不是一个人的事,关于到大家的生死,国家的兴亡。所以,不能让你一个人的意志去改变整个大局。”
――谭嗣同:“战场如官场,行事要当机立断,片刻耽误不得,要变的时候就要去变,容不下半分人情或一点犹豫,否则时机一过,天机一失,那就不可挽回了。”
――袁世凯:“国家大事,非比寻常,凡大事必有其法则,不可轻越雷池半步,便是尝试,也要循序渐进,不要一步登天,不然将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谭嗣同:“畏首畏尾,进二退一,不是大丈夫所为。”
――袁世凯:“做人宜直接才可以交心,但做事要圆滑,这样才可以避免无谓的损失及伤害。”
――谭嗣同:“照你这么说,这跟做官不做事的家伙又有什么分别呢?”
――袁世凯:“好一句做官不做事,壮飞,今时不同往日,说话可要留神啊。”
――谭嗣同:“天下人论天下事,何事不可谈呢?”
――袁世凯:“天子脚下难容是非……”
谭嗣同被捕,王独闯大内监狱,与押阵的“京城四岳”之一的余万山输赢定对错:
――王五:“中国自有监狱以来,监禁的都是好人居多。”
――余万山:“我只是一个狱卒,不是历史学家。”
王五打赢余万山,意欲救走谭嗣同。在这里,历史写下了气吞山河的悲壮绝笔:
――谭嗣同:“我不走,走得出天牢,走不出天下。”
――王五:“走得了今晚,我们才有明天。”
――谭嗣同:“明天的事,就留给明天的人去做。我今天要做的,就是慷慨赴义,用我的血去激励大家。”(谭嗣同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王五:“谭兄,你对,做大事不是大成就是大败。今日你败,只是败在气数,中国始终会走你的路。”
――谭嗣同:“中国,始终会走我的路。五哥,我想睡一会,我已经很久没好好睡一觉了。”
王五泪别谭嗣同,向余万山前辈借刀。谭嗣同被押赴刑场,百姓围观,九斤哭送,王五握刀执法,谭嗣同笑傲苍穹:
――谭嗣同:“五哥?!”
――王五:“我送你上路。”
――谭嗣同:“能够死在黑旗军统领的刀下,岂不快哉。”
王五决意为谭嗣同复仇,与奕亲王王妃诀别,英雄气短,儿女情长:
――王妃:“你想听什么?”
――王五:“最动听的已经听过。”
――王妃“你会记住吗?”
――王五:“我生生世世都会记住。不过今夜之后恐怕一切都会随云梦消散。”
――王妃:“云会散,梦会消。但是记忆是不会消失的。人生在世,追求的是希望,但是得到的只有回忆。”
――王五:“但愿生生世世的回忆之中都有你。”
――王妃:“但愿年年月月都有五爷这样的知音。”
王五来到袁世凯的府衙,大厅的正堂上摆着袁世凯暗设下的“吾兄谭嗣同之灵位”,决战前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历史的成败既然已定,双方的生死当然亦要决出:
――袁世凯:“你终于来了。他的确是治国之材,可惜生不逢时。”
――王五:“错了,是他所托非人。”
――袁世凯:“他去得痛快吗?”
――王五:“痛快,一刀百了。”
――袁世凯:“是你刀法好。”
――王五:“过一会,你就知道了。你不怕吗?”
――袁世凯:“袁某投笔从戎,早已置生死于度外。”
――王五:“置生死于度外,所以也都视人命如草芥。”
--袁世凯:“这一仗,输的是你们,如果你们赢,还不是一样尸骸遍地?”
――王五:“成败已定,可是生死未决。”
――袁世凯:“不错,你不应该来。”
――王五:“你当然不想我来。”
――袁世凯:“五哥,天涯路远,要走的路还很长,不如我们…”
――王五:“我和你只有一个人可以走以后的路。”
五、悲歌颂情义,大刀扬正气
影片的主题曲《血像火》悲壮激昂,由卢冠廷作曲,唐书琛作词,吕方主唱,在剧中响起两次。一次是王五在“演武大会”上打败奕亲王府的拳术顾问、京城四岳之一的“花拳王”步亭,声名雀起,“强武学会”人丁兴旺蒸蒸日上的时候;一次是王五英勇牺牲,奕亲王王妃来到英雄墓前祭拜的时候。一首歌将人生的辉煌与死亡联系,令听者热血沸腾而又掩面长叹:
“一生起伏浮沉云雨里,谁愿长伴相随?一生的梦若随时间去,谁愿留在我梦中?真的心假的意,假的心真的意,朦胧俗尘世事。千变际遇,这心永坚持,智勇中送情义。血像火,心绪激昂,四处风涌云荡。爱像火,千串光芒,照四海永未亡。”
经典的影片必有经典的角色,《一刀倾城》中的王五、谭嗣同和袁世凯就是此类经典形象,他们身上有着鲜明的个性。正因这些与众不同的性格和特点,也决定了他们的人生命运。扮演王五的杨凡是辽宁省话剧团的演员,出演过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常胜将军”赵子龙。作为黑旗军大刀队的队长,王五一身正气,刚正不阿,侠肝义胆,重信承诺,光彩照人,堪称中华武者之楷模。当年的狄龙已是47岁的大龄,二十多年演绎生涯积淀的“英雄本色”和“大侠风范”无可替代,将忧国忧民的“中华变法第一人”谭嗣同演绎得形神俱备,豪气冲天,雄心满怀,仁义为先,为国家兴亡置个人生死与度外。扮演袁世凯的赵长军是内地武术界响当当的人物,曾十次荣获国际国内武术比赛“个人全能冠军”,后在西安创办赵长军武术院并任院长,洪金宝任该院董事长。受洪金宝的邀请,他在本片中扮演大反派“窃国大盗”,为人处事圆滑,善于投机,喜怒不形于色,善于见风使舵,在风云际会的京城步步高升实现个人野心。
影片的武打由洪金宝亲自设计,虚实结合,风格杂糅,主要有四场打戏。第一场是黑旗军大刀队偷袭日军弹药库。众义士身轻如燕,远距离跳跃,勇杀日寇,亦被惨杀,更有王五一刀砍下五个日军头颅的血腥夸张场面。第二场是义士、官兵和贼匪在白石镇的战斗。其间有许多为避瘟疫的村民,杀敌与救民交织,有的徒手退敌,有的以衣为器、回旋收箭返射杀敌,有的以一敌十、力斩匪首。第三场是“演武大会”的擂台比武。这是中国武侠片最常规的一个套路,也是洪金宝武术指导的强项之一。大清王朝以武平天下,京城各派高手在圆形擂台上见招拆招,步公子毒手致人以命,王五出手救人,单臂打败步公子;随后“花拳馆”馆主意气用事,与王五龙争虎斗,从擂台打到旗头再打回擂台,花拳神技,胜在义举,最终结果是“赢的装没赢,输的装没输”。第四场是最后在袁府的生死决战,配以赵长军、倪星等人的扎实功底,演绎得很像一场武术比赛:王五与袁世凯,大刀对利剑,火花四溅,难分伯仲,双双受伤;步三爷与小川,徒手对决,旧情新恨,师徒反目;敖白与王五,大刀对徒手,招招致命,刀气纵横,敖白暗器杀死小川,王五怒目将其一刀斩为两断,血腥惨烈;左宗生一对双刀,智斗大批清兵,招式有模有样,打斗充满喜剧质感;九斤与陶安,长枪对流星锤,以直破柔,最终她为抢回“谭嗣同灵位”被袁世凯阴谋炸死。
六、于经典中重回历史
作为武侠片,《一刀倾城》不同于称霸武林、仇怨仇杀的非一般类型片,而是以武侠片的形式讲述中国近代史上的悲壮之事。影片虽然讲述历史,却能引发我们思索当下。鲁迅去世时,郁达夫写道:“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现在,我们的大小银幕多是歌功颂德、三呼万岁的历史垃圾剧,对谭嗣同此等的民族志士鲜有问津。
李敖先生对谭嗣同崇尚备至,倾心写就小说《法源寺》,以这座古刹为背景,以悯忠为基调,描写百日维新后谭嗣同英勇就义的过程,歌颂谭复生以血救国的民族品格:“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李敖小说就是一个很好的编剧题材!)正是谭壮飞这些仁人志士们的血换回了民族今天的繁荣和发展。一百多年过去了,我们应当看到中华民族的处境依旧险峻,霸权主义大国遏制的包围圈基本形成,内乱外扰依旧此起彼伏。更令人担忧的是,在这种大势之下,国人们还都沉迷于灯红酒绿的歌舞升平之中,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成为历史的弃儿。现实生活中,心忧天下的人越来越少,及时享乐的人越来越多,年轻人不再崇尚英雄转身疯狂追星,形成一群群庞大的粉丝军团。好吧,粉丝们从来追求娱乐,那我在这里不妨向他们推荐这部被人们忽视的讲述不该遗忘历史的经典娱乐电影!
标签: 刚正不阿的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