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学习的例子中匡衡能占一席之地,他家世代务农,是西汉最底层的老百姓。他从小读书很勤奋,家里买不起油灯,夜里看到与邻居家隔壁的墙能透过光来。匡衡就决定将墙壁的缝隙挖得更大,这样他就可以看书了,这是“凿壁偷光”故事的来历。
如此爱好读书的匡衡,使得后世之人认为他一定是天资聪明,事实上匡衡的资质是十分普通的,在《史记张丞相列传》中记载匡衡就是一个范进式的人物。
才下,数射策不中,至九,乃中丙科。
《史记》中用“才下”两个字来形容匡衡的资质,这说明匡衡这个人谈不上笨,但跟朝廷这精英相比,他占不了多大的优势。弄了好多次匡衡才中了一丙科,知常容估计这是录取中的最后一档吧。这个和宋朝晏殊14岁被赐同进士出身,王安石22岁中举相比,这个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和西汉的东方朔相比差距也很大。
虽然“才下”的匡衡终究还是考上了,开始工作的匡衡依旧被人瞧不起。
补平原文学卒史。数年,均不尊敬。——《史记张丞相列传》
这样看来一个人光努力,像匡衡如此透支自己潜力的努力也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因为天资平庸限制自己的发展空间。
匡衡作为一个西汉最底层百姓的子弟,以平庸的资质硬生生闯入士这一级别,从这个角度来看注定他走的这条路是比较艰辛的,整个过程还是挺励志的。
匡衡并没有选择躺平也没有选择放弃,他觉得资质平庸那就继续努力。
应该说匡衡很幸运,因为他遇到了一个人——汉元帝。
汉元帝是汉宣帝的在民间时与许皇后所生的嫡长子,汉宣帝曾经告诫过汉元帝治理天下需要用王霸之治,不过汉元帝很喜欢儒学,他想以儒治天下,汉宣帝见改不了他的观点,只得长叹:
宣帝曰:“乱我国家者,必太子也。”其言验矣。——《读通鉴论·卷四·元帝》
西汉在汉宣帝时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从汉元帝时起开始走下坡路。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就是这个时期嫁给南匈奴首领呼韩邪和亲。
匡衡靠着自己的勤奋努力实践“勤能补拙”的论点,他从原来被人瞧不起到名气越来越大。
名声大后自然就惊动当时还是太子的汉元帝。
汉元帝派太子太傅萧望之、少府梁丘贺去看看这个人到底怎么样,结果萧望之觉得这个人还真的挺不错。
汉元帝就接见了匡衡,一交流觉得是不错,于是匡衡的好运就来了。
汉元帝继位之后,匡衡从郎中到博士再到兼任给事中,后到光禄大夫、太子少傅,再到御史大夫最后成了西汉的丞相并且封侯。
从一个西汉最底层的老百姓通过自己的勤奋硬生生挤进士这一级别,最后成了一个之下,万人之上的高官。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幸运和奇迹,不过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资质不够可以靠勤奋补,如果没有机遇那一切白搭。如果匡衡生活在不怎么喜欢儒家的汉宣帝那里,估计一辈子也出不了头,再怎么努力也是白搭,所以一个人的能力符合时代需要也是很重要的。
因为匡衡的资质比较平庸,再加上他是最底层上来的,底气自然就不足,为官时谨慎有余,实干和魄力不足,并没有给历史留下多少浓墨重彩之类的,相反还留下一些污点。
汉元帝时权力最大的不是丞相匡衡,而是中书令石显。
汉元帝特别信任石显,因为汉元帝觉得宦官踏实。宦官在西汉并不是一个光彩的职业,虽然权力大,但被士大夫瞧不起。司马迁在受腐刑之后也是担任中书令,他并不觉得这是高官,相反觉得是耻辱。
石显不这样想,他讨好汉元帝取得信任之后,里外勾结,把持整个朝堂,此时匡衡选择的是曲意奉承。
为什么匡衡不选择与之对抗呢?或许他觉得时机没有到。
汉元帝去世,汉成帝继位,匡衡终于开始弹劾石显。结果他一弹劾石显不要紧,司隶校尉王尊上书弹劾匡衡,说他在其位不谋其政,没有做到大臣职责,这是对皇帝的不忠。显然这是新旧皇帝权力更替之后的必然争斗。
士大夫最重要的就是气节,显然王尊说得很对,匡衡感到害怕就提出辞去丞相之位,告老还乡。汉成帝刚刚继位,对匡衡还是好言安抚。
匡衡读书并不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所以当朝廷之事与自己的私利相冲突时,他会优先选择自己的利益。
人心何时能正?就看自己求什么?
求天地之正气,自然刚正不阿,求自己之私利自然就会委屈求全。
自己心不正,对孩子的影响也是蛮大的。
他的儿子匡昌醉酒杀人被杀,他的其他儿子想带着军队去抢人。
匡衡自己利用权力多占了国家四百顷土地。
当这两件事情一爆发,弹劾匡衡的人就变得很多了,最终匡衡被免官,又变成一个老百姓。
虽然匡衡从一个老百姓变成高官最终又变成一个老百姓,看上去似乎从起点经过一辈子的努力又回到了起点。
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汉书》记载着这么一句话:
子咸亦明经,历位九卿。家世多为博士者。
如果匡衡按照他父亲的轨迹,他的子孙应该还是农民,结果匡衡一努力将整个家族的命运都改变了,他们不再务农,而是走上了士这个级别,不过他的子孙没有特别杰出之人,否则肯定会形成一个大世家,而这个世家的源头就是从匡衡的“凿壁偷光”开始。
这一现象还是挺值得人们思考的。你现在的选择或许影响的不是只是你自己还有你的子孙,当然丁克和独身主义者不需要考虑这些了。
除此之外,匡衡的一生的起落也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
标签: 刚正不阿的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