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鹿之战,是秦末战争的关键转折点,不过,关于这场重大战役,《史记》的记载,却显得很仓猝,语焉不详,引起了后世的诸多争论,有的甚至怀疑巨鹿之战项羽实际上是战败了。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
这一段,说得含糊不清,项羽三万人,王离十万人,如何围王离?九战绝其甬道,是打章邯还是打王离?后世解读,莫衷一是。
实际上,如果仔细分析对比《史记》各篇的记载,就可还原出巨鹿之战的全过程。
王离军,原本驻守北边,防御匈奴,有三十万人,离开边境,南下内地平乱,边疆留了十万人,由冯解敢率领,镇守雁门郡一带,冯解敢一直忠于职守,为华夏民族抵挡外患,一直到汉帝国建立,仍然坚守。
王离的军队,在平乱战争中,屡屡失利,甚至还在杠里一带,被刘邦击败,由此看来,刘邦虽然不如项羽,但还是挺能打的。刘邦得天下后,御驾亲征,击败英布,由此也可看出刘邦的战力还是很可以的。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高祖)乃道砀至成阳,与杠里秦军夹壁。楚军出兵击王离,大破之。”
王离军,损兵折将,至巨鹿大战时,应该还有十万人左右,负责围攻据守巨鹿的赵王赵歇与张耳君臣。
章邯军,此时早已不是刑徒了,刑徒只是在初期时,打了周章楚军一个措手不及,在后来的征战中,早已消耗殆尽,此时的章邯部队,主要是赵高和秦二世源源不断从关中给章邯补充增援的大批秦人,也就是说,后来被项羽坑杀的二十万人,都是关中秦人子弟兵。
也因如此,这支秦人子弟兵,在平乱战争中,几乎是战无不胜,还杀了楚军主将项梁,一直到巨鹿之战前,这支强大的部队,基本都是在打胜仗。
巨鹿大战:王离军,主要负责围攻巨鹿城中的赵军;章邯军,则负责守卫甬道,为王离军输送粮草。
大将章邯,名将王离,都是厉害角色。
至于章邯军为何不一起参与攻城,这是因为,秦军采用了围点打援的打法,希望以巨鹿城为诱饵,将各国军队都吸引来,然后聚而歼之,而因为各国援军到,章邯必须保护粮道,因此,不参与围攻巨鹿。
史籍记载,“章邯军钜鹿南、棘原,筑甬道属河,饷王离。” 也就是说,甬道的很大一部分,是沿着黄河的。
图中红色线路为甬道
张耳不是无名之辈,而是当时名人,他年轻时,是魏国信陵君的门客,后来自己有钱了,自立门户,也是广招门客,刘邦年轻时就做过他的门客,因此,张耳名满天下,张耳被围,各国纷纷来救,包括赵将陈余,以及代国、燕国、齐国、魏国等等。
只是,各国军队如战国时期一样,各怀鬼胎,面对秦军,畏惧不前。他们各自修建了营垒,龟缩于营垒之中,不敢出战。
楚怀王二世,也派出楚军五万人,自彭城出发,北上救赵,但是,主将宋义,进军缓慢,甚至在安阳,今山东曹县一带,停留四十六日,按兵不动,企图等秦赵两方火拼后,再投机取巧,当时,连日大雨,副将项羽,急不可待,为叔父项梁报仇心切,杀宋义,率楚军,继续北上。
另有刘邦偏师,自砀县出发,在西侧,负责为楚军主力提供掩护,清除障碍。
刘项各自出兵
十一月,项羽派先锋英布,率两万人,先行渡黄河,骚扰秦军甬道。
十二月,项羽率主力黄渡河,破釜沉舟,只带三天粮食,准备一鼓作气,速战速决。
实际上,项羽杀宋义后,率楚军连续渡过四道大河:济水、河水、洹水、漳水,不过,其中,河水是标志性的,因此,过了河水,破釜沉舟,最能表示决心。
巨鹿之战地理
巨鹿城,位于漳水以北,当时的环境,城周围森林密布,丘陵起伏,还有湖泊大陆泽,援军藏身于那里,相对安全,只是不敢出战。
楚军一到,不管那个,碾压式进攻,立即包围了王离司令部,章邯军沿着甬道来救,项羽率楚军,与其激战九次,将其击退,彻底断绝了王离军的粮道。
随即,项羽率军对王离军展开猛烈进攻。
一开始,诸侯各国军队,在各自营垒里,作壁上观,及楚击秦,攻势猛烈,他们惊骇之余,这才如梦方醒,纷纷加入战团,一举击垮王离军。
《史记张耳陈余列传》记载:“当是时,燕、齐、楚闻赵急,皆来救。张敖亦北收代,得万余人来,皆壁馀旁。项羽兵数绝章邯甬道,王离军乏食。项羽悉引兵渡河,破章邯军。诸侯军乃敢击秦军,遂虏王离。”
《史记》还记载道:“项羽兵数绝章邯甬道,王离军乏食,项羽悉引兵渡河,遂破章邯。章邯引兵解”。
王离是怎样被俘的,或许可以想象一下演义小说的场景:
项羽王离单挑,大战二十余合,王离虽然也是一员能战的武将,但项羽太杰出了,手持霸王戟,大吼一声,将王离走马活擒。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王离的结局,当然是被杀,不过,他的子孙结局很好,好于项羽,王离有两个儿子,秦亡后,长子王元,逃亡山东琅琊,形成琅琊王氏,其后裔包括王导、王羲之等,为东晋士族领袖人物;次子王威,逃亡山西太原,形成太原王氏,其后裔包括东汉开国功臣王霸,还有汉末司徒王允等。
王离是秦军名将,出身秦帝国著名的王家将,其祖父王翦、父亲王贲,灭了六国中的五个。
王家将的祖先,是春秋时期的国王周灵王的长子太子晋,太子晋英年早逝,其子宗敬,为朝廷司徒。周王国衰落,宗敬的一些后代,流落到秦国,因为出身王族,因此以王为氏,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推演,王翦是太子晋的十八世孙。王翦是关中频阳县东乡人。
攻破王离之后,项羽率诸侯联军继续与章邯作战。“章邯军棘原,项羽军漳南。”
史籍记载,项羽使英布等人,日夜引兵度三户津,军漳南,与秦战,再破之。项羽悉引兵击秦军,在于水一带,大破之。但联军仍不能消灭章邯军。章邯使人见项羽,欲约。项羽召军吏谋曰:“粮少,欲听其约。”军吏皆曰:“善。”
于是,项羽乃与章邯,期洹水南殷虚上。章邯正式投降,率其军,与诸侯联军一起进军关中。
章邯军实际与诸侯军势均力敌,并无太严重的损失,之所以投降,是因为赵高擅权,欲对章邯不利,章邯无论胜败,结局都好不了,因此,只有投降一条路可走。
巨鹿之战后,项羽为上将军,率诸侯联军,向关中一路挺进,途中,在洛阳新安坑杀了秦军降卒二十万,彻底消灭了章邯军。
不料,此时,原来在西侧打掩护的刘邦军,却另辟蹊径,从武关蓝田关攻入关中,一场楚军内部的纷争,即将开始。
章邯是秦军大将,平灭诸侯军无数,战力一流,项羽能打王离,却打不下章邯,可见章邯战力之强,不过,这还是不够的,还得看军心民心,一个人毕竟是有限的,还得靠官兵们一起上才行,在他手里出卖了二十万关中子弟,关中父老对他因此离心离德,他后来被项羽封为雍王,镇守关中西部,在面对刘邦的汉军时,缺乏本地人的支持,章邯顿时变得没有战斗力,没能起到阻击刘邦的作用,反而最终被刘邦消灭,全无当年秦军大将的风采,无它,形势变了,章邯不得人心,因此无人愿意替他卖命,章邯也就废了,无能为矣。
标签: 破釜沉舟的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