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正不阿留青史
——拜谒五公祠记
摄影、文/北路居士
小时候就听说过天之涯、海之角的海南岛是古代的流放之地。到了海口听说这里有纪念被贬黜海南的唐朝名臣李德裕、宋朝名臣李纲、李光、赵鼎、胡栓的五公祠。于是,到海口的第二天,我们就去五公祠拜谒。
下榻饭店距离五公祠不远,打的一会工夫就到了。好客的司机将我们送到了五公祠的大门口。下车后,我细细地打量起来。只见仿古牌坊式大门庄严气势,“五公祠”三个鎏金大字镶嵌在中间大门的上方。门口有两个石狮子。大门旁挂着“海口市博物馆”的牌子。看起来,海口市博物馆也在五公祠院内。
进了院,仿佛进入了一个艺术殿堂。只见:楼阁参差,亭廊宛转。叠石假山,点缀其间。泉井湖水,清澈波光。树木花卉,生机盎然。好一座南国气派的五公祠。行走间,看到了一介绍牌,原来这里是海南最大的一处古建筑群,除了五公祠而外、还有苏公祠、观稼祠、学圃堂、五公精舍、琼园等等,人们习惯统称这里为五公祠。
因拜谒五位名臣心切,我们就按着导游牌上的指点,先去拜谒五公祠。
这是一处单独建筑,院内雕塑着“五公”塑像。个个神采奕奕。五公祠是木质结构一幢小楼,高十余米,分上下两层。楼顶是歇山顶建筑,素瓦红椽,甚为鲜艳。后墙柱处砌墙,其余三面辟为廊,整座楼由十八根木柱和十根石柱支撑。祠的正门悬挂着“五公祠”金字匾额,楼上挂有“海南第一楼”匾额,落款署是:“光绪十五年嘉兴朱采”。原来这五公祠是清代雷琼道台朱采于光绪十五年(1889)主持修建,同时增建和重建了观稼堂、学圃堂、西斋(又名五公精舍)。
进入祠内,只见一搂大厅悬挂着“安国危身”横匾。并供奉着唐、宋两代被贬来海南的唐代李德裕,宋代李纲、赵鼎、李光、胡铨五公神像。大厅内还展出了五公史迹。大厅圆柱上悬挂着两幅对联,一副是:“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另一幅是:“於东坡外,有此五贤,自唐宋迄今,公道千秋垂定论;处南海中,别为一郡,望烟云所聚,天涯万里见孤忠”。
看完对联,我便看起五公的事迹来。原来这五位都是唐宋朝的贤臣名相,忠义之士。
李德裕在唐代文宗和武宗时两度出任宰相,他内制宦官,外抑藩镇,为国家安定作出很大贡献。但因反对进士科举和宦官的专权,从而与牛僧儒、白敏中等牛派展开多年的“牛李党争”。党争失利,多次被贬。初贬荆南,次贬潮州,后贬为崖州张吴都颜村,就是今天的琼山市大林乡为崖州司户。到此近一年时间,由于贫困交加,就死在了海南。离世时六十三岁。
李纲、赵鼎、胡铨和李光都是南宋时期的名臣。李纲和赵鼎曾两度拜相,李光是宋高宗时的参知政事,胡铨任宋高宗时枢密院编修。由于四人在金兵入侵时一直主战,反对议和。因而受到了秦桧等投降派的迫害,被贬到海南岛。
李刚被贬到今海南万宁市安置。他携子来到海口,住在华远馆。来到几天被赦免。在海口住了十一日然后乘船北返,被起用为湖广宣抚使兼谭州知州,绍兴十年(1140年)正月,病死福州,终年58岁;
赵鼎被贬吉阳军盛德堂,也就是今海南三亚市编管。赵鼎南渡到达贬所,给皇帝写谢表上说“白首何归,怅余生之无几;丹心未泯,誓九死不移”。表达了他忠于朝廷与抗金救国的思想永远不会改变。后来由于秦桧的迫害,赵鼎在居琼三年,就绝食而死。临终前自书铭旌道:“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表示他至死也不会忘记国家,不会忘记抗金救国。死时六十二岁。赵鼎死后十年,孝宗即位,因念及其于国有功,追封为丰国公,赠太傅,谥忠简。
李光,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被贬到被贬吉阳军(今海南三亚市),后由于吕愿中诬告李光与胡铨赋诗唱和议讪朝政,再贬昌化军(今海南儋州市)编管。在琼居住十一年北返;。
胡栓,绍兴八年(1138)因上书请斩秦桧、王伦、孙近三人头悬街示众,而被贬福州签判。绍兴十五年(1145)再贬新州(今广东新兴)编管,后移吉阳军(今海南三亚市)编管。居琼八年,办学设教,著书立说。宋孝宗即位,召回朝廷,任秘书少监,乾道七年(1180)拟提任宝文阁待制,胡铨坚辞。后病卒故里,谥忠简。
这五位名臣精忠报国。虽遭贬谪,但丹心不泯,在兴修地方公益事业、传播中华文化和培养人才方面,为当地人民做出不少贡献。被海南人民永远纪念。
看完介绍,又到楼上。楼上大厅圆柱上也有两幅楹联,一副是:“唐嗟未造,宁恨偏安,天地几人才置诸海外;道契前贤,教兴后学,乾坤有正气在斯楼中”。另一幅是:“五贤系两代兴衰,报国投荒,唐宋迄今留正气;一身睹万民憔悴,筹边弭乱,冰渊夙夜凛遗规”。看吧楹联我沉思不语。楼下和楼上的楹联惊天地、泣鬼神,正气浩然,雄姿勃发,充分表述了五公高风亮节和刚正不阿的品质和精神。这真是刚正不阿留青史。
出来五公祠我还在想。五公的事迹将千秋万代的传下去。将永远留在历史之中。激励着官员和百姓高风亮节,刚正不阿。
标签: 刚正不阿的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