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用一首诗嘲讽诸葛亮,短短20个字,一针见血

滴答历史 106 0

北宋时期,苏轼在文坛当中小有名气,在诗、词、书、画等方面都有所成就。苏轼写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广为流传的诗作,诗歌的题材十分的广泛,不仅借物咏志,还曾对历史人物进行过评说,苏轼还曾用一首诗嘲讽过诸葛亮,颇有深度。

苏轼用一首诗嘲讽诸葛亮,短短20个字,一针见血

我们在探讨苏轼的这首诗时,需要先了解一下诸葛亮,以及苏轼当时创作的背景,这样才能够有一个比较客观的印象。诸葛亮属于名门望族之后,他的先祖曾在西汉时期做过官,父亲在东汉末年也在朝为官。

诸葛未满十岁的时候 ,他的父母相继逝世,后来他跟着自己的叔父生活。197年,他的叔父也因病逝世,这个时候的诸葛亮年仅16岁,他十分的好学,并且对于古今之事多有见解,并将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提并论。

苏轼用一首诗嘲讽诸葛亮,短短20个字,一针见血

当时,诸葛亮和司马徽、黄承彦、庞德公等名士有结交,他们对于诸葛亮的才华大加赞赏,黄承彦更是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他。刘备在官渡大战以后失利,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他投奔了当时在荆州的刘表,随后刘备在新野屯兵,希望在这里大展拳脚。

刘备在这里待了好几年,一直都没有得到刘表的重用,他有幸结交了徐庶,并有意请徐庶出山;徐庶婉拒以后,告诉他卧龙岗的诸葛亮是大才,如果能将他请出山,那么大业可成。206年至207年,刘备多次前去拜访诸葛亮,后面也就有了“三顾茅庐”的故事。

苏轼用一首诗嘲讽诸葛亮,短短20个字,一针见血

诸葛亮答应辅佐以后,随即向刘备献上了《隆中对》,帮刘备分析了当下的局势,并告诉他如何徐徐图之,他才拨云见月,也才有了三分天下的局面。曹操占据荆州以后,刘备不得已从这里撤离,随行的还有众多百姓,期间为了保护百姓,他的部队被冲散,他自己也是险象环生。

此后,为了对抗曹操的大军,诸葛亮凭借着自己的计谋,促使刘备和孙权达成了联盟,在赤壁之战中将曹操给击败。曹操兵败撤军休养生息时,诸葛亮认为这是壮大自身的机会,于是向刘备提议争取把益州给夺取过来。

苏轼用一首诗嘲讽诸葛亮,短短20个字,一针见血

三国时期,曹操控制着中原北方的大部分区域,孙权则凭借着长江在江东称霸一方。因此,诸葛亮觉得刘备往后的发展,只有一个方向,西进夺取益州;益州在当时是最大的三个州之一,物产丰饶,群山环绕,而且易守难攻。

刘备一开始是犹豫的,因为他号称仁义之师,而益州又有刘璋在,同样都是汉朝的皇室宗亲,他觉得如果进攻益州,势必会留下骂名。211年,益州的刘璋请刘备协助防守,刘备得以进驻益州。这个时候,刘备被诸葛亮劝说成功,随后诸葛亮开始了谋取益州的战略。

苏轼用一首诗嘲讽诸葛亮,短短20个字,一针见血

在诸葛亮的谋略下,刘备先后收复了荆州各郡,一番斗智斗勇之下,成功将益州收入囊中。诸葛亮虽然手段高明,帮助刘备获得了很大的好处,奠定了蜀汉的基础;但是在道义上却很不厚道,有点巧取豪夺,持强凌弱的感觉。

因此,苏轼写下了这样一首,用来嘲讽诸葛亮,短短20个字,一针见血:“先主反刘璋,兵意颇不义。孔明古豪杰,何乃为此事。”可以说,诗中的这20个字写的入木三分,认为诸葛亮枉为人杰,做出这种违背道义的事情,十分的让人遗憾。

苏轼用一首诗嘲讽诸葛亮,短短20个字,一针见血

苏轼在二十一岁的时候,跟着父亲和苏辙奔赴京城,次年参加了科考。苏轼的诗文得到了主考官的赏识,不过却误以为是自己弟子所作,为了避嫌才使得苏轼只得了第二;之后在欧阳修的赞许下,苏轼在京城名声大噪,再次期间他创作了大量的诗词。

1061年,苏轼参加中制科考试,获得第三等,是以往成绩中最好的一个,被誉为“百年第一”。苏轼步入仕途以后,继续创作诗词表达自己的志向,并站在不同的角度评说历史人物,不拘泥于已有的历史观点,表达出自己对于事物的独到见解,可见苏轼确实很有才华。

标签: 入木三分的历史人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