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墓:阿斗坟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在中国历史上,亡国之君的下场往往不好,其墓更是难找。魏蜀吴三国中,蜀国的享国时间最短,仅历两帝,即蜀主刘备和后主刘禅。
刘备的墓现在大家都知道,在成都,那刘禅的墓在哪?我在《三国大墓》一书中曾作介绍。
(成都刘备陵)
刘禅(公元207-271年),字公嗣,小名阿斗,刘备的太子,为甘夫人所生。建兴元年(公元223年)五月,时已17岁的刘禅即位,尊吴皇后为皇太后,大赦天下,并改元,史称“后主”。
刘禅当皇帝时还是未成年人,军国大事先后全权委任于诸葛亮、蒋琬等人,“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刘禅虽然有过和母亲一起成为曹操的人质的经历,但毕竟没有刘备当年卖草鞋的磨练,未经过大世面。诸葛亮等朝臣在世时还好办,在他们相继去世后,刘禅把持朝政的弱点暴露无遗,成了“扶不起的阿斗”。
有史家因此称刘禅是“昏君”。《华阳国志》作者常璩便认为,刘禅不是中兴的明君。这是比较传统的史家观点,近代名人孙中山也是这样看,认为刘禅庸愚而没有能耐。
(刘禅,现代影视形象)
“阿斗”成了没有才干者的代名词,真实的刘禅,可能并非如此,诸葛亮便夸赞过刘禅:“天资仁敏,爱德下士。”
传说甘夫人怀孕和刘禅出生时都有异象,预示刘禅不会是一般人物。这个传说,被元末明初人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进行了文学化描写:
“建安十二年春,甘夫人生刘禅。是夜有白鹤一只,飞来县衙屋上,高鸣四十余声,望西飞去。临分娩时,异香满室。甘夫人尝夜梦仰吞北斗,因而怀孕,故乳名阿斗。”
(诸葛亮/中间/影视形象)
诸葛亮扶佐刘禅11年,之后蒋琬、费祎(yī)相继执政,刘禅又当了30年皇帝,前后41年。如此之长的时间,刘禅如果真是一位毫无能力的皇帝,早就被替代了。同一个皇帝,蜀国为什么在前后期政局明显不同,问题多多,重要原因在外部,曹魏在后面操蛋呢,急于灭掉蜀汉。
景耀六年夏天,魏国派西征将军邓艾、镇西将军钟会、雍州刺史诸葛绪,分几路同时攻蜀,发起了大规模的“夏季攻势”。面对强敌,刘禅开始还大赦天下,改年号为“炎兴”,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想一切可以想到的办法,进行抵抗。但种种努力无济于世,最后只得采纳了光禄大夫谯周的计策,向邓艾和曹魏投降。
(邓艾,现代影视形象)
投降的场面是非常凄惨的,刘禅用灵车拉去一口棺材,还把自己捆绑了起来,来到邓艾的军营前。后来孙吴国末代皇帝孙皓也“舆榇自缚”而降晋,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刘禅此举的启发。
实际上,刘禅此举动有大智慧的。看到这情景,邓艾的举动更让人意外,并没有杀刘禅,还亲自给他松了绑。刘禅带来的棺材也没有派上用场,邓艾当场把那副棺材烧了,意思是你放心好了,魏国不会杀你。见此,刘禅十分意外,服了。
(木棺,现代)
后来刘禅一家老小被带到了魏都洛阳,魏元帝封刘禅为“安乐县公”,但连降N级。
刘禅的故事到此并没有结束。据《三国志》注引《汉晋春秋》,有一次魏将司马昭与刘禅一起喝酒,故意安排表演蜀地歌舞。刘禅身边的人触景生情,非常难过,但刘禅“喜笑自若”。司马昭问刘禅,“颇思蜀否?”刘禅回答说,“此间乐,不思蜀。”由此诞生了一个成语——“乐不思蜀”,成了忘本者的代名祠。
对此,笔者认为,在那种随时可能成为刀下鬼的环境下,既然选择了生,而不是殉国,刘禅这样做应该是装疯卖傻,是一种生存之道,适者生存,可以说是大智惹愚!
(阿斗 现代剧照)
刘禅死于西晋泰始七年(公元271年),《蜀记》记载,死后谥号“思公”,此谥号隐指他生前特别思蜀,而非“乐不思蜀”!
那刘禅埋葬哪里呢?有一说法是,在洛阳故城内城西北角五里处(今孟津县境内),俗称“阿斗坟”。我曾去孟津调查过东汉皇家陵墓,但没有找到阿斗坟。
其实刘禅墓的真的假的无从查证,恐早无踪迹,即使有话也是假的。
功过是非后人说,刘禅这位亡国之君死葬他乡,令人嘘欷。有诗人云:“当年阿斗坟前过,可见囚车挂泪痕?”
(孟津境内汉墓)
标签: 乐不思蜀的历史人物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