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江左宰相谢安:前半生当隐士,后半生做英雄

滴答历史 109 0

作者:殊途

我一直觉得李白是一个狂到没有边的人,能让他真心称赞几句的,一定有着令他难以企及的地方,李诗正面颂扬或者提及谢安的诗至少有十几首。

"安石东山三十春,傲然携妓出风尘",洒脱不羁的名士形象呼之欲出;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运筹帷幄的儒将形象油然纸上;

"安石泛溟渤,独啸长风还",面对风浪的超然形象绝世独立;

"谢公终一起,相与济苍生",力挽狂澜的匡世形象入木三分。这些都是谢安。

世人多知淝水之战,而不知谢安。中国的这些封建王朝中,东晋、五胡十六国的历史也大概是最没关注度的。

人物|江左宰相谢安:前半生当隐士,后半生做英雄

而谢安,正是东晋王朝曾经烜赫一时的人物。

谢安,字安石,陈郡阳夏人。东晋政治家、名士,太常谢裒第三子、镇西将军谢尚从弟。当时王、谢、桓、庾四大家族风头无两,其中又以琅琊王氏和陈留谢氏最盛,有诗文写道"山阴道上桂花初,王谢风流满晋书",二族当年风光可见一斑。谢氏的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却很快,并在谢安当政时达到了巅峰。

东晋谢家发展到谢安这一代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势力,豫州是谢家比较稳定的势力范围,当时出任豫州刺史的基本上都是谢家子弟。

人物|江左宰相谢安:前半生当隐士,后半生做英雄

生活在一个衣食无忧的家庭环境下,养成了他恬淡无为的个性,但天生的才情和气质在小的时候就被多位名士赏识,因此自小就声明远播。

谢老师小时候,崇尚空谈,就是大家坐一起吹牛,经常一吹一下午,吹得当时的丞相大名人王导都很器重他,谢老师就因此初露锋芒,结果上了两天班,谢老师不乐意了,说自己不舒服,要去看世界,辞职了,气的王导一屁股火。

然而谢安并不想凭借出身、名望去猎取高官厚禄。朝廷最初征召谢安入司徒府,授任他佐著作郎之职,都被谢安以有病为借口推辞了。谢安多次推辞掉了朝廷的征辟,隐居于东山,寄情山水,成为了当时名满天下的名士。

人物|江左宰相谢安:前半生当隐士,后半生做英雄

永和九年,一群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举行了一个集会,他们流觞曲水、饮酒赋诗,好不畅快。

所谓名士风流,并非指的是泡妞撩妹,而说的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精神状态,魏晋多风骨,名士数风流,这一时期的文人,有才,有情,关键,还会玩。名士交游,不光是赋诗作文,喝喝小酒,还捕鱼、打猎、研究音乐,欣赏歌舞,探讨人生,评论时政等。

谢安虽然隐居多年,迟迟不肯出山,但他并不是真的不问世事。

教出来了"咏絮之才"谢道韫,教出来了封胡羯末四大才子,其中羯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打赢淝水之战的谢玄,"谢家之宝树"说的就是他。

在与好友清谈之时,也关注着时局政事,洞悉朝堂之上的种种变故,因此当时执政的会稽王司马昱摸清了他的心性,说:"安石(谢安字)既然能与人同乐,也必定能与人同忧,再征召他,他肯定会应召。"

在隐居东山十数年之后,谢家也经历了一系列变动——兄长谢尚、谢奕先后病死,弟弟谢万兵败被罢官。

家中的顶梁柱接连陨落,使谢氏的权势受到了很大威胁,此时的谢安再也没有隐居的资本了,再不出仕这个家族的地位可真的就要出事了。

人物|江左宰相谢安:前半生当隐士,后半生做英雄

公元360年,时年四十一岁的谢安,受到时任征西大将军朝廷第一权贵,桓温的邀请,担任行军司马一职,谢安一改往昔的态度,因为他比谁都清楚,他在家族中的责任。

由于谢安的才能,桓温对他是非常器重和深爱有加的,但那时的桓温已经暴露出了不臣的野心,因此谢安是早就知道的,在战事稍微有所定数时,谢安就借口四弟的病逝而返回朝中,远离了桓温的权力中心。

此后的十几年中,谢安凭着智慧始终和桓温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平衡状态,仕途不断的升迁。因桓温的野心,皇帝被废立了好几次。朝野形式波云诡谲,面对这种外有强敌,内有权臣的处境,幸亏得到谢安的辅助,他政治眼光过人,置生死于度外,凭借着自己冷静的处事能力,阻止了奸雄篡权的念头,有条不紊的安定了王室,将一场早有预谋的内乱平息,晋王朝才能得以延续下去。

人物|江左宰相谢安:前半生当隐士,后半生做英雄

当时晋孝武帝司马曜才十几岁。谢安玩儿了一手"奉天子而令士族"。辅佐幼小的皇帝治国理政,成为东晋的栋梁之才,同时训练出战斗力极强的"北府兵"。

长江上游战场的主将、长江中游经营荆州几十年的桓家,全跟谢安关系很好,好到荆州桓家领导人桓冲临死前什么遗嘱没留下,只给谢安写了一封信,遥寄思念,托付后事。

所以东晋剩下的军队西府兵跟谢安关系极好。(西府兵当年谢安本来也可以掌握,但他没有,他又原封不动的交还给了桓家。)

桓温去世的第二个月,即宁康元年(373)八月,前秦天王苻坚挥师南下,用了短短三四个月的时间,占领了巴蜀的大部分地区。前秦苻坚率兵征晋,旌旗千里,号称百万。

人物|江左宰相谢安:前半生当隐士,后半生做英雄

谢安临危受命,以谢石为前线大都督,谢玄为先锋,谢琰、桓伊等人为副将,领八万北府军,分三路迎击前秦军。他懂得识人用人之法,举荐自己弟弟谢玄为帅,并统帅当时最精锐的北府兵。面对旁人对他"任人唯亲"的指责,谢安置若罔闻:"我非但要做到举贤不避亲,还要举贤不避仇。"不久,他又举荐了桓温的弟弟桓冲,谢安清楚的知道,他们二人有抵御大敌的能力。

荆州桓冲牵制长江中上游,扬州谢玄率八万北府兵从广陵(今扬州)往西打。谢安坐镇中央(南京),下达指令。

拔得头筹的依然是猛将刘牢之,他披坚执锐,带着仅仅五千北府精兵偷袭洛涧,便一举剿灭前秦五万军马,上将十员。随后谢玄命渡过淝水乘胜追击,苻坚畏惧北府军勇猛,令全军后撤,未想到一撤兵便不可收拾。加之降将朱序从中作梗假传兵败,顿时军心打乱,被北府军杀得尸体都塞满了淝水之中。曾经自负"投鞭断流"的前秦军,竟被吓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前秦帝国一夜崩塌。

人物|江左宰相谢安:前半生当隐士,后半生做英雄

淝水之战后谢家人声望、权力、家族势力达到顶峰。

自古君臣之间可以共患难,难以同富贵。

谢安也是聪明人, 找了个理由,交出权力,回东山家养老,不问朝政,没事的时候领着家里的人,出去旅游,继续过着隐居生活。

公元385年10月12日,谢安在建康病逝,终年六十六岁,孝武帝得知他去世的消息,在朝堂哭吊三天,追赠"太傅",谢安死的时候连自己的房子都没有,丧事在他办公的地方操办,下葬的规格如同昔日的"军委主席"桓温,一代英雄人物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总结起来,谢安四十岁之前玩票不做官,寄情山水,成为了声名远播的名士;在家族危难之际出山,挽救家族颓势,官至高位;巧妙的和权臣桓温斡旋,维护了东晋司马家的统治;为东晋筹划了一支精兵——北府兵;部署了淝水之战击退了前秦的入侵;后来坦然的抽身于官场;又承担了自己家族子侄辈的教育工作,并且还做的很好。一生泰然自若,处变不惊,一生传奇如此,也难怪历代对其的敬仰和推崇了。

人物|江左宰相谢安:前半生当隐士,后半生做英雄

谢安性情闲雅温和,处事公允明断,不居功自傲,有容人之雅量,有宰相之气度,既能在安逸中洞察潜藏的纷乱,也能在朝野上保持清醒的判断。人生就是一场漫长的修行,只有外在的沉稳和内在的素养兼备,才能向真正的魏晋风骨靠近,任外界纷纷扰扰,我们要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保持独立的人格,岿然不动,让自己逐渐变得强大起来。

他的人生是中国文人的最高追求,从少年起就声名远播,被无数名士赞誉有加,一举一动皆引领全国的风尚;退则逍遥山水之间,常伴清歌,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进则位极人臣,力挽狂澜使东晋的江山免于易主,带领兄弟子侄打赢了淝水之战,以一族之力使华夏免于沦陷异族之手。

人物|江左宰相谢安:前半生当隐士,后半生做英雄

甚至在自己家族的荣耀到了顶点,引起了皇室的猜疑,他也那样风轻云淡的放弃了已经拥有的滔天权势,交出了谢玄一手创建的东晋最精锐军队北府兵。此时的谢家已然在谢安的努力下成为了东晋顶级门阀世家,强敌前秦亡国,国家安定隐隐有中兴之势,谢安也可以功成身退,为自己完美的一生画上了最后一笔。

历史纪闻:深浅度挖掘历史故事,民间野史,古史杂谈,述古道今。

标签: 入木三分的历史人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