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上学的时候学习《负荆请罪》这个故事时年纪还小,虽然成绩很好但对这个故事一知半解,对廉颇和蔺相如也不甚了解,长大之后读的书多了,玩的游戏也多了,对廉颇的故事也就渐渐的清晰了,当然,越清晰心情也就越悲,为廉颇的命运而悲。
廉颇,嬴姓,中山(今河北定州)人,战国末期名将,战国四大名将之一,说廉颇之前可能要从另一个故事开始说起。
公元前320年的时候,燕国的国王哙心里很难受,四眼望去一片苍茫,因为其余各国都在改革而逐渐变大变强,秦国有商鞅变法,楚国有吴起变法,魏国有李悝变法,赵国有胡服骑射,只有自己这还在吃着老本,眼看着燕国逐渐沦为最弱小的国家,燕王哙一咬牙一跺脚像效仿古之尧舜一样搞个禅让,将国王之位让给了相国子之,自己做了臣子。可没让他想到的是,平时德行大好的子之却没有治国的本事,他上台之后把燕国弄的大乱,燕太子就联合军方想推翻子之,结果却被打败,这次燕国内乱无疑是对残缺的身体再次雪上加霜。
东方老大哥齐国趁着燕国内乱就派匡章率大军北攻燕国,燕国的百姓们对子之的昏庸烦透了,于是就夹道欢迎齐国士兵入城,却没想到这是引狼入室,齐国士兵攻破燕国国都,干死了燕王哙和子之以后,就开始在燕国境内烧杀抢掠,中山国也趁着燕国要完犊子了就赶紧出兵捞一把,眼看燕国要完,赵武灵王一番斟酌后将流亡在韩国的燕公子职请到了赵国,然后派兵将公子职送回了燕国称王,也就是燕昭王,带领着燕国百姓也开始奋起抵抗,终于打退了齐军,这才避免了亡国。
燕昭王上台之后励精图治,广纳四方人才,但是心中却从未忘记过齐国的国仇家恨,卧薪尝胆28年之后,终于等到了报仇雪恨的机会,公元284年,拜乐毅为大将军,配五国相印领兵伐齐,一番大战后若非齐国出来个田单,那么齐国就直接完犊子了。
为什么讲廉颇要先讲乐毅的故事呢,因为乐毅伐齐的时候,赵国大军的领军人物正是廉颇,他率领赵军长驱深入齐国境内,一路攻城略地威名大震,班师回朝之后就因战功而官拜上卿(上卿是当时的高级爵位)。
但是当了上卿的廉颇很不爽,因为自己靠着戎马一生才升官,而蔺相如却只是动动嘴皮子就也官拜上卿,并且还在自己之上,所以他就扬言要找找蔺相如的别扭,最后又敬佩蔺相如的深明大义而结为生死之交,这是负荆请罪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就不细说了。
负荆请罪
之后十数年内廉颇领军南征北战,为赵国打下了很多的土地,甚至中间还几次大败秦国的入侵,赵国的国力达到了顶峰。
时间来到了公元前262年,秦国采取范雎‘远交近攻’的策略后逐步蚕食韩国,这一年又发动大军进攻韩国的上党地区,韩国无兵力救援,于是韩王让上党太守冯亭投降秦国,但是冯亭不想当叛国贼,就投降了赵国,想着韩赵联合就能打败秦国了。
赵王对于要不要这块地盘很是纠结,因为谁都能看出来秦国对上党是势在必得,自己接受了上党无疑是要与秦国正面对抗,后来在平原君赵胜的劝说下还是接收了,然后派遣廉颇率军驻扎在长平地区,准备应对秦国的进攻。为什么派廉颇呢,因为这个时候赵奢已经病死,蔺相如已经病重,明日之星李牧此时还在北边戌边,所以军方的大权只有廉颇这个依靠了。
蔺相如完璧归赵
秦王听到上党被赵国拿下的消息气的两天吃不下饭,就在公元前261年派大秦宿将王龁进攻上党,拿下上党之后继续进攻赵国,廉颇设置了三道防线,但是很快被凶猛的秦国士兵撕破,并且在数次的野战中屡战屡败伤亡惨重,于是廉颇仔细考虑双方实力之后就开始了坚壁清野,而秦军也无计可施,双方僵持了大概三年时间。
本来廉颇想着秦国大军深入境地,补给线特别长,没粮之后自然会退却,谁知道秦国竟发动了百万青壮年挖通渠道,从水路运粮草,势要于赵国拼个你死我活,并且赵国一开始并没想到会打持久战,粮草准备不足,所以赵国已经完全走上了被动。
赵孝成王早就恼怒廉颇将仗打成了这个鬼样子,并且当时外交失利导致没有外援,与秦国又议和失败,赵王迫切的需要战略大决战来改善目前的处境,正巧秦国面对廉颇的坚守也无计可施,就散步了谣言说秦国最怕的是赵括,于是赵王就有了换将的心思。
当时李牧还在北方戍边,乐毅投奔赵国时间太短,还没完全归附,所以赵王就将希望寄托在了赵括的身上,完全没有理会蔺相如的劝阻,而秦国呢,听到赵国换将的消息就暗地里调白起为上将军,准备一举击溃赵国。
长平之战的过程和结果大家应该都很熟悉,所以我们这里只说一下长平之战的政治意义和赵国的惨状。
长平之后,东方六国已经没有国家能够抵抗秦国的大军了,秦统一六国只是时间问题,赵国被坑杀士卒四十余万,国力衰败,如果不是赵国派使者携重金说服范雎又割地求和的话,可能邯郸都被攻破了。
长平之后,白起因范雎贻误战机而将相失和,秦王再起大军围攻邯郸被平原君联合魏国信陵君击败,白起又托病不出,范雎进献谗言之后秦王直接赐死了白起,一代名将就这样陨落。
公元前251年,燕国想趁着赵国病入膏肓时期捞一把,派大军进攻赵国,廉颇大怒,心想我打不过秦国还收拾不了你一个小小的燕国吗,于是一路冲锋陷阵,不仅击杀了燕国领军大将,还包围了燕国的国都,最后在燕国割地求和的情况下赵国才退军。
时间就这么来到了公元前245年,这一年发生件大事,赵孝成王病死,赵悼襄王上台,赵悼襄王一直就不喜欢廉颇,加上宠臣郭开因为和廉颇的私怨就进献谗言,于是赵王命令乐乘去顶替廉颇的大将军位置,廉颇因为受到排挤而发怒,带兵攻打乐乘,之后因为赵国没有立足之地就带着部下投奔了魏国。
魏王收留了廉颇,可是一点也不信任他,所以廉颇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被闲置的状态,赵国因为和秦的战争中屡战屡败,赵王就动了再次起用廉颇的念头,加上廉颇也心寄故国,日夜都想回到赵国,于是赵王就派使者来找廉颇,但是却被郭开从中作梗,导致赵王认为他老了而没有启用他。
廉颇苦等不到赵王任用的命令,又赶上在魏国不痛快,就在楚国拉拢的时候投奔了楚国为将,但是仍然心怀故国,还在盼望着赵王能够重新启用他,可是赵王一直没有任用他,廉颇就在这抑郁不得志的状态中死在了楚国的寿春。
廉颇雕塑
廉颇死了没多久,赵国就被秦国灭亡了。
这就是廉颇,打了一辈子仗却在晚年时期被逼的离开故地,但他至死也在盼望着能回赵国继续领兵,可惜,他没盼到,但是他的故事却被我们日日夜夜的在学习着,赞扬着,感叹着,悲伤着。
今天的故事就讲到这里,明天我们将继续讲述战国四名将之老将王翦,我是张知节,希望你开心。
标签: 负荆请罪的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