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含冤被杀之10大文臣武将,岳飞被杀称得上千古奇冤

滴答历史 107 0

中国历史上含冤被杀之10大文臣武将,岳飞被杀称得上千古奇冤

杭州岳飞墓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在我国古代有很多具有文韬武略的将军谋士帮助主子赢得天下,建立不世之功,却由于主子的猜忌最后被杀,在历史上留下一个又一个冤案,让后人嘘唏不已。这样的事例不是发生在某一个朝代,而是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史。从春秋战国时期文种、商鞅、白起、李牧到汉朝的韩信、晁错,从南北朝时期的檀道济到宋朝的岳飞,再到明朝的于谦、袁崇焕,一个个惨痛的历史冤案,让这些历史上的英雄人物都带上了悲情的色彩,使我们更加敬重这些在历史的星空中熠熠生辉的英雄。

1.文种

中国历史上含冤被杀之10大文臣武将,岳飞被杀称得上千古奇冤

文种

文种(?—公元前472年),也作文仲,字会、少禽,一作子禽,春秋末期楚之郢(今湖北江陵附近)人,后定居越国。春秋末期著名的谋略家。

文种和范蠡一起为勾践最终打败吴王夫差立下赫赫功劳。灭吴后,自恃功高,不听从范蠡功成身退的劝告,后为勾践所不容,最后被勾践赐死。

2.商鞅

中国历史上含冤被杀之10大文臣武将,岳飞被杀称得上千古奇冤

商鞅

商鞅(约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38年),姬姓,公孙氏,名鞅,卫国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军事家 ,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后代。

商鞅辅佐秦孝公,积极实行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政治上,他改革了秦国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并制定了严酷的法律;经济上,他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战;军事上,他统率秦军收复了河西之地,被秦孝公赐予商於十五邑,号为“商君”,史称为商鞅 。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公子虔诬为谋反,战败死于彤地。尸身被运至咸阳车裂,全家被杀。

3.白起

中国历史上含冤被杀之10大文臣武将,岳飞被杀称得上千古奇冤

白起

白起(?—公元前257年)秦国白氏,名起,郿邑人。战国时期名将,杰出的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

白起熟知兵法,善于用兵,和穰侯魏冉的关系很好。辅佐秦昭王,屡立战功。伊阙之战,大破魏韩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伐楚之战,攻陷楚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担任秦军主将30多年,攻城70余座,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封为武安君。功高震主,得罪应侯,接连贬官。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赐死于杜邮。

4.李牧

中国历史上含冤被杀之10大文臣武将,岳飞被杀称得上千古奇冤

李牧

李牧(?—前229年),赵国柏仁人,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军事家,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李牧生平事迹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以抵御秦国为主 ,因在宜安之战重创秦军,得到武安君的封号。战国末期,李牧是赵国赖以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素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 公元前229年,赵王迁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听信谗言夺取了李牧的兵权,不久后将李牧杀害。

5.韩信

中国历史上含冤被杀之10大文臣武将,岳飞被杀称得上千古奇冤

韩信

韩信(?—前196年),泗水郡淮阴县。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汉初三杰” 之一,“兵家四圣”之一,古代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后人奉为“兵仙”、“神帅”。

秦末大乱之际投奔项梁、项羽,未得重用。转投刘邦,经夏侯婴推荐,拜治粟都尉;经萧何保为大将,制定“汉中对策”,申军法,设还定三秦之计。刘邦兵败于彭城后,韩信先破楚军于京、索之间,后平定魏国,请命北伐拿下代国 。刘邦收其精兵后,背水一战,击败赵国 ,派人降服燕国 。支援刘邦以及清除项羽派往赵国的奇兵的同时平定剩下的赵国城邑。 刘邦成皋兵败夺其精兵后,奉命攻打齐国 ,拿下齐国后全歼过来支援的龙且二十万楚军。 韩信攻打楚国,项羽恐慌,与刘邦签订鸿沟协议。刘邦听从张良、陈平的计策,撕毁鸿沟协议,追击项羽失败。 汉五年,带兵会师垓下,围歼楚军。项羽死后,解除兵权,徙为楚王。因人诬告,贬为淮阴侯。 吕后与萧何合谋, 诱杀于长乐宫钟室,夷灭三族 。

6.晁错

中国历史上含冤被杀之10大文臣武将,岳飞被杀称得上千古奇冤

晁错

晁错(前200年—前154年),汉族,颍川(今河南禹州)人,西汉政治家、文学家。汉文帝时,任太常掌故,后历任太子舍人、博士、太子家令;景帝即位后,任为内史,后迁至御史大夫。

晁错发展了“重农抑商”政策,主张纳粟受爵,增加农业生产,振兴经济;在抵御匈奴侵边问题上,提出“移民实边”的战略思想,建议募民充实边塞,积极备御匈奴攻掠;政治上,进言削藩,剥夺诸侯王的政治特权以巩固中央集权,损害了诸侯利益,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诸侯以“请诛晁错,以清君侧”为名,举兵反叛。景帝听从袁盎之计,腰斩晁错于东市。

7.檀道济

中国历史上含冤被杀之10大文臣武将,岳飞被杀称得上千古奇冤

檀道济

檀道济(?—436年4月9日) ,高平郡金乡县(今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卜集镇檀庄村)人。东晋末年名将,刘宋开国元勋,左将军檀韶之弟。

晋末,从刘裕起兵讨篡位之桓玄,以功累迁太尉主簿、咨议参军。义熙十二年(416年),为刘裕北伐前锋,连克许昌、洛阳、潼关,进平长安,灭后秦,迁征虏将军、琅邪内史。入宋,以佐命功封永修县公。出为南兖州刺史。景平二年(424年)参与废黜宋少帝、迎立宋文帝,进号征北将军。元嘉三年(426年),以平荆州刺史谢晦功,迁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江州刺史。元嘉八年,率军攻魏,连战多捷,进至历城(今山东济南),粮尽而返。进位司空,还镇寻阳(今江西九江)。文帝患病时,忌其威名,召还杀之。他被逮时,脱帻投地,怒云:“乃坏汝万里长城!”

8.岳飞

中国历史上含冤被杀之10大文臣武将,岳飞被杀称得上千古奇冤

岳飞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南宋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岳飞从二十岁起,曾先后四次从军。自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泽至绍兴十一年(1141年)止,先后参与、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金军攻打江南时,独树一帜,力主抗金,收复建康。绍兴四年(1134年),收复襄阳六郡。绍兴六年(1136年),率师北伐,顺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绍兴十年(1140年),完颜宗弼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两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义军纷纷响应,夹击金军。岳家军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师。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诬陷入狱。1142年1月,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部将张宪一同遇害。

宋孝宗时,平反昭雪,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

9.于谦

中国历史上含冤被杀之10大文臣武将,岳飞被杀称得上千古奇冤

于谦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 ,汉族,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明代大臣、民族英雄、军事家、政治家 。

永乐十九年(1421年),于谦登进士第。宣德元年(1426年),以御史职随明宣宗平定汉王朱高煦之乱,因严词斥责朱高煦而受宣宗赏识。后巡抚河南、山西。宣德五年(1430年)又以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等地。明英宗时因入京觐见时不向权臣王振送礼,遭诬陷下狱,因两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请而复任。土木之变后,英宗兵败被俘,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升任兵部尚书。明代宗即位,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抵御瓦剌大军。瓦剌太师也先挟英宗逼和,他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也先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和议后,于谦仍积极备战,挑选京军精锐分十团营操练,又遣兵出关屯守,边境得以安宁。当时朝务繁杂,于谦独运征调,合乎机宜。其号令明审,令行政达。他忧国忘身,口不言功,平素俭约,居所仅能遮蔽风雨。但因个性刚直,招致众人忌恨。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大将石亨等诬陷于谦谋立襄王之子,致使其含冤遇害。

明宪宗时,于谦被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年),追谥“肃愍”。明神宗时,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传世。《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他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10.袁崇焕

中国历史上含冤被杀之10大文臣武将,岳飞被杀称得上千古奇冤

袁崇焕

袁崇焕(1584年6月6日—1630年9月22日),字元素,号自如,广东广州府东莞县人(一说为广西藤县人 ),明末抗清名将,爱国将领。

袁崇焕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初授福建邵武知县,后官至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多次击败后金军的进犯。在抗击清军(后金)的战争中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但因为不得魏忠贤欢心辞官回乡。明思宗朱由检即位后袁崇焕得以重新启用,于崇祯二年(1629年)击退皇太极,解京师之围后,魏忠贤余党以“擅杀岛帅(毛文龙)”、“与清廷议和”、“市米资敌”等罪名弹劾袁崇焕,皇太极又趁机实施反间计。崇祯三年(1630年)八月,袁崇焕被朱由检认为与后金有密约而遭凌迟处死,家人被流徙三千里,并抄没家产,实则家无余财。

标签: 背水一战的历史人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