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例子不少,但是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典范战例则是刘秀的昆阳之战。
昆阳之战确实是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一件大事,为后来开创200年东汉基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以“弱”胜“强”的真相,却是令人匪夷所思。
公元23年,刘秀率十三骑,从昆阳突围到郾县、定陵,征发各营所有士兵。将领们贪惜财物,想分兵把守郾县、定陵。
刘秀说:“现在如果打败敌人,珍宝万倍,大功可成;如果我们被打败,则死无葬身之地,要财物何用!”
于是征发了全部军队。
六月初一,刘秀与各营部队一同开拔,亲自率领步骑一千多为前锋,在距离王莽大军四五里远的地方摆开阵势;王寻、王邑也派几千数军队来交战,刘秀领兵冲阵,斩首几十级。
将领们高兴的说:“刘将军平生见到小股敌人都胆怯,现在碰到强大的强敌反而英勇,太奇怪了!请让我们冲到前面吧,以便协助将军!”
刘秀再次发起进攻,王寻、王邑的军队退却,汉军各部趁机攻杀过去,又斩了千百首级。
连胜,继续进攻,将领们越打胆气越壮,无不以一当百,刘秀于是带三千敢死队从城西滍水上游冲击中军营垒。
王寻、王邑轻视汉军,亲自率领一万余人巡行军阵,命令各营都按兵不动,单独迎上来与汉军交战,形势不妙,大部队又不敢擅自相救。
王寻、王邑本部阵乱,汉军趁机击溃敌军,终于杀了王寻。
昆阳城中见机会来了,也擂鼓呐喊冲杀出来,里应外合,呼声震天动地。王莽军大溃,逃跑者相互践踏,陈尸百里。
适逢风雷激荡,屋瓦都被大风刮得乱飞,大雨好像是被人从天上倒灌下来,滍水暴涨,虎豹都吓得发抖,掉入水里淹死的士兵成千上万,河水因此无法流动。
王邑、严尤、陈茂等人,以轻骑踩踏死尸渡过滍水逃走,汉军缴获王莽军抛下的所有军需物资,不可胜计,战利品几个月都捡不完,余下的就烧掉了。
王莽军的士兵逃跑后,各自回到了故乡,只有王邑和他带领的几千长安勇士跑回洛阳,关中听到昆阳战败的消息十分恐惧。
其实,王莽的新朝,早在廉丹憋屈的马革裹尸之后,就已经死了,新朝的精锐部队在那一战死伤殆尽;昆阳之战的失败,不过是把死而不僵的新朝,彻底推进了故纸堆。
廉丹之死:
谈一谈御人之术,人是怎么被套牢,就算到了生死关头,依然是死心塌地,九死不悔的。
王莽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失败在昆阳之战则带着一些偶然。昆阳之战的失败,是全方面的。
一、政治上的失败
邑至洛阳,州郡各选精兵,牧守自将,定会者四十二万人,号百万。
王莽的部队,号称百万,实则四十二万。这四十二万人,并非精锐的中央军,而是关东地区临时调拨来的。而关东地区则是王莽收税的重要来源,百姓被王莽压迫得很厉害。
比如说之前讲过荆州刺史费兴的事,费兴一说要给荆州减税,王莽连忙把费兴的官撸了。
费兴被免:
一天之内,从领导秘书到封疆大吏,再到一介白衣!此人做了什么?
为什么?因为他要靠关东各州郡的税收来维持生活。所以税收尤其的重:
《汉书·王莽传》:“初设六筦之令。命县官酤酒,卖盐铁器,铸钱,诸采取名山大泽众物者税之。又令市官收贱卖贵,赊贷予民,收息百月三。”
各种税收搞到老百姓身无分文,又以三分月息的贷款搞得老百姓债台高筑。
在这种情况下,从关东州郡征调的军队,无论有没有抓壮丁、抛开临时聚兵缺乏整训、组织分散、调令不一、语言不通等各种因素不谈。
兵是出于民的,农民生活如此艰难,受到的是来自哪方面的压迫他们心里门儿清,如此大规模的调集州郡兵,对外说是42万大军,其实就是一群不忠诚的乌合之众。
这样的军队,形象点说,连街头斗殴叫去助威的都不如,毕竟人家是收钱办事,自愿加入。
而王莽的军队,是强迫来的。能打的只有王寻、王邑本部的军队,其他都是强迫拉来滥竽充数的,这些人平时大多备受新朝压迫,内心仇恨王莽政权。
这样的人是不会为王莽卖命的,王邑心里也有数,这些部队就是拉来助威的,心里都是各怀鬼胎,打仗根本没指望他们,所以王邑命令其他部队都按兵不动,自己亲自下场和刘秀打。
王寻、王邑的军队一败,这些军队本来就是带着酱油瓶来的,自然就作鸟兽散了。
并且还形成了踩踏事故,因为这些平时被压迫的人,根本就没有战斗意志,只想保住小命,所以最后跑了也就不再回洛阳了。
我们再来看看绿林军的战斗意志,《资治通鉴》:
刘縯欲进攻宛,至小长安聚,与甄阜、梁丘赐战。时天密雾,汉军大败。秀单马走,遇女弟伯姬,与共骑而奔。
前行,复见姊元,趣令上马,元以手挥曰:“行矣,不能相救,无为两没也!”会追兵至,元及三女皆死,縯弟仲及宗从死者数十人。縯复收会兵众,还保棘阳。
发现没有?这就是王莽军和绿林军的区别。绿林军败而不散、败而不倒,在战场上的主动性远高于一触即溃的王莽军。
这是绿林军的优势,兵力虽少,但是人人敢战;而王莽军却士气低落,毫无积极性。这是由于双方政治上的因素而形成的的军队气质,用李团长的话,叫军魂。
王莽军为什么被以少胜多,绿林军为什么败而不倒?
因为王莽军溃败了,绿林军敢追击,宜将剩勇追穷寇,败了就恢复不过来了;
而绿林军溃败了,王莽军不敢纵兵去追,一纵兵,士兵就开小差了,所以绿林军就算偶然失败,也是随即又能聚兵再战。
二、经济上的失败
《资治通鉴》记载,早在廉丹战死之前,王莽就已经给廉丹发过这样的诏书:
莽诏书让廉丹曰:“仓廪尽矣,府库空矣,可以怒矣,可以战矣!将军受国重任,不捐身于中野,无以报恩塞责!”
其实这个时候,王莽哪有能力供应这四十多万大军?不过是在地方上劫掠罢了。而王莽的军队又有亲军和胁从军之分。
由于钱粮的匮乏,必然优先保证亲军的战斗力,就会造成资源上的分配不均,一支连战时公平都保证不了的军队,还打什么仗,谈什么战斗力。
四十二万大军,只不过是貌合神离罢了。王莽亲军严重的脱离群众,搞特殊化,这样的军队,面临失败的时候,谁会出手相救?
所以当王邑的军队大事不妙的时候,四十万大军由于军令,全部都当了围观群众,眼睁睁的看着王莽的军队覆灭。
这些从郡国调配来的军队不造反叛变就不错了,还想着他们救王邑,那是不可能的,岂不是痴人说梦?
三、军事上的失败
另外,王邑的指挥也有问题,他的指挥水平真的不太行,让他指挥一两万人尚可,让他调配四十万居心叵测的大军,他能一个不少的带到战场上,已经是超常发挥了。
毕竟不是谁都能多多益善。楚汉争霸时,刘邦率56万诸侯联军,与项羽背水一战,不也被项羽三万铁骑打得伏尸百里吗?几十万大军不是那么好操控的。
昆阳之战形势图
战略战术上的问题,王邑不少。主要有以下几条:
1.围昆阳而不围宛城
昆阳城小而坚固,当时城里不过王凤率领的八九千人,绿林军的主力部队都在宛城,而宛城是没有缺粮的。
详见:昆阳之战:制人之术,在赏与罚,赏罚二柄,真正能运用好的人没几个!
按照正常人的操作,派出对等的兵力,甚至稍多的兵力看住宛城就够了。主力部队直扑宛城,把起义军围在穷城之中,才有机会取得胜利。
而王邑却反向操作,放着宛城的绿林军主力不管,围着一个八九千人的小城池却打不下来。
按照正常人的操作,如果发现打不下来,就做下一道题便是,直接扑向宛城就可以了,哪有他这样死耗在昆阳城不肯善罢甘休的。
2.不准起义军投降为什么说绿林军的胜利既是必然也是偶然?因为这个时候,昆阳城里的王凤,已经被他围的想投降了。多好的就会啊,结果他却不肯。为什么会这样?
其实就是轻敌,对于自身的情况不够了解,又想攻下城池,多立战功。
不准城里的起义军投降,会造成什么后果?
这样会让城里的士兵们放弃幻想,统一思想一致坚定守城,人心一定,则人人死战,因为不准投降,王邑这是不给别人活路,导致昆阳城内的士兵不得不做困兽之斗。
这是王莽识人上的问题。如此大的行动,堪称国运之战,却委任给了王邑这样的人,原因不过是王邑是他的亲戚,用起来放心;
王莽看到了王邑的无谋,却没有认识到王邑的贪婪和武断。虽然王莽给他配了副手,可他却完全听不进副手的建议,有等于无。
3.围城策略不当
昆阳城内虽然八九千绿林军,但昆阳也是一座小城,八九千兵力足够无死角防守。
而王莽大军纵然有四十二万人,但每次攻城的人数都因为昆阳地狭城小,导致再多的军队也铺不开。
这时四面围攻,又不准投降,城内军民自知插翅难逃,不得不拼死一搏,昆阳城反而能固守数日而不沦陷。
如果王邑能够围三阙一,再设下口袋阵,以强攻引诱城中军队向外溃退,再在野战中合围,或许能有不一样的结果。
许多人都觉得昆阳之战很神奇,刘秀很牛逼,其实昆阳之战并不神奇,但刘秀确实牛逼,他正是看透了王莽军队貌合神离,不过是只纸老虎。
所以才敢带着一千多人冲锋陷阵,最终在昆阳城下一战成名,走上了人生的第一个高光时刻。
刘秀与诸将军谈笑间,王莽的四十二万大军就灰飞烟灭了。
其实杀死的并不多,多半是慌乱中踩踏而死、落水而死,其实剩下的大部分都溃散后跑路回老家了。
在历史中,很多表面看似不可思议的事情,历史背后肯定会有一个合理的解释。所以,看历史远比看小说更为有趣,因为历史就是一个有着无尽谜题的长卷,更何况还可以从中学到许多的知识。常有人问我读什么书好,我总是建议他去读历史书。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像我们中国一样有这样完事丰富的历史记录,人类社会活动的所有变数都写在了中国的历史书里,你想看问题更通透,可以去读历史,想少踩坑,可以去读历史,想搞清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去读历史。甚至当心情不好时,也可以去读历史。成千上万人的生死荣枯,被你一页翻过,多少王侯将相在你的指间滑过,与你对话的都是帝王将相,你还会被眼前的小问题困惑住吗?
因此欲了解更多历史的智慧,应该多读、细读《资治通鉴》。毕竟在所有史书中,《资治通鉴》几乎是一本,能够让人各方面素质都全面提升的书,看完等于多活了1300年。但是对于普通大众来说,阅读文言文还是比较吃力的。因此,《白话资治通鉴》这套书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由台湾大学国文教授、博士生导师黄锦鋐领衔主持,集27位教授、学者,历时3年,合译而成。因为编纂此书的学者本都是国学大家,尊重原文,逐字逐译,不多增一个字,以求贴近、还原《资治通鉴》本义。#历史#头条读书节# #相信阅读的力量# 不以“现代眼光”作解,更不平添枝叶。作为历史爱好者,入手这一套非常划算:
标签: 背水一战的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