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岁月空流逝”:历史学家雷颐的私人书单

滴答历史 79 0

“不让岁月空流逝”:历史学家雷颐的私人书单

这是政邦藏书架的第129篇文章

人若不知出生以前发生之事,则永如幼童。

当过去不再昭示未来,心灵便在黑暗中行走。

历史其实并不遥远,我们的今天迅速成为昨天,所以我们都生活在历史之中。但历史的记忆却极困难,因为人们很容易忘却。丧失了历史记忆,人的生命将如浮萍般轻轻飘起,脱离土地……以历史为镜,才能打破黑暗与迷途,烛照未来。

在这本书里,我们看到的是时代变迁中千千万万平凡的小人物,如同你我。

“不让岁月空流逝”:历史学家雷颐的私人书单

文丨雷颐(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从鸦片战争开始,各种观念纷至沓来,彼此冲突激荡,这些观念又与中国原有的种种观念碰撞、融合,渐渐形成不同的组合。一时间,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版图如万花筒般异彩纷呈。但同时,这种五光十色也使人眼花缭乱,难理头绪,难以了解各种观念的来龙去脉,对于真正理解中国近代思想史之巨大变化和思潮流向的深刻意义,又形成了一道浓重的彩色屏障。胡伟希所著《观念的选择:20世纪中国哲学与思想透析》,对中国近代各种思想观念的起、承、转、合做了深入细致的爬梳整理,对纷繁复杂的“观念的旅程”,做了探赜索隐的导览。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时代精神,也就是对时代基本问题的精神关注。该书作者认为,现代性就是中国近代思想、哲学面临的基本问题。所谓现代性,指现代社会不同于传统社会的特点,一般认为包括社会结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三个层次。中国近代面临的基本问题就是这一老大帝国如何实现现代化,反映在思想文化领域,就是如何理解现代性的问题。社会、政治层面的转型已殊为不易,思想观念或价值观念的转变则更加困难,更加众说纷纭。“说到底,就是一个如何理解‘现代性’,或者说,在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需要一种什么样的‘现代性’的问题。”这个问题实际集中反映在对西方文化或文明的看法上。中国近代哲学史上的中西文化之争,也是近代国人对现代性看法的典型反映。“一句话,中国的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其价值归依与精神导向是什么,其实可以通过分析中国近现代哲学中的‘西方哲学意象’究竟如何而定。”

作者认为最早将中西哲学比较同现代性问题联系起来的是留学英国的严复。在严复看来,西方学术是以英国经验论哲学为代表的学术,而且,西方国家之所以富裕强盛,皆源于它的科学文化和经验论哲学。由严复肇始的这一思路,为后来的胡适等人继承。

当然,从大方向说,胡适与严复一样推崇的是盎格鲁-撒克逊哲学传统,但在20世纪初留美的胡适看来,当时在美国流行的实用主义是最科学的哲学。所以,实用主义曾被译为颇具自然科学色彩的“实验主义”。在五四时期,美式实用主义取代了英式经验主义,一度成为知识界新思想的主流。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现实,立即使人对此产生怀疑。

梁漱溟在1920年出版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向这种思潮提出了挑战。梁氏认为,西方的人生观过度着重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着重于改造自然,结果是人与自然分离,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而中国人生来就不像西方那样讲究理智,而是纯用直觉,但在更高的层次上又是受理智指导的,其根本精神是“理智运用直觉的”。

梁氏提出,要以此来除西方文化之弊。胡伟希对梁氏的理论做了细致的分析,指出“梁漱溟的说法是相当含混的,甚至教人不得要领”。但是,“这种说法的模糊,正表现了他潜意识中的某种焦虑:一方面感觉到以西方文明为示范的现代化过程似乎是人类不可逃脱的命运,另一方面,又不愿意看到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从此覆亡”(第37页)。

胡伟希认为,梁氏的理论虽然含混,但意义却不能被低估,它标志着国人对现代性的思考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或者说,至少出现了一种新类型。人们开始强调现代化进程中文化的特殊性,即不同文明或文化传统的民族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可以而且应该保持其原来的文化与价值观念。

梁漱溟开启的“新儒家”至今延续不绝,可见其影响之大。作者提出,在20世纪40年代,中国人对现代性的思考进入了第三期,以冯友兰和金岳霖为代表。一般认为,冯友兰很中国,金岳霖很西化,但作者认为他们有共同点,即主张“学不分中西,学不分古今”,兼容中西,调和中西,力图通过自己的学术实践打破和消除中西哲学与文化的界限和隔阂。所以冯友兰将西方哲学的逻辑分析方法用在对宋明理学基本观念的分析上,创立了“新理学”。金岳霖的《论道》大量采用了如无极、太极、理、势、体、用、几、数等中国传统哲学术语,并有意使用了很多中国传统哲学命题,但赋予其新解。

文化激进主义是近代中国一个引人注目的思潮。一般认为,文化激进主义就是“激烈反传统”或“全盘反传统”。对这种几成定论的观点,作者却不以为然:“这种由于词义上的误置而导致的理解上的失误,其结果是模糊了我们对‘文化激进主义’的本质认识。”(第306页)因为反传统最多只是文化激进主义中的一支。

在对人们都认为是文化激进主义的胡适、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文化观和反传统的异同做了深入的分析后,作者颇有见地地提出:“划分‘文化激进主义’的标准,并不是是否‘反传统’,而是是否将思想观念与学术文化作为政治与社会改革的工具。”(第309页)作者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将思想观念与学术文化作为政治工具,使文化激进主义者具有一种反智论的倾向。

对反智论,作者并没有简单地肯定或否定,而是客观分析了它在近代中国以大众参与为核心的社会功能、作用与意义。更值得重视的是作者对中国近代反智论基本特征的概括,即唯意志主义取向、民粹主义倾向、崇拜暴力和直接行动取向、组织化取向、权力集中化取向和意识形态化取向。这些特点有的属于理念方面,有的属于行动策略方面,但并非彼此孤立,而是有内在联系的。这种分析概括,使人耳目一新,深受启发。

近代中国各种思想观念此起彼伏,由于种种原因,有的成为显学,有的不久就晦暗不彰。但在历史的风雨进程中,显学也不能不面对强劲挑战,一些一度晦暗不彰的思想观念却又重获生机。正是在这种不同观念的彼此挑战中,所有的思想观念才能不断丰富、发展。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观念不死,观念常新。

本文节选自《不让岁月空流逝:雷颐读史笔记》。

“不让岁月空流逝”:历史学家雷颐的私人书单

《不让岁月空流逝:雷颐读史笔记》目录

第一编 忧天下,探世变

忧天下,探世变——读《中国人史纲(上中下)》

礼治的效益和代价——读《文化冲撞中的制度惯性》

不一般的“一般思想史”——读《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

六经皆史说《论语》——读《丧家狗——我读〈论语〉》

传统政治与“理势之争”——读《权力的黑光——中国封建政治迷信批判》

皇帝的自律与他律——读《张居正评传》

甲申年再读《甲申三百年祭》

第二编 透过历史的裂缝

透过历史的裂缝——读《历史的裂缝:近代中国与幽暗人性》

观念的旅程——读《观念的选择:20 世纪中国哲学与思想透析》

超越中西体用——读《中西体用之间》

“犯罪的火烙印”——关于辫子的故事——读《割掉辫子的中国》

大众的历史——读《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

战争、外交与社会变动——《大门口的陌生人——1839—1861 年间华南的社会动乱》

绕不过的门槛——读《一百个理由》

日本对台殖民统治的法理剖析——读《春帆楼下晚涛急——日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及其影响》

去漫画化的“蒋介石真相”——读《蒋氏秘档与蒋介石真相》

蒋介石的“天下得失”——读《天下得失:蒋介石的人生》

民国政治的逻辑——读《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1944—1946 年间国共政争》

中国的美国在华经验——读《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

西南联大传奇的生成——读《上学记》

全球化视野下的岭南文化——读《先导——影响中国近现代化的岭南著名人物》

“寓论断于序事”的陶菊隐——读《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

第三编 不让岁月空流逝

不让岁月空流逝——读《流逝的岁月》.

当代中国的集体记忆——读《论集体记忆》

被延误的现代化

超越五四?——读《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

重新认识百年中国——读《重新认识百年中国——近代史热点问题研究与争鸣》

树碑立传——读《胡适文集》

“每个人的历史都是一部圣经”——读《所谓草民》

古今中外悠悠谈——读《悠悠古今》

《帝国》似比《三国》好——读《帝国的终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读《英人 法人 中国人》

全球化时代的“行万里路”——读《朝觐古文明——世界遗产视觉之旅》

第四编 精神的年轮

精神的年轮:从知青到历史学家

阅读即存在——近三十年学术界非虚构作品阅读一瞥

一道别致的文化风景线——评《读书》杂志

史学家就是翻译家——读《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

批判精神的内化——读柯文教授《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

“新的传记,是在记述一个活泼泼的人的一生”..

学术、文化与人的命运——读《世纪学人自述》

“日本虫”与日本人——《发现日本虫》读后

刘炳善先生与英国随笔

不能忽视的中国经典——读《中国文化的展望》

第五编 在世界历史中深思

在世界历史中深思——读《十九世纪欧洲史》

杂种城市的魅力与意义——读《城市九章》

广阔的思想史——读《欧洲思想史》

法兰西百年精神谱系——读《法国知识分子的世纪》

“黑暗时代的人们”——读《黑暗时代的人们》

巴黎:文化之都的秘密——读《巴黎 1900:历史文化散论》

《昨日的世界》,永不过时之作——读《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

生而平等的意义——读《美国的自由主义传统:独立革命以来美国政治思想阐释》

现代中国的一面镜子——读《农村公社、改革与革命——村社传统与俄国现代化之路》

从“马尔巴罗”到“万宝路”——读《光荣与梦想:1932—1972 年美国实录》

以个体故事构建以色列全景历史——读《我的应许之地:以色列的荣耀与悲情》

洗澡、刷牙和总统——读《硬球:政治是这样玩的》

意大利的“建筑意”——读《意大利古建筑散记》

疫病与人类历史——读《世界瘟疫史:疫病流行、应对措施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哈佛的自由与秩序——读《细看哈佛》

民族何以成为主义——读《民族主义》

危险的激流——读《潜流——对狭隘民族主义的批判与反思》

国家的强与弱——读《国家构建——21 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

“不让岁月空流逝”:历史学家雷颐的私人书单

《不让岁月空流逝:雷颐读史笔记》

主编:雷颐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4月

“不让岁月空流逝”:历史学家雷颐的私人书单

推荐语:本书是知名历史学家雷颐二十余年读书笔记的合集。在这本书里,我们看到的是时代变迁中千千万万平凡的小人物,如同你我。

标签: 历史学家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